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理科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理科学进展
生理科学进展

唐朝枢

双月刊

0559-7765

skj2@bjmu.edu.cn

010-82802443

100083

北京北郊学院路38号北京医科大学生理系

生理科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综合报道国内外生理科学新进展,刊登有关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营养学及有关的免疫学等方面的综述论文和小专论。辟有刊头专文、评述、获奖成果、专题讲座、生理科学、生理科学与临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应激诱导慢性痛-抑郁共病机制研究进展

    侯锦雯邢国刚
    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疼痛(简称慢性痛)和抑郁障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类常见疾病.慢性痛和抑郁常常伴随发生,相互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治疗难度.慢性痛和抑郁的发生具有共同或相互作用的神经回路及神经递质系统,神经炎症在慢性痛和抑郁的发病中也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神经回路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是慢性痛-抑郁共病的重要机制.慢性应激(chronic stress)是诱发抑郁和慢性痛的重要原因.以往的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紊乱是慢性应激诱导抑郁及共病疼痛的病理基础,慢性应激可能通过HPA轴功能紊乱,促进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回路功能障碍,导致慢性痛-抑郁共病.本文就慢性应激诱导慢性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从HPA轴功能、神经炎症、涉及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回路等方面阐述慢性应激诱导慢性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

    慢性应激慢性痛-抑郁共病HPA轴神经炎症神经环路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谦王斯柔黄志华
    199-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是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发病过程复杂且治疗方法十分有限.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drug delivery systems,NDDS)在治疗脑部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纳米载体可以携带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并通过靶向配体的修饰将药物递送到特定的细胞.本文主要综述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以及当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最后提出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方向,以推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发展.

    缺血性脑卒中外泌体脑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血脑屏障

    心理应激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不良影响

    付梦丽高爽叶佳滨张凯妮...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是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第一道保护性屏障,在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等危险因素造成的损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应激是人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产生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多种因素都可以作为心理应激的应激源.长期的心理应激会造成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甚至疾病发生.迄今为止有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应,导致皮肤细胞功能减弱或异常,从而深刻影响皮肤局部生理功能,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的显著变化,导致皮肤健康问题产生.本文主要综述心理应激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

    心理应激皮肤健康皮肤屏障功能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病理性心肌肥大相关lncRNA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赵娇刘晓华
    215-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理性心肌肥大(pathological myocardial hypertrophy)是心脏受到持续性压力超负荷等刺激时发生的一种损伤反应,可诱发猝死、心力衰竭等高死亡率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病理性心肌肥大的方法.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指转录组中不能翻译为蛋白质的RNA分子,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病理性心肌肥大模型中多种nc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并且通过调控不同的分子和信号通路参与心肌肥大.本文就目前发现的与病理性心肌肥大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在病理性心肌肥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和治疗心肌肥大提供新思路.

    病理性心肌肥大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调控机制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宁宁马玲君康静依娄烁...
    224-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icotinamide N-methyltransferase,NNMT)利用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将烟酰胺转变为1-甲基烟酰胺.NNMT在肝脏组织、脂肪组织和某些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特定细胞中也呈现表达增加的趋势,因而国内外对NNMT的关注度上升.本文概述了 NNMT在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耐药性、凋亡、自噬等方面的作用,并对相关上下游的分子通路进行综述.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S-腺苷甲硫氨酸转移耐药性分子通路癌症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肝细胞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文慧王德平郭跃虎李建国...
    23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发生的复杂性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哺乳动物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s)可介导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PRMTs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靶蛋白的精氨酸残基发生单甲基化和(对称的及不对称的)二甲基化.PRMT1、2、3、4、5、6、7、9等家族成员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不同,涉及癌细胞生长、转移、治疗和预后等.选择性和特异性PRMTs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有望为临床肝细胞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本文重点概述PRMTs在肝细胞癌中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表观遗传修饰

    IL-15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聂亚丹贺毅孙作厘杨健...
    240-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IL-15作为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产生.IL-15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记忆CD8+T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广泛表达、严格分泌的特性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IL-15与IL-15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JAK/STAT、Ras/Raf/MAPK及PI3K/AKT等多种信号通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综述了 IL-15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并总结了以IL-15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小分子激动剂和抑制剂,以期为深入探究IL-15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IL-15IL-15受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激动剂抑制剂

    干扰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间的乳酸转运降低药物相关暗示诱导的心理渴求

    周程凯张瑛
    247页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心血管病进程的加速作用

    王淑美刘雅欣赵一桐任清照...
    248-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人体甲硫氨酸的代谢产物,其体内水平与多种疾病的发病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以及中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诱导的炎症反应、脂代谢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将严重影响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服用叶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有效降低HHcy患者血液Hey水平.本文将围绕HHcy加速CVD进程的机制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Hcy提供新思路.

    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病致病机制H型高血压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氧化还原平衡中的作用

    宋玉李灿李佳林薄海...
    257-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宜运动可促进骨骼肌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通过诱导活性氧信号,调控一系列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进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建立高水平的氧化还原平衡,维持线粒体稳态.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组成受到生活方式、饮食、压力、环境等因素影响,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通过循环系统作用于靶器官,发挥健康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其代谢物远距离调控骨骼肌抗氧化系统.运动重塑肠道微生物组成是运动促进骨骼肌健康的路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运动诱导骨骼肌建立高水平氧化还原平衡中的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运动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骨骼肌氧化还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