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竹藤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玉敏

双月刊

1672-0431

zhangxp@caf.ac.cn

010-62889747

100091

北京市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世界竹藤通讯/Journal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查看更多>>本刊为满足国内外竹藤产业对竹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求,搜集、整理、交流国内外竹藤和林业、经济和信息,为竹藤类种植业、产业开发和科技服务,推动竹藤产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蓄势新质生产力 推动竹资源高效培育研究

    范少辉刘广路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资源高质量供给是竹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通过竹林培育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培育的新生产力质态,恰逢其时.文中从优良竹种质资源选育、竹资源精准培育、竹林空间高效利用、竹林采伐模式创新、竹林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竹林培育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我国竹资源培育存在优良竹种质缺乏、定向培育技术滞后、竹资源适应性管理技术缺乏、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竹资源智能感知研究滞后等制约我国竹资源高效培育的问题,提出了借助现代化手段,加快重要竹种质资源评价与优良种质筛选;建立我国竹林立地质量评价体系,完成产区区划;围绕"以竹代塑"产品需求,开展竹资源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开展竹林适应性管理技术研究,提升竹林生态系统功能;开展竹资源智能感知技术研究,实现资源快速监测预评估等竹资源高效培育发展建议,以期为竹林培育创新提供参考.

    竹资源高效培育新质生产力竹产业中国

    科技赋能 向新而行湖南双牌争当"以竹代塑"推广应用排头兵

    蔡富强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牌县是湖南省竹产业重点发展县.双牌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合理开发,夯实"以竹代塑"资源基础;科技引领,壮大"以竹代塑"产业根基;创新融合,释放"以竹代塑"发展活力;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粗加工、山中兴产业、园区深加工"发展思路,锚定"打造竹木产业集聚王牌"目标,为创建"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总结了双牌县在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中的实践做法,以期通过"以竹代塑"引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竹产业科技创新以竹代塑湖南双牌

    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湖南会同创新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超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省会同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素有"广木之乡""楠竹之乡"的美誉,全县有楠竹面积3 万hm2,立竹蓄积1 亿根,楠竹资源总量位居怀化市第1、湖南省第5.近年来,会同县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抓住"以竹代塑"的机遇,坚持全竹利用、全链开发,创新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了会同县竹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会同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竹产业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湖南会同

    川南纸浆竹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杨家军余英张艳丽石兆明...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川南纸浆竹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绵竹、慈竹、硬头黄竹林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土壤pH值呈深层酸化加重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总体表现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下层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尤其明显,而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根据全国第 2 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中除速效磷含量处于"丰富"状态外,其余养分含量呈"适中"至"很缺"状态;土壤中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严重缺乏;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呈"适中"状态,尤其是表层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呈"很丰"状态.同一区域不同竹种间土壤养分差异明显,宜宾的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在 3 个竹种之间分别表现出较显著(P<0.05)、显著(P<0.01)、极显著(P<0.001)差异;硬头黄竹林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明显,其中宜宾与泸州、乐山与泸州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01).环境因子对表层土壤养分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海拔、土壤容重、坡度和土壤含水率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逐渐减弱.因此,在人工干预和经营纸浆竹林时,应根据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丰缺状态、酸化情况合理搭配施用钾肥、有机肥和石灰,以补充林地营养和调节土壤酸化状况,促进纸浆竹林的生长.

    纸浆竹林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影响因子四川

    施用钾肥对筇竹幼苗生长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

    黎卫东董文渊钟欢付廷轩...
    24-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1 年生筇竹实生苗为对象,设置 4 个钾肥施用量处理:75、150、225、300 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筇竹幼苗生长及其叶片叶绿素、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钾肥可显著促进筇竹幼苗地径和株高的生长,所有施钾处理组的苗木地径和株高都优于对照组,其中钾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的促进效果最佳,苗木地径较对照提高 35.87%,株高较对照提高 57.35%;2)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筇竹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施用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筇竹苗地径、株高、叶片SPAD值及氮含量等因素,试验区筇竹苗培育过程中的最优钾肥施用量可选择150 kg/hm2.

