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石家庄经济学院

郝东恒

双月刊

1007-6875

xbbjb@sjzue.edu.cn;sjzjjxyxb@163.com

0311-87208093;87207130

050031

石家庄市槐安东路136号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CHSSCD
查看更多>>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简介 刊 名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时间 1978年1月出 版 号 ISSN1007-6875;CN13-1217/F 荣 誉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原《河北地质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1月,随着学校1996年的更名、专业及办学方向的转变,1997年,《河北地质学院学报》正式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学报》系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主要任务是反映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等的教学科研成果,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创新、开拓精神,从而促进教学科研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报》主要刊登反映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科研成果及论文。主要栏目有: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史哲研究及高等教育研究等。主要读者对象:全国经济、财政、金融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专业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 《学报》为大16开(A4)本,每期8个印张,70克双胶纸印刷,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 《学报》被多次评为河北省、地矿部、国家教委优秀高校学报、优秀期刊。 《学报》被国内多家著名检索刊物收录: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年9月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6月,在由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研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北平原北部夏垫断裂北段第四纪以来活动性研究

    石光耀张欢潘志龙吕可欣...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垫断裂为河北平原北部的重要活动断裂,受断裂影响西侧大兴凸起与东侧大厂凹陷第四系沉积厚度差异较大.通过对比夏垫断裂北段上下两盘钻孔沉积物组合和沉积速率,对夏垫断裂北段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计算可知大兴凸起上D1钻孔早更新世沉积速率为36.4 m/Ma、中更新世沉积速率为186.6 m/Ma、晚更新世沉积速率为185.4 m/Ma;大厂凹陷内S9钻孔早更新世沉积速率为25.8 m/Ma、中更新世沉积速率为87.7 m/Ma、晚更新世沉积速率为264.6 m/Ma.通过对比断裂两侧凹陷内和凸起上不同时期地层沉积厚度和沉积速率,推测夏垫断裂北段在上新世就一直活动,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断裂活动增强,晚更新世断裂活动开始逐渐减弱.

    第四纪夏垫断裂北段沉积速率断裂活动性

    内蒙古哈达恩格尔晚侏罗世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谢燕张夏炜闫姝敏许展...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哈达恩格尔A型花岗岩位于索伦—林西缝合带内,岩性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侵位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中.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哈达恩格尔A型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51.9±0.7 Ma,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该岩体富硅(SiO2=71.36%~74.81%)、富碱(Na2O+K2O=8.12%~10.05%),贫钙(CaO=0.71%~0.96%)和镁(MgO=0.18%~0.28%);负Eu异常显著(δEu=0.12~0.15),Rb、Th、U、K、Ga 元素较富集,而 Ba、Sr、P、Ti 元素相对亏损,且 10 000 Ga/Al(2.43~3.37)、K2O/MgO(16.07~33.17)、(Na2O+K2O)/CaO(8.45~12.56)值较高,显示出A型花岗岩特征.在地球化学图解分类判别图解上,哈达恩格尔花岗岩显示A2型花岗岩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同时联系岩浆起源温压条件,表明岩体可能为后造山阶段浅部低压环境下先前俯冲板块板片断离引发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壳源含斜长石的角闪石质岩石在脱水条件下部分熔融成因.哈达恩格尔A型花岗岩为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造山后伸展作用的产物,和中亚造山带东段散布的其他A型花岗岩共同指示中晚侏罗世中下地壳伸展活动.

    A型花岗岩晚侏罗世后造山伸展内蒙古苏尼特右旗

    冀东冷口金成矿带"长城式"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杨爱雪许曼孙仲坤吕水...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冀东地区燕山期开始进入了幔枝构造发育期,冀东幔枝构造的形成控制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和金成矿作用.沿冷口断裂带分布着多个"长城式"金矿,主要受外围拆离滑脱带控制,属于构造控矿,主拆离滑脱带为金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次级拆离滑脱带、层间滑动带及盖层岩石中的裂隙、节理等为成矿物质富集提供了富集空间,有向深部厚度变大的特点,为远程低温热液型矿床,肖营子花岗岩浆为金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幔枝构造成矿作用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长城式"金矿冀东

    柴北缘阿木尼克地区遥感控矿构造特征分析

    汪周鑫刘光莲张爱奎刘哲...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技术不仅可以从宏观上解译构造的空间展布,还可以通过线、环形构造与已知矿点空间耦合关系,总结二者分布规律,进而为找矿提供依据.以阿木尼克地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经过数据融合、镶嵌、彩色合成等预处理,提取了该地区线、环形构造信息,分析了该区线环构造空间分布特征及线环构造与工作区内生金属矿组合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阿木尼克地区共解译出59条大于 1km的线性构造,NW向线性构造规模最大、延伸最远,其中包括2条贯穿研究区的区域性线性构造和30条规模较小的次级线性构造;(2)NW向线性构造形成时间最早,近EW向构造形成最晚;近SN向构造可能是NW向构造受剪切作用发生右行走滑,并使其走向偏移导致;(3)共解译出32组环形构造,发育2条北西向环带和1条北东向环带,整体上,区内的环形构造受到北西向线性构造的主要控制和近东西向线性构造的辅助控制;(4)NW向次级线性构造为主要的控矿构造,EW向线性构造次之;热液成因的矿点基本位于环形构造内部或边界;NW向次级线性构造与环形构造相交部位为找矿的有利地段.

