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竹藤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玉敏

双月刊

1672-0431

zhangxp@caf.ac.cn

010-62889747

100091

北京市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世界竹藤通讯/Journal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查看更多>>本刊为满足国内外竹藤产业对竹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求,搜集、整理、交流国内外竹藤和林业、经济和信息,为竹藤类种植业、产业开发和科技服务,推动竹藤产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挥资源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贵州"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

    李姝胡鸿韬王德源李兴芬...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竹代塑"是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兴产业,其市场前景广阔.贵州省竹林资源禀赋优越,以赤水为代表的竹产业基础良好,发展"以竹代塑"具有巨大潜力,因此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调研走访和梳理归纳,文章阐述了贵州竹产业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明确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竹资源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宣传推广等促进竹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推动贵州"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助力.

    竹资源以竹代塑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贵州省

    湖南绥宁发展"以竹代塑"促进竹产业转型升级

    佘芝云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省绥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全国县级前列.近年来,绥宁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多维度挖掘竹产业功能,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发展"以竹代塑"产业,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文章在分析绥宁县竹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高位推动扶持、规划引领发展、加大推广应用、发展产业集群、拓展交流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开发难题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绥宁县在加快竹产业发展中的做法,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拓宽"以竹代塑"领域、科技创新赋能竹产业发展、扩大"以竹代塑"产品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提升竹产业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动绥宁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竹乡竹产业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湖南绥宁

    黔北金佛山方竹林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张喜张庭嘉杨光能侯贻菊...
    16-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林碳汇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亚优势层竹林碳汇是观测研究的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 92 个样地,其中纯林样地数量占 33.70%,分析了纯林及混交林碳储量及组成对方竹林分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1)纯林及混交林方竹地上部分平均碳储量分别为29.74 t/hm2和30.31 t/hm2,地下部分平均碳储量分别为 16.07 t/hm2和 18.16 t/hm2,总碳储量分别为45.81 t/hm2和48.47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及总碳储量差异显著.不同类型方竹林构件碳储量呈竹秆>鞭根>竹叶>竹枝>竹篼的变化趋势,竹秆碳储量在龄级间比例相近.2)方竹纯林及混交林土壤(土层厚度40 cm)平均碳储量分别为 136.36 t/hm2和 112.57 t/hm2,二者差异极显著,呈土壤B层>A层的变化趋势.土壤碳储量在A层与B层、A层及B层与AB层间相关极显著.3)方竹纯林及混交林灌木地上部分平均碳储量分别为 0.01 t/hm2和0.02 t/hm2,混交林乔木地上部分及凋落物平均碳储量分别为12.63 t/hm2和2.14 t/hm2.4)在纯林及混交林中,方竹碳储量、灌木地上部分碳储量以及植被层(方竹、乔木和灌木)地上部分碳储量与方竹平均胸径及密度二元线型回归式的相关性极显著,混交林方竹平均胸径及密度与土壤A层、B层及AB层碳储量的二元线型回归模型相关显著.研究为评价方竹林碳储量及影响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佛山方竹纯林混交林碳储量贵州北部

    持续干旱对毛竹实生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罗怡清张博文杜健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毛竹实生苗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对持续干旱的响应,以6 个月生毛竹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正常供水为对照,分析持续干旱胁迫下实生苗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叶片的SPAD值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推进,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合效率[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毛竹的抗旱性提供基础参考.

    毛竹实生苗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干旱胁迫

    滚筒式干燥系统处理竹刨花对竹定向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芦童李创业蔡成伟孙康...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毛竹刨花为原料,采用滚筒式干燥系统对竹刨花进行干燥处理,探究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竹刨花干燥速率及外观形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对竹定向刨花板(BOSB)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干燥时间不仅会降低竹刨花的色泽、增加其翘曲及撕裂程度,而且其制得的BOSB静曲强度明显下降,干燥30 min较干燥10 min的下降了47.77%;提高干燥温度与竹刨花色泽形貌变化无明显规律性,但可以小幅提高其干燥速率,且制得的BOSB性能下降幅度较延长干燥时间更小.综合产品性能及产能效率,在竹定向刨花板的实际生产中,若使用滚筒式干燥系统,干燥工艺宜控制为干燥温度约 210℃、干燥时间约 10 min.