    筇竹苗木培育钾肥施用量光合效率

    毛竹林大小年经营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冷利松周熠董婉君吴兆维...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竹林通常采用大小年经营,以实现更高的生产力.然而,有关大小年经营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知之甚少.比较研究了大年和小年毛竹林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组分.结果发现,与大年毛竹林相比,小年毛竹林土壤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MBC)、易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铁铝结合态有机碳[Fe(Al)-SOC]和钙结合态有机碳(Ca-SOC)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显著增加,而pH值、速效氮(NH4-N+NO3-N)和有效磷(AP)含量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TOC、DOC、EOC、Ca-SOC与Fe(Al)-SOC与pH值、NO3-N和AP 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NH4-N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小年毛竹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可以弥补大年的碳和养分消耗,维持土壤固碳和保肥能力.

    毛竹大小年土壤有机碳组分经营方式浙江安吉

    不同肥料类型对阔叶箬竹修剪后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金革包峥焱李岩张祎...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菌肥(T1)、控释肥(奥绿肥 318s,T2)、复合肥(T3)、有机肥(羊粪,T4)4 种肥料类型,以不施肥为对照(T5),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对阔叶箬竹地上部分剪除后的竹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促进阔叶箬竹生长方面,控释肥(T2)整体表现较好,施用后竹林的母株成活量、出笋量、竹笋地茎、竹笋高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43.7%、300.0%、55.7%、129.7%,退笋数量较对照减少37.5%;叶片全氮、全磷、全钾、总钙和总镁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8.3%、3.2%、18.3%、4.7%和24.9%;5 种处理在促进竹林生长的综合效应方面表现为T2>T1>T3>T4>T5.2)在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方面,控释肥(T2)的效果最好,施用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50.8%、44.8%、56.7%,土壤EC值提高160%,pH值降低0.7%;5 种处理对于改善林地土壤肥力的综合效果表现为T2>T1=T3=T4>T5.阔叶箬竹地上部分剪除后,施用控释肥(奥绿肥318s)为最佳施肥方案.

    阔叶箬竹修剪施肥竹林生长土壤养分北京

    北京地区笋期定位施肥对早园竹退笋的影响

    冯小虎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笋直接影响竹林的成竹数量,进而影响竹林生产力,是竹林抚育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北京地区以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为对象,采用定位施肥技术(于竹林出笋期,在竹笋周围多次施用速效液体肥料),研究了施肥对退笋率、成竹胸径及退笋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组的退笋率为41.3%,比对照下降14.6 个百分点,二者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随着出笋期的延后,退笋率逐渐升高,但施肥组退笋率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3)施肥能够极显著的增大出笋末期的成竹胸径,较对照提高 52.3%;4)施肥对于退笋高度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退笋的营养假说,对竹林抚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早园竹定位施肥退笋率出笋期生长规律北京

    粽叶用箬竹丰产培育关键技术

    杨明孟勇彭超李美群...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箬叶为包裹粽子的主要原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粽叶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粽叶用箬竹人工林面积显著增加,但箬竹人工林造林质量不高、优质粽叶产量低、病虫害频繁发生等问题普遍,严重制约了粽叶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造林、抚育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粽叶用箬竹丰产培育关键技术,旨在为箬竹资源规模化栽培和质量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粽叶箬竹栽培技术丰产经营病虫害防治

    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竹子引种栽培技术

    王一循李作军周永梅曹崇文...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南竹北移"引种工作,目前保留竹种已达 20 属180 种.在多年的竹子引种栽培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陕西西安地区较为成功的竹子栽培技术,其中关键技术要点包括:1)种苗年龄应≤3 年;2)母竹所带土球大小对成活率影响较大,应根据每蔸母竹秆数和秆径而定;3)综合利用地形,将非刚竹属竹种与刚竹属竹种交替划分栽植地块,更有利于栽植成功;4)栽植时间一般为春季2 月底至 3 月底,或秋冬季10 月份至11 月上旬;5)冬季对耐寒稍差的竹种做防寒、防风处理,以帮助其顺利越冬.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地区扩大竹子栽培提供参考.

    竹子引种南竹北移栽培技术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