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锌离子电池应用聚合物研究进展

    甘平何显儒
    1-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体积能量密度、高理论容量、低还原电位和高丰度的锌为负极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其安全环保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锌阳极与电解液界面容易产生锌枝晶沉积,和游离水/氧引起的相关副反应[析氢反应(HER)、腐蚀和钝化],以及阴极的体积膨胀和活性物质的溶解等阻碍了锌离子电池的商业应用.聚合物具有优越化学稳定性、可调结构、高能量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结构柔韧性,在锌离子电池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来聚合物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总结了其在优化电极、隔膜、电解质和界面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基于聚合物提升锌离子电池的性能提供参考.

    聚合物锌离子电池阳极副反应

    聚碳酸酯玻璃材料加工物理与技术的研究概况

    侯雨桑唐健彬刘清皓林浩...
    7-1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从加工物理与加工技术两个方面对聚碳酸酯(PC)玻璃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当前对PC微观结构的认识,以及温度场、压力场、剪切场和拉伸力场这4 种加工外场对PC微观结构的影响;介绍了PC注塑加工、注射压缩加工、挤出加工和拉伸加工等具有工业化前景加工技术,并介绍了加工工艺参数对PC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对PC加工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C玻璃的高性能化加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聚碳酸酯玻璃加工物理加工技术加工外场微观结构宏观性能

    FDM用ABS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王姝琳李雷权张梦轩苏康杰...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近年来,随着熔融沉积成型(FDM)三维(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ABS及其各类改性复合材料也相应被广泛应用于FDM.本文重点基于FDM技术,首先系统整理了金属类填料、无机非金属类填料、有机高分子类填料、回收废旧聚合物类填料等改性ABS基复合材料的现状,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归纳.同时,对相应的各类ABS改性复合材料的FDM打印制品在医学、民用工业、军用电磁与吸波等领域的前沿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FDM打印技术和ABS改性现状,对未来FDM打印方法以及ABS改性技术提出了几点思考.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改性应用进展

    可自修复海藻酸基离子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付念李夫兴王福盈宋洪赞...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人工合成高分子基离子凝胶难降解、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为聚合物基体,通过在离子液体中对其进行化学接枝改性和交联反应,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化学交联型生物基离子凝胶.流变测试结果表明,该离子凝胶的模量随着海藻酸和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在 150℃的高温下离子凝胶依然可以保持凝胶结构.所制备的离子凝胶具有优异的压缩性能,压缩强度随着海藻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压缩强度可达 1.02 MPa.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离子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室温离子电导率都高于 0.3 mS/cm.重要的是,离子凝胶在室温下无需任何辅助手段可在6h完全自修复,表现出良好的自修复性.该研究为开发具有自修复性的高性能生物基离子凝胶提供了有效途径.

    离子凝胶可自修复海藻酸动态共价键化学交联

    无溶剂磺酸/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施艺菲张智轩陈豪伟刘孝波...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磺酸/羧酸型水性聚氨酯(WPU),通过调节异氰酸根基团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R值)、磺酸/羧酸亲水扩链剂的用量复配比例降低预聚体黏度,实现了无溶剂型WPU的制备.本研究以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双羟甲基丙酸(DMPA)、N,N-双(2-羟乙基)-2-氨基乙磺酸钠(BES-Na)为亲水扩链剂合成一系列WPU,并研究了R值、中和度、亲水扩链剂含量(亲水扩链剂质量占预聚体总质量的百分数)及比例(磺酸型扩链剂物质的量占扩链剂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对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扩链剂总量的增大,乳液固含量降低,胶膜硬度增大,吸水率上升.磺酸/羧酸的复配使用赋予了WPU良好的性能,本研究所制备WPU的 5%失重温度均高于 300℃,固含量均高于38%,乳液粒径显示良好的多峰分布趋势.其中,当R=1.5,中和度100%,扩链剂总量为3.55%,BES-Na占比6%时,WPU乳液平均粒径为310.6 nm,乳液粒径呈良好的双峰分布,大/小粒子粒径之比为7.8,WPU胶膜拉伸强度3.9 MPa,断裂伸长率为631.1%,WPU胶膜硬度达到5H,附着力等级为0 级,综合性能最佳.

