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验证黄芪抗肝癌的作用机制

    庄耀隆姚霏侯文跃张露蓉...
    3311-3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细胞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对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PubMed、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黄芪和肝癌的相关基因靶点及活性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和黄芪-肝癌作用网络.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以CB-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细胞实验采用MTT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出黄芪19个有效成分,250个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得549个条目,145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调节DNA的转录,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等.作用通路主要涉及肿瘤相关的通路,如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肉瘤、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芪抗肝癌核心成分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黄芪甲苷与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有较好的结合力.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基础上,进一步细胞实验证实黄芪水提液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下调AKT1、PI3K p110,p-AK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黄芪能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其应用于肝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黄芪抗肝癌机制PI3K-AKT信号通路网络药理学细胞实验靶点拓扑分析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

    王超付瑞嘉乐世俊徐顶巧...
    3317-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体外活性实验探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蓍草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蓍草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等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的共有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同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功效"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蓍草干预疾病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究活性成分.结果:蓍草发挥传统功效的活性成分26个和相关靶点247个.网络拓扑分析发现,蓍草主要通过作用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胱天蛋白酶3(CASP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3(MAPK3)等靶点及相关通路发挥功效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PTGS2、TNF、CASP3等核心靶点均能稳定结合.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结论:本研究基于蓍草"解毒利湿"的传统功效,针对其治疗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尿道炎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蓍草可能通过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作用多个靶点和通路干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为阐释蓍草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蓍草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传统功效抗炎抗氧化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尿道炎

    外感清热解毒方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刘玉婷王浩艺麦静愔何青青...
    3328-3333,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感清热解毒方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外感清热解毒方组、miR-495抑制剂组.气管滴注LSP(5 mg/kg)成功复制ALI大鼠模型,给予相应干预.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miR-495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L-1 β、IL-18、IL-10炎症介质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miR-495表达下调(P<0.05),出现病理损伤,BALF中IL-6、TNF-α、IL-1β、IL-18含量升高,IL-10含量下降,MPO活性增强;肺组织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和miR-495抑制剂组比较,外感清热解毒方组大鼠肺组织miR-495表达上调(P<0.05),病理损伤减轻,BALF中IL-6、TNF-α、IL-1β、IL-18含量下降,IL-10含量升高,MPO活性减弱;NLRP3、ASC表达下调(均P<0.05),Caspase-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外,均可见GSDMD蛋白切割,外感清热解毒方组蛋白切割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miR-495抑制剂组.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对ALI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495/NLRP3/GSDMD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焦亡有关.

    外感清热解毒方脂多糖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介质焦亡miR-495/NLRP3/GSDMD信号通路

    前列闭尔通栓对脂多糖诱导的前列腺炎细胞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颜丽珊张超邱新宇王亦巍...
    3334-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体外探讨前列闭尔通栓(QS)改善前列腺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制备QS肠吸收溶液(IQS),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Orbitrap-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核因子κB/p65、活化蛋白-1(AP-1)亚基c-Jun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核转位情况.结果:IQS主要含有小檗碱、绿原酸、阿魏酸等活性成分,其在6.25~400 μg/mL浓度范围内对PC-3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IQS(200 μg/mL和400 µg/mL)能显著抑制LPS刺激下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表达,并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TLR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KBα)、IκB激酶α/β(IKKα/β)、p65、p38、c-Jun、TANK结合激酶1(TBK1)及IRF3的磷酸化水平,同时抑制LPS诱导的p65、c-Jun和IRF3的核转位.结论:IQS能改善LPS诱导的PC-3细胞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信号通路有关.

    前列闭尔通栓肠吸收液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PC-3细胞脂多糖炎症反应前列腺炎TLR4信号通路

    加味六安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关键通路及因子的影响

    陈宇航张宁宁徐方蔚陈海鹏...
    3342-3347,3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六安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豚鼠肺组织气道重塑关键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及Notch通路关键基因Notch受体1(Notch1)、δ样典型Notch配体1(Delta1)、锯齿状典型Notch配体1(Jagged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味六安煎治疗CVA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VA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加味六安煎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每组以卵蛋白(OVA)及氢氧化铝[Al(OH)3]腹腔注射致敏后以OVA雾化激发复制CVA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测定肺组织中TGF-β、MMP-9,检测肺组织中Notch1、Delta1、Jagged1及Hes1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结果:1)CVA模型组肺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基底膜增厚,部分肺泡塌陷,各观察组中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等均不同程度减轻.2)CVA模型组中TGF-β、MMP-9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加味六安煎中、高剂量组TGF-β、MMP-9表达水平较CVA模型组均降低.3)CVA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组织Notch1、Jagged1及Hes1 mRNA表达升高,Delta1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CVA模型组比较,加味六安煎高剂量组中Notch1、Jagged1、Hes1 mRNA降低,加味六安煎中、高剂量组中Delta1 mRNA表达升高.结论:加味六安煎可能通过调节Notch关键基因表达,改善T辅助细胞1/T辅助细胞2(Th1/Th2)失衡,减轻气道炎症,进而调节肺组织中TGF-β和MMP-9表达,改善气道重塑.

