首页期刊导航|烧结球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烧结球团
烧结球团

黄金才

双月刊

1000-8764

zz@sjqt.com.cn

0731-82760619

410007

长沙市劳动中路3号

烧结球团/Journal Sintering and Pelletiz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介绍烧结球团专业在科研、设计、生产领域中的新成果和新动态,交流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介绍国外有关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和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响应面法的烧结矿还原指数优化

    张聪韩秀丽刘磊段博文...
    1-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烧结矿还原指数是影响高炉生产的一个重要参数,而烧结原料及其配比是决定烧结矿还原性能好坏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运用响应面法对烧结矿还原指数进行目标优化,采用CCD模块进行烧结配矿方案设计,以w(Fe2O3)/w(Fe3O4)、二元碱度[w(CaO)/w(SiO2)]和w(MgO)/w(Al2O3)为变量因素,以烧结矿还原指数为目标指数,建立目标指数与变量因素之间的响应面模型;通过试验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拟合运算,得到烧结矿还原指数预测方程;根据预测模型确定的原料成分最优配比自制烧结矿,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原料成分对烧结矿还原指数的影响显著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二元碱度[w(CaO)/w(SiO2)]、w(MgO)/w(Al2O3)、w(Fe2O3)/w(Fe3O4),三者之间任意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均明显.烧结矿还原指数最优时,其原料配比:w(Fe2O3)/w(Fe3O4)=0.76、二元碱度[w(CaO)/w(SiO2)]=2.23、w(MgO)/w(Al2O3)=0.82.通过烧结试验验证,烧结矿还原指数预测值为92.41%,试验值为92.1%,且烧结矿中针状铁酸钙含量较多,显微结构较好,反映该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佳配比方案是准确可行的.

    烧结配矿响应面法目标优化交互作用还原指数

    烧结机台车缺陷部件在线智能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杨虎生王月明张昊梅佳锐...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烧结机台车是制取烧结矿的关键设备,为避免由台车上的箅条缺失、车轮锁紧螺母缺失与车轮脱落引发的生产事故,提高烧结生产效率.本文根据台车实际运行状况,在硬件层面制定了故障检测方案,构建了基于YOLOv7与DeepStream的烧结机台车缺陷部件检测系统.系统选取YOLOv7网络模型在缺陷部件数据集上训练,将YOLOv7模型训练所得权重文件部署在DeepStream6.1平台进行加速推理,并采用Kafka消息组件推送推断结果.试验结果表明,YOLOv7对所有类别检测的平均准确率为0.991,可用于缺陷部件的目标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烧结机台车运行情况,对Kafka消息进行解析,实现故障判定规则,通过实时的故障判定、存储、显示及预警实现烧结机台车缺陷部件智能化检测,为烧结机台车缺陷部件检修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烧结机台车缺陷部件YOLOv7DeepStream检测系统

    碱金属氯化物对铁矿粉高温烧结性能的影响

    杨代伟王炜陈绪亨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碱金属氯化物较多的冶金粉尘在烧结工序中使用影响混匀矿烧结性能的问题,本文采用微型烧结试验,研究不同碱金属氯化物含量对铁矿粉高温烧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碱金属氯化物与SiO2反应形成硅酸盐,抑制了复合铁酸钙的形成,导致铁矿粉最低同化温度增加.随着铁矿粉中碱金属氯化物的含量增加,铁矿粉液相数量下降,导致铁矿粉收缩高度和流动性指数均下降.当碱金属氯化物过多时,液相中K+和Na+数量增加使液相黏度降低,导致流动指数有少量增加.碱金属氯化物添加后烧结矿中大孔孔隙数量逐渐下降,使烧结矿黏结强度增加.

    铁矿粉碱金属氯化物高温特性孔隙率

    烧结提高非主流矿与经济矿比例实践

    方亮王平孙社生谢蒙...
    26-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进口主流矿品质明显下降,主要成分Al2O3呈上升趋势,烧结生产需要采购大量的中硅低铝资源以降低高炉炉渣Al2O3含量.降低主流矿比例,寻找非主流矿和经济矿,对于炼铁工序降本增效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马钢公司在强化铁矿石市场寻源工作基础上,采用铁前一体化优化配矿技术,精心设置烧结、球团和高炉工序约束条件,在保证烧结矿质量稳定和高炉生产低耗高效基础上,对中长期烧结、球团配矿结构做出的重大变动.该变动将马钢南、北区非主流矿和经济矿质量分数分别从16.0%、9.0%提高至30.0%、24.0%,使铁水成本有了明显的下降.

    烧结球团高炉非主流矿优化配矿

    不同w(SiO2)铁精矿高温烧结性能研究与优化配矿

    李浩鸣杨永昇唐银华杨永斌...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钢4种不同w(SiO2)的铁精矿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同化性能、液相流动性能、烧结体固结强度和铁酸钙生成特性等高温烧结性能,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现场生产方案进行优化配矿烧结试验.结果表明:在固定碱度为1.95的条件下,随着铁精矿中w(SiO2)提高,液相生成温度降低,液相生成量显著增加,液相流动性改善,但w(SiO2)过高会对同化性能和烧结体固结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合理调控w(SiO2)是优化烧结成矿过程的液相特性以及改善烧结矿质量的关键;通过优化精矿配比使含铁原料的w(SiO2)分数由3.90%提高至3.99%,烧结机利用系数提高0.25t/(m2·h),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分别提高5.91%和8.12%,固体燃料消耗则降低5.59 kg/t,烧结矿指标显著改善.

