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202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Ⅲ):热固性树脂

    闫超群吕国会朱永茂杨小云...
    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了2022 年7 月-2023 年6 月世界通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22-2023 年世界通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的发展情况.按聚氨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的顺序,对其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聚氨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低/超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李欣膂梁昊陈婷徐伊凡...
    31-3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酰亚胺(PI)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柔性电子器件基材.下一代电子元器件正向低维度、大规模及精细化集成发展,对作为层间绝缘材料的P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普通芳香族PI介电常数偏高,无法直接应用于微电子工业领域.因此,当前急需开发降低PI材料介电常数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低/超低介电常数PI的相关研究和系统性工作,希望这些综合性归纳能为低、超低介电常数PI的构筑提供新方案,也为PI的加工工艺提供新的视角.

    低/超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本征结构多孔结构

    高导热银纳米线/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综述

    唐波相利学代旭明王二轲...
    37-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频、大功率的现代电子产品趋向于小型化和集成化,热量的积累可能导致先进电子器件失效甚至损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电子器件散热的主要材料.本文主要对以银纳米线为主要填料的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共混法、冻干法、涂层法、浇铸法、静电纺丝法、自组装法,旨在为新型热管理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聚合物银纳米线导热系数制备方法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储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世龙魏兴岳曾宪奎杨卫民...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子复合材料是储能材料及其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储热、储电和储氢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储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对高分子储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质、适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高分子储能材料在工业方面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了熔融型制备工艺和溶剂型制备工艺,指出当前制备储能材料技术的不足并对未来大规模制备应用高分子储能材料进行了展望.可靠的复合制备技术、高效的生产效率、优异的材料性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储能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分子复合材料储能熔融型制备溶剂型制备应用场景

    聚丙烯釜压珠粒发泡技术研究

    封水彬刘涛
    52-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丙烯(PP)树脂为发泡原料,二氧化碳(CO2)为发泡剂,水为分散及导热剂,在高压反应釜中探索了PP釜压珠粒发泡的制备工艺,研究了发泡压力、发泡温度对PP发泡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不同倍率PP发泡珠粒的工艺条件.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PP珠粒发泡倍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发泡珠粒发生粘接.发泡压力的上升同样可以提高珠粒的发泡倍率,且泡孔的成核密度增大,泡孔尺寸减小.

    聚丙烯发泡发泡压力发泡温度二氧化碳泡孔

    ABS无磷、无糖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优化研究

    姜山刘姜李国锋陆书来...
    56-6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使用由甲醛次硫酸钠(SFS)、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和硫酸亚铁(FES)组成的还原剂时,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接枝单体的不同加入方式对反应速率和接枝过程都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补/全程连续"方式加入还原剂,连续滴加方式加入氧化剂和接枝单体,能够实现对整个反应阶段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的速率的精准调控,改善接枝效果,提升粉料的增韧效率.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接枝聚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无磷无糖反应过程优化

    聚合诱导-液晶驱动自组装制备含氟聚合物纳米纤维

    黎燕玲王锐铭李宗钏林冬妮...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氟聚合物由于他们的低表面能、光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用于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光引发在50℃下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 2-(全氟辛基)乙酯(PDMAEMAm-b-PFMAn)纳米纤维.不同于一般的纳米纤维,得到的纳米纤维表面具有独特的凹凸起伏形似珍珠项链.通过动力学研究揭示了珍珠项链状纳米纤维的组装过程并且探究了反应温度、溶剂组成以及大分子链转移剂的聚合度对珍珠项链状纳米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液晶珍珠项链状纳米纤维的形成与液晶驱动力、核表面张力以及亲-疏溶剂的界面能三者的平衡关系相关.

    纳米纤维含氟聚合物聚合诱导-液晶驱动自组装液晶驱动力

    羟基改性氨基硅油的合成及阳离子型PAN原丝油剂制备

    薛小强许珈硕刘志坤逢明剑...
    72-7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氯乙氧基乙醇对端氨基硅油进行季胺化,并利用机械乳化法进行乳化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油剂,通过调节乳化剂的含量和乳化机的转速,最终确定出羟基改性氨基硅油与OP-10 的质量比为3∶4,乳化转速为3000 r/min制备出的油剂粒径和分散性指数(PDI)最好,乳液液滴均匀统一,油剂热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良好.

    乳液碳纤维油剂端氨基硅油

    带双侧烷基蓖麻油聚氨酯的氢键及其耐湿热性能

    曾妍易玉华
    77-8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生物质蓖麻油基聚氨酯(CO—PU)的韧性和耐湿热性能,通过CO与聚己二酸-2-丁基-2-乙基-1,3 丙二醇酯二醇(PBEPG)组成混合软段制备聚氨酯(PU)材料,在PU分子主链上引入对称双疏水烷基.红外光谱(FTIR)分析、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重分析(TG)结果表明,随PBEPG质量分数的提高,PU软硬段间微相分离程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最大热降解温度提高.当CO∶PBEPG(质量比)为70∶30 时,PU的断面形貌为韧性断裂,拉伸强度为21.4 MPa,相对湿度100%、100℃环境下老化60h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0%,表现出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耐湿热性能.

    蓖麻油基聚氨酯烷基侧基耐湿热性能氢键

    基于竹粉表/界面调控的竹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刘远贵孙永平柴希娟徐开蒙...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竹粉与非极性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以NaOH溶液及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竹粉进行协同改性,然后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均匀混合热压制备了竹塑复合材料(BPC).对改性前后竹粉的化学结构、润湿性及所制备BPC的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经NaOH溶液处理的竹粉其亲水性增强,结晶度增加,用MTMS进一步改性后其表面引入了低表面能的Si—CH3基团,竹粉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NaOH与MTMS协同改性竹粉与未改性竹粉制备的BPC相比,其抗拉强度和静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9.5%、28.6%,吸水率由 16%下降到 8%,24h吸水厚度膨胀率由3.4%下降到1.3%.

    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疏水改性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