    加味六安煎咳嗽变异性哮喘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9Notch通路关键基因气道重塑豚鼠

    内异止痛方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及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调控研究

    朱小琳胡晓萌杨东霞宋思钰...
    3348-3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内异止痛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疗效果及客观评价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构建EMs模型,将40只造模成功的EM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另设假手术组8只.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中药985.3 mg/(kg·d)和245.8 mg/(kg·d)灌胃,西药采用达那唑7.2 mg/(kg·d)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d灌胃,用药4周后观察大鼠异位病灶生长情况,并测量治疗前后体积大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对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各观察组异位病灶体积明显缩小(P<0.01),模型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血清中内异止痛方组可明显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升高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及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且中药高剂量组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在组织匀浆中内异止痛方组能降低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联蛋白(β-catenin)、升高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且中药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内异止痛方具有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缩小异位病灶体积作用,同时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蛋白和下游靶基因使通路处于关闭状态,阻断EMs的发生及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黏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内异止痛方β-联蛋白E-钙黏着蛋白作用机制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文献研究

    张静莎李风霞耿连岐郭义...
    3353-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借鉴古典文献中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经验,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挖掘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查阅《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中医经典古籍中探讨古人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认识.检索现代发表的文献,经过层层筛选,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建立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处方数据库,用复杂网络技术挖掘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归纳总结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结果:抑郁症分"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卒中后抑郁属于后者.病机是神不足则悲,治疗以调整气机为主,最终达到气血冲和状态.从现代文献来看,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核心腧穴为百会、印堂、四神聪、神庭、三阴交、内关、太冲、神门.结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以调整气机为主,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核心腧穴为百会、印堂、内关、三阴交、太冲、神门.

    卒中后抑郁病因病机治疗特点复杂网络权重配伍规律气机升降

    近7年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殷秀梅秦懿囡张曼武家竹...
    3359-3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应用现状.方法:全面检索7个数据库、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按预先制定的遴选标准筛选出相关的RCT,根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人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对结局指标、测量时间点、研究时间、结局指标等级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13 489篇,最终纳入45篇RCT(中文文献44篇,英文文献1篇),报告95个结局指标,使用频次233次.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IFP的RCT总体偏倚不明确,临床研究中结局指标存在参考标准、命名、测量时间点杂乱,选用类别不均,主次不明确的问题.结论:中医药治疗IFP的RCT结局指标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国际经验,结合中医药特点制定实用的研究流程,仍需要精确的临床及统计工作来构建规范、统一、公认的核心指标集.

    中医药疗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核心指标集临床研究干预措施风险偏倚评估

    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状Meta分析

    时福东张世民陈春靳蛟...
    3368-3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文献数据库,利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纳入针刺、推拿、牵引以及灸法单一或联合使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工具对纳人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制作成偏倚风险图,Ge MTC.0.14.3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通过Stata 16.0软件制作网状图、累计排序图、预测区间图以及比较-校正漏斗图.结果:共纳入28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 771例患者,共有10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针刺+推拿,推拿+牵引,针刺+灸法,针刺+牵引,推拿+灸法,针刺+推拿+牵引结果优于单独牵引;针刺+推拿,针刺+灸法优于单独灸法或单独针刺;针刺+推拿,针刺+灸法以及推拿+牵引有效率优于单独推拿.视觉模拟评分(VAS):针刺+灸法优于单纯推拿,针刺+灸法,针刺+推拿+牵引优于单纯牵引.结论:在总有效率方面,针刺+推拿疗效最佳;在缓解疼痛方面,针刺+牵引可能是最优的选择,不同干预措施可能存在叠加效应且叠加效果有限.

    腰椎椎间盘非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牵引网状Meta

    张元素对《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张钰欣张保春翟双庆
    3378-3381,3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气机升降理论的阐发主要包括以天地上下阐释升降、言人体功能蕴含升降、明自然万物不离升降3个方面;对气机升降理论的描述具有重自然与人体、轻药物的特点.易水学派张元素以《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创立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体系.张元素受"天人相应"影响,将药物放置于天地四时之中,法四时之气运动特征,提出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作用趋势;将药物气味与天地阴阳相对应,以"气交"理论阐发药物升降浮沉之理论;以"五脏苦欲补泻"为基础,在药味补泻的基础上增添药气补泻,通过气、味奠定药物升降浮沉的大体趋势,从而调节脏腑气机.张元素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提出,丰富了《黄帝内经》药物气机升降的内容,为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张元素易水学派气机升降继承发挥药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