    铁精矿高温烧结性能SiO2含量液相优化配矿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模型的烧结机机头温度预测

    汪向硕赵伟高大伟张艳兵...
    44-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烧结机机头温度异常变化会严重影响烧结矿质量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WD-ARIMAX-GARCH的超短期温度预测模型.由于温度时间序列经常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时间序列模型(ARIMA)只是对历史时间序列的回归,无法体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模型加入了外生变量(ARIMAX),并通过引入小波分解(WD),将温度时间序列分解为若干子序列,将各分量进行残差序列检验,对存在异方差特性的分量建立ARIMA-GARCH模型,将该预测结果作为外生变量与分解后的数据重新组合预测.结果表明,基于WD-ARIMAX-GARCH模型的温度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温度预测外生变量ARIMA-GARCH模型小波分解

    氧气体积分数对钒钛磁铁矿球团氧化过程的影响

    罗杰郑魁黄云林文康...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高炉球团配比有利于降低钢铁行业的污染物和碳排放,为了使钒钛磁铁矿球团在高炉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研究了氧气体积分数对钒钛球团氧化速率的影响,利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其氧化反应的控速环节,分析了钒钛球团氧化过程物相组成、矿相结构等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富氧能促进钒钛磁铁矿球团的氧化,钒钛磁铁矿球团的氧化过程符合未反应核模型,氧化过程前期以界面化学反应控速为主,后期以内扩散控速为主,内扩散阻力大于界面化学反应时的氧化度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钒钛磁铁矿球团的氧化伴随着Fe3O4 →Fe2O3、Fe2.75Ti0.25O4→Fe2TiO4/FeTiO3→Fe9TiO15的物相转变过程,在预热氧化过程会出现赤铁矿连晶,致使矿物间的孔隙率降低,氧气内扩散的阻力增大,氧化反应的速率降低.

    氧气体积分数钒钛磁铁矿球团动力学矿物组成

    带式焙烧机均匀布料研究与应用

    智谦张福明韩志国张全申...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绿色低碳钢铁冶炼目标,球团大型化生产成为必然需求.由于带式焙烧机料层较厚,且焙烧过程球团处于静态,为保证成品球质量,生球的均匀布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带式焙烧机布料原理和布料工艺设备参数,确定其合理的布料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梭车和摆头皮带机布料均存在生球落下次数多、布料不均匀等问题;往复式布料器布料能够减少生球落下次数,且能够实现单向布料,快速换向,从而保证均匀布料.通过参数计算,得出504 m2带式焙烧机合理的布料方式为往复式布料器+宽皮带机布料,卸料小车移动速度和皮带运行速度均应控制在0.65 m/s,宽皮带机运行速度应控制在0.12 m/s.生产实践表明在该布料方式下,布料轨迹整齐,台车料面平整,成品球强度均匀,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球团带式焙烧机均匀布料梭车摆头皮带机往复式布料器

    不同配矿结构下碱度对生球性能及干燥特性的影响

    吴建周冰致周峰张汉泉...
    63-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州球团造球原料粒度和SiO2含量随外购矿种类变化和配矿方案调整波动较大,在生产碱性球团时,需要考虑配矿结构对球团性能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5种鄂州球团生产用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造球原料配比与熔剂添加量,调整原料结构与碱度,查明不同配矿结构下碱度对生球性能和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USA精矿占比为50%时,生球性能较优,在碱度为0.8条件下分别使用石灰石、活性灰和石小粒作为熔剂时,3种碱度的生球落下强度分别为6.9、6.4和5.9次/(0.5 m),抗压强度分别为23.5、26.0和23.2 N/P,爆裂温度大于450 ℃.当干燥时间为10 min,各方案碱性生球均干燥完成,干燥速率略慢于自然碱度生球(8 min左右).

    碱性球团配矿结构生球性能干燥特性

    熔剂性球团低温还原粉化问题解析

    王英春胡启晨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熔剂性球团的应用是实现高炉降本增铁的有效途径,研究熔剂性球团在高炉内的还原行为很有必要.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了两种企业熔剂性球团的低温粉化问题,经过试验检测,1#、2#球团的RDI>3.15 mm分别仅为75.59%与81.74%,两者粉化性能均较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两种球团内部孔隙占比分别为54.31%和56.46%,内部渣相较多,影响赤铁矿连晶;焙烧过程中渣相的开始熔化温度较低,分别为999.7 ℃和1 046.8 ℃,同时产生渣量较大,分别达到了24.2 g和21.3 g,球团内部结构疏松,粉化性能差.生产中可以通过加强混料,调整脉石成分来控制渣相成因、渣相组分和渣相黏度,从而改善其低温还原粉化指数.

    熔剂性球团低温还原粉化SiO2Factsage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