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石家庄经济学院

郝东恒

双月刊

1007-6875

xbbjb@sjzue.edu.cn;sjzjjxyxb@163.com

0311-87208093;87207130

050031

石家庄市槐安东路136号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CHSSCD
查看更多>>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简介 刊 名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时间 1978年1月出 版 号 ISSN1007-6875;CN13-1217/F 荣 誉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原《河北地质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1月,随着学校1996年的更名、专业及办学方向的转变,1997年,《河北地质学院学报》正式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学报》系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主要任务是反映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等的教学科研成果,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创新、开拓精神,从而促进教学科研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报》主要刊登反映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科研成果及论文。主要栏目有: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史哲研究及高等教育研究等。主要读者对象:全国经济、财政、金融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专业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 《学报》为大16开(A4)本,每期8个印张,70克双胶纸印刷,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 《学报》被多次评为河北省、地矿部、国家教委优秀高校学报、优秀期刊。 《学报》被国内多家著名检索刊物收录: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年9月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6月,在由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研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构造变形样式及其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

    马向楠马天宇牛霞霞李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盐构造发育,其构造变形机理的复杂性及与油气聚集成藏之间的密切关系,已成为当前构造地质学及油气勘探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沉积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不同,盐构造变形受到的控制因素有所差异,从而在不同地区发育了各种样式的盐构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构造的典型样式及变形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盐构造变形样式主要包括盐枕、盐背斜、盐墙、盐株、盐席、悬挂体、泪滴体、驼峰状盐底辟、盐脊、盐蓬等多种构造样式,其构造变形受到盐层厚度、沉积差异负载、先存构造和进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最后以库车坳陷地区发育的盐构造为例,论述了该地区典型的盐构造变形特征及盐构造变形的影响因素.

    盐构造构造样式控制因素库车坳陷

    冀东Cu元素化探异常信息提取与找矿潜力分析

    焦雪红韩美伶王晓东邢欢...
    7-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冀东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铜钼多金属成矿带.1∶20 万化探异常圈定结果显示,Cu元素异常呈近东西向零散分布,与已知矿床(点)吻合程度较低.为有效提取矿化异常、分析影响异常分布控制因素,文章采用多重分形S-A异常分解和局部奇异性法数据处理方法对化探数据进行了分析.S-A法化探异常分解结果显示Cu元素背景场亦呈近东西向展布,分解的Cu元素异常场与铜矿(化)点吻合程度显著提高,且圈出部分新的成矿有利区域.为识别和提取弱异常,进一步采用局部奇异性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结果与S-A法分解异常场相比,背斜核部异常明显减弱,在北翼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圈出多处成矿有利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马兰峪背斜核部深部找矿潜力受限,北翼应为寻找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找矿重点区域.

    化探多重分形S-A局部奇异性冀东

    鳞翅目小翅蛾科昆虫的地质历史和化石研究进展

    韩宁张维婷骆心茹沈海宝...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翅蛾科昆虫是现存鳞翅目中最原始的类群.迄今为止,世界古昆虫学家共发现小翅蛾科昆虫化石 13 属、21 种,但受制于早期分类学研究中技术条件的制约,部分属种的分类位置仍需要修订.统计了世界已发现的小翅蛾科昆虫化石属种名录,概述了小翅蛾科昆虫的化石研究简史、分类系统和地质历史.目前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仍存在争议.除此之外,小翅蛾现生和化石类群的地理分布差异也有其独特的地质意义,因此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古地理及板块漂移学说进行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推测小翅蛾科的起源和历史分布格局的形成也会成为将来研究的重点内容.

    小翅蛾科化石地质历史研究进展

    张家口市阳原县孙家庄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前景分析

    高立建刘创脱赵志彬张良良...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家口市阳原县孙家庄矿区是冀北地区新发现的银铅锌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边缘,是中国最重要的钼、钨、铅、锌、金和银成矿带,主要赋存于燕山期侵入岩石英斑岩及白垩纪张家口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中.矿区韧性剪切强烈,矿化蚀变发育,主要为铁锰矿化、铅锌矿化、褐铁矿化、硅化、高岭土化.矿体主要分布于石英斑岩、张家口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及其接触带铁锰矿化—方铅矿化—褐铁矿化中.矿体呈细脉状、团块状、星散状、浸染状和不规则状.矿区处于激电异常和 Pb、Ag、Zn、Mo、Sb、Bi、As、W等元素组成的化探异常中,异常带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对矿区勘查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文章研究了该矿区内矿化带及矿体特征,总结了地质、激电中梯和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分析研究区域矿床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孙家庄银铅锌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找矿勘查成果获得的相关信息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式,提出进一步找矿方向,以期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张家口银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前景分析

    武清凹陷构造变形特征与油气成藏潜力分析

    牛子凡马宝军李鹏屈燕微...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清凹陷位于冀中坳陷的北东缘,勘探程度较低,近期泗村店潜山的突破重新引起了重视.论文以最新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地震解释和构造解析对凹陷的构造变形及地质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认识:武清凹陷是一个西断东超、北断南超的弧形断陷,进一步分为大孟庄洼槽、大口屯洼槽、孙校庄洼槽和杨村斜坡四个次级单元;武清凹陷早期受控于大兴断层和宝坻断层,属于廊固—武清"箕"状大凹陷的斜坡部位,沙一段沉积时期武清凹陷受河西务断层和宝坻断层耦合变形造就了现在的形态;武清凹陷构造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孔店组—沙二段沉积期属于大凹陷断陷的斜坡区,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受两边界断裂控制断陷呈弧形,新近纪以来为拗陷阶段;凹陷的斜坡内带潜山生储盖配置较好,是下一步的勘探目标区.