    柴北缘阿木尼克Landsat8构造解译控矿特征

    云南省洱源县差异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成因探讨

    金文正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洱源县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多条区域性主干断裂,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及多期演化阶段.为深入分析洱源县断裂和褶皱构造的性质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ArcGIS软件,探讨了该县内构造变形的空间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洱源县域内多条区域性断裂具有多期性、多方向性、多极性等特征,并且褶皱构造形成和演化与主干断裂的演化密切相关;(2)洱源县具有东西分带和南北分段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其中分带性是指由北北西走向的多条断裂带自西至东构造扩展而在地表所表现出来的分带特征,分段性则反映了新生代以来多条北东东走向的后期断裂对早期构造进行错断和改造之后而在平面上所展现的分布规律;(3)上述差异构造变形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区域应力场在中新世发生变化所致,应力场由中新世之前的左行压扭性构造应力转为右行张扭性构造应力.

    差异构造变形分带分段褶皱断裂洱源

    基于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市延庆区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王惠聪周爱红袁颖
    47-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以往的崩塌灾害研究多集中在密云、怀柔等地区,延庆地区的崩塌灾害较多但是研究较少,因此对延庆地区的崩塌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综合考虑研究区的情况,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6个方面选取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因子,年平均降雨量、至水系距离、坡向、坡度、地形起伏度、高程、地质岩性、至断裂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至道路距离、土地利用11个评价指标,对延庆地区建立基于ArcGIS平台利用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模型,完成延庆地区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将延庆地区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分为4类: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和低危险.极高危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23.25%,主要分布在千家店镇、香营乡、珍珠泉乡等地区;高危险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57%,主要分布在延庆北东地区.危险性分区结果与崩塌灾害点实际分布相吻合,研究区的北东部地区是崩塌灾害分布密集区,主要影响因素是年均降雨量.

    危险性评价崩塌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GIS

    基于FLAC3D的不同角度锚杆超前支护模拟及参数优化

    曹思源张淼袁颖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锚杆作为一种有效支护措施,被广泛应用于隧道超前支护领域,超前锚杆设计及施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隧道支护效果.基于FLAC3D有限元软件,对0°~<50°不同角度分级锚杆进行了超前支护模拟,在揭露不同角度锚杆超前支护作用下隧道力学效应及其随锚杆角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支护角度进行了相关优化,最终确定出最佳支护角度.研究结果可为隧道超前支护设计、优化及施工提供理论支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隧道超前支护不同角度锚杆FLAC3D力学效应最佳支护角度

    基于AHP法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危害性分析

    李晓玮刘翠娜
    61-6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山区公路两侧边坡发生崩滑灾害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稳定性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探讨.对于边坡稳定性,采用了赤平投影定性方法和极限平衡定量方法对其稳定程度开展了研究计算.对于山区公路遭受崩滑灾害的危害性,确定了影响致灾体的危害程度的三个影响因子,即"交通量、规模以及高度".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因素的权重加以赋值,构建相关公式,计算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建立隶属度与指标的相互函数关系.从而在运用AHP法对具体的边坡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在确定了边坡稳定性及崩滑危害程度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崩滑隐患的危险性.

    公路边坡崩滑危害性

    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以唐县为例

    李方红李丹丹陈媛瑶马超...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县生态质量较低,构建基于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优化其国土生态空间、保障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根据"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提取-生态网络构建"的框架构建唐县生态安全格局,本次构建的生态网络是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面-线-点"结构,其中生态源地 1 1处,生态廊道24条,生态节点和断裂点共23处.为唐县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生态安全格局层次分析法生态廊道生态网络唐县

    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

    魏洁侯保州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投入、产出两个视角出发,基于2007-2016年26个制造业的环境规制数据,首先,构建了环境规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衡量指标,计算了26个制造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及出口竞争力水平.其次,在运用HOV扩展模型的基础上,从制造业整体、清洁型产业与污染型产业两个不同分类角度分析了投入、产出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在投入端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呈现正"U"型,即在短期内环境规制会抑制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长期将会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2)而在产出端,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呈现倒"U"型,短期内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将会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而在长期则会抑制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3)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环境规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