    竹刨花干燥工艺滚筒干燥竹定向刨花板力学性能

    陕西延安地区耐寒竹种栽培试验

    李作军王一循曹崇文李军航...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北地区竹类引种栽培试验是在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几十年"南竹北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黄土高原延伸栽植的新尝试.采用耐寒性较强的13 个竹种,在延安地区进行栽植试验.结果显示,延安地区栽植竹类,冬季防寒保暖措施至少应保持 2 年以上;在经历冬季-18~-23.8℃的低温后,竹株地上部分各器官不能正常越冬,第2 年新笋能够正常出土,出笋时间比正常出笋时间推迟 15~20 d,出笋期延长100 d;冬季低温使地下竹鞭尖端冻伤,竹鞭向前延伸缓慢,成林时间较长.试验初步认为,曲秆竹、筠竹、金镶玉竹、黄秆京竹、蓉城竹、早园竹、黄槽竹7 个竹种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可在延安地区适当环境下推广栽培.各竹种在陕北地区的生长表现仍需进行长时间的监测.

    南竹北移耐寒竹种引种适应性陕西延安

    中国竹林认证不符合项分析

    曹安冉李堃李艳霞胡延杰...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竹林认证对竹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文章概述了我国竹林认证现状,重点对认证审核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揭示竹林认证对竹林经营管理带来的变化,具体从竹林经营管理体系优化、经营环境友好、林区社会和谐、经营经济可行4 个方面分析了认证对竹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竹林认证不符合项的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竹林认证发展的政策建议.

    竹林认证可持续经营认证审核不符合项中国

    广西笋用竹种质资源及其利用调查

    黄大勇李立杰黄耀恒林建勇...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了广西的笋用竹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结果显示,广西适宜笋用的竹种有 6 属 41 种(包括变种或品种).其中,夏季出笋的竹种有3 属24 种,以大型丛生竹——麻竹种植面积较大,甜龙竹发展潜力大;冬、春季出笋的竹种有2 属14 种,以大型散生竹——毛竹种植面积最大,但以材用林为主,笋产量较低,刚竹属、大节竹属的其它笋用竹种有零星种植;秋季出笋的竹种有寒竹属1 属3 种,其笋亦称为"重阳笋",利用较少.在笋用竹种中人工种植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有麻竹、勃氏甜龙竹、绿竹、毛竹和雷竹5 种.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笋用竹种,竹笋品质佳,但种群量少,处于濒危状态.广西发展笋用竹应重视多种竹种的利用,既要发展麻竹笋用林,也要发展甜龙竹、毛竹及寒竹属竹种等的笋用林,构建全年供笋格局;加大广西本土优良笋用竹种及濒危笋用竹种的培育与利用,选育笋用竹良种,并加快推广种植.

    笋用竹种质资源资源调查良种广西

    四川雷波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刘金波袁才清罗建勋张孟楠...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雷波县气候条件优越,竹类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利用严重滞后,制约着竹产业发展.为发挥竹资源优势,推动竹产业发展,文章利用文献研究结合野外调查,整理分析了雷波县竹类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并提出竹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雷波县共有竹类植物12 属36 种 1 变种 4 变型,共 41 种,现有竹资源面积83 830.02 hm2,其中主要为筇竹和箭竹,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 36.86%和 36.72%.雷波县竹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竹资源开发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破坏严重、缺乏精深加工等诸多问题.加快竹产业发展,应着重加强资源保护、发展笋材竹林、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竹资源竹产业开发利用四川雷波

    竹居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探索

    邵长专
    61-6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竹居城市的概念、规划目标、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竹居城市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融合生态、文化、产业和城市空间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模式.竹居城市的总体规划目标为: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复兴;助力三产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策略包括文化赋能、存量替换和增量添彩3 个方面.评价标准包括竹材应用、生态环境、低碳生活、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等指标.建设竹居城市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产业进步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具有文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意义.

    竹居城市城市建设模式以竹代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