    水性聚氨酯无溶剂磺酸/羧酸复配一步法

    降冰片烯二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马炼陈平刘艳林路丹...
    42-4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降冰片烯二酸酐(NA)接枝改性聚烯烃弹性体(POE),系统地研究了接枝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主机螺杆转速以及加工温度等条件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使用酸碱滴定法计算接枝产物中NA的接枝率,采用热分析仪(TG)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热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单体用量的增加及引发剂用量在质量分数0.4%~1.0%范围内的增加均有助于提高产物接枝率.控制加工过程中挤出机主机螺杆转速、加工温度等工艺参数在合适的范围内也可提高产物接枝率.综合各指标,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如下: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5%~7%,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6%~0.8%,螺杆转速为 250~300 r/min,加工温度为 200~220℃.该条件下接枝率可达1.5%以上,熔体质量流动速率6~7 g/10 min(230℃,2.16 kg),热性能较佳.

    聚烯烃弹性体降冰片烯二酸酐接枝改性引发剂加工参数

    滑石粉增强聚氨酯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史晓文大森汪军傅志祥...
    47-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氨酯(PU)薄膜因其具有较好的防水透气性能,广泛用于户外休闲用品.为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制备了滑石粉(Talc)填充改性聚氨酯.滑石粉先用硅烷偶联剂(KH550)预处理,以改善与PU的相容性.通过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法得到PU/Talc改性粒料,然后中空吹塑成膜.重点考察了改性滑石粉对PU/Talc薄膜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滑石粉在聚氨酯基体中分散均匀.与纯PU相比,添加 4%改性滑石粉的PU/Talc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高,提高了36.7%;添加2%改性滑石粉的PU/Talc复合膜的穿刺强度最强,提高了40.5%.同时流变研究结果表明,改性PU/Talc复合膜保持了较好的流动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高强户外休闲用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聚氨酯薄膜滑石粉增强流变

    羧基功能化交联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罗菊香赖槐东金林海程德书...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α-甲基苯乙烯(AMS)、马来酸酐(MAH)为单体,通过自稳定沉淀聚合原位制备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交联共聚物微球(PAMSM),PAMSM与氢氧化钠反应后,转化为羧基功能化的交联共聚物微球(PAM-SM-COOH).对微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AMSM-COOH微球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剂循环利用效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微球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球形度并且粒径均一.在MB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吸附剂用量为0.50 g/L,溶液pH值为7,吸附温度为313 K,吸附时间为4 h,PAMSM-COOH对MB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61 mg/g.微球吸附MB的动力学和等温数据分别符合拟二阶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微球吸附MB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5 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表明微球对MB的去除率保持在85.0%以上.

    共聚物微球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自稳定沉淀聚合亚甲基蓝吸附

    高结晶多孔聚乳酸粉末的制备及其压电催化性能

    于静乔泽爽史杰中郭敏...
    59-6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乳酸(PLA)是一种生物基生物可降解的压电高分子材料,在有机污水处理、组织修复再生等领域有望发挥重要作用,但电活性低、压电响应性差等性能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以碳酸氢钠(NaHCO3)为发泡剂,基于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的低温熔融共混制备高结晶的多孔立构复合聚乳酸(SC-PLA)粉末,研究了NaHCO3含量对粉末微观结构与压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NaHCO3的加入对SC-PLA粉末的结晶度(约40%)和形貌均没有明显影响,但可赋予粉末丰富的微孔结构,使其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形变,进而表现出优异的压电性能.添加质量分数30%的NaHCO3即可使SC-PLA粉末的孔隙率由8.9%大幅增加到66.9%,开路电压从4.0V显著提升至22.0 V.压电催化实验表明,这种高压电性的多孔SC-PLA粉末可在超声振动激发下介导大量活性氧化种(ROS)的生成,实现对有机染料的高效催化降解(靛蓝胭脂红的降解率高达93.2%).

    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晶压电材料压电催化

    高含量滑石粉填充聚丙烯的热氧老化行为研究

    杨磊尹朝清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入滑石粉是提高聚丙烯模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150℃高温热氧老化处理,发现滑石粉的引入对聚丙烯热氧老化寿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滑石粉含量的增加,改性聚丙烯的耐热氧化寿命缩短,热氧老化对拉伸强度的劣化幅度较小,但是热氧老化过程中,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呈现先提高后衰减的趋势.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在热氧老化过程中分子量、结晶度以及填料/树脂界面结构三者的变化,发现热氧老化条件下,聚丙烯的重结晶作用与界面脱粘是劣化滑石粉填充聚丙烯热氧老化寿命与冲击强度的主要因素.

    聚丙烯滑石粉热氧老化分子量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