    构造变形断裂耦合地质演化潜山油气藏廊固—武清凹陷

    永宁油田侏罗系延8差薄油层成因分析与测井识别

    郭梦炎张创王凤琴薛刚...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永宁油田侏罗系延 8 差薄油层成因,论文综合钻井、测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延 8 差薄油层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永宁油田侏罗系延 8 差薄油层成因主要是在沉积微相控制基础上,受构造及"储运保"条件等复合因素控制形成的有利储集差薄油层.具体表现为延 8 差薄油层以河道砂体夹层发育区、构造高部位及上覆地层良好的盖层区域聚集成藏为主.同时针对研究区差薄油层特征,确定了通过测井二次解释进行上下油层复合因素对比识别法,并建立了延 8 差薄油层识别图版,其识别结果与试油结果符合率在 95%以上.

    永宁油田延8差薄油层成因识别方法

    含空洞缺陷桩基超声波透射法多物理场数值模拟

    纪健李坤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桩基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桩基的完整性检测至关重要.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深度大、范围广、灵敏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桩基检测中运用最多的检测方法.超声波在混凝土中衰减严重,且在混凝土这种集合型复合材料中的传播过程十分复杂,对缺陷的判断只能定性分析,无法进行定量分析,不能准确的检测出缺陷的具体位置.为了准确有效的检测桩基缺陷的位置,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二维桩基无损检测模型,利用压力声学、固体力学模块和压电效应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单孔空洞和双孔空洞在不同位置中超声波的传播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不管单孔还是双孔空洞,超声波在空洞后面形成缺口,与发射换能器、空洞圆心在一条直线上;通过对横向和纵向不同位置的首波声压值分析,能够有效的判断出缺陷的具体位置.

    超声波无损检测ComsolMultiphysics单孔空洞缺陷双孔空洞缺陷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测井与地震属性联合反演方法

    安振芳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装油气藏随着多年的开发在不断减少,薄层油气藏逐渐成了精细开发的对象.深度采样间隔可以小到 0.1 m的测井技术在纵向上有着较高的分辨率,但井间的地下地质情况由于没有可供测井仪器下入的井孔通道而不易洞明,作为寻找油气资源主要手段且有着较好横向连续性的地震勘探,因分辨不出小于地震波长度 1/4 的薄层而受到制约,测井与地震联合反演兼具测井的纵向分辨率高和地震的横向连续性好的优点.基于模型驱动的井震联合反演方法要求具有先验的确定性映射算子,而基于数据驱动的井震联合反演方法则不用精确的褶积模型表达式.从地震记录到测井曲线的映射反演,无需建立初始模型,但输入数据中只有地震记录一种信息致使泛化能力不高,将测井属性与地震属性构成的二维矩阵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以提高泛化能力.从测井曲线到地震记录的映射反演,不受褶积模型的限制,却依赖于初始模型且尚存多解性,将测井与地震属性联合反演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并在损失函数中添加一项正则化约束条件,以降低多解性.Marmousi-II模型测试和Blackfoot地区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反演速度更加接近实测速度,从预测的速度剖面上能够更好地辨认出薄层.

    速度建模井震联合反演属性机器学习

    1990-2020年间贵阳市不透水面变化研究

    安磊朱骥邓馥荣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贵阳市近 30 年不透水面变化特征,基于 1990-2020 年贵阳市土地覆被动态数据集,计算出变化速率、变化强度指数、转移矩阵以及转移图谱.研究表明:1990-2020 年间贵阳市不透水面变化速率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平均变化速率为 6.46 km2/a;1990-2020 年间贵阳市不透水面总体变化强度指数为9.61%,且不透水面变化强度指数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从转移矩阵来看,转入不透水面的土地覆被类型中,耕地>草地>森林>水域>裸地>灌木,分别为:184.37、6.12、3.56、1.09、0.35、0.08 km2;从转移图谱来看,贵阳市不透水面在 2010-2020 年间扩张面积最大.

    不透水面变化特征贵阳市

    深基坑桩体水平位移滚动预测智能算法研究

    吴波万雅婕郑卫强李雅婷...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精准预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桩体水平位移,是评判深基坑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建立遗传算法,网格搜索法以及粒子群算法 3 种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采用两种模式对围护结构的桩体水平位移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学习,通过不同桩学习后对同一时间的预测结果对比与同一根桩在实现多步滚动预测后的预测结果对比,验证算法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施工监测数据较少实际情况,遗传算法优于其他两种算法,为围护结构变形提出准确度高的办法;多步滚动预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提高了基坑位移趋势预警的准确性.

    深基坑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滚动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