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筛选鉴定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藜麦种质资源,为甘肃省高海拔冷凉地区藜麦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藜麦资源.试验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引进的17份藜麦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份藜麦种质资源中16份可以正常出苗,14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成熟,CHLi13和CHLi14未成熟,但株高较高.14份正常成熟的藜麦种质资源中,株高为78~182 cm,主穗长为22~72 cm,主穗直径为9~32mm,分枝数为8~20个.除生育期外,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20%左右.测试资源均未出现穗发芽和倒伏情况,CHLi01和CHLi02对茎腐病、叶斑病、霜霉病的感染程度不同,感染霜霉病较严重的有CHLi07、CHLi09 和 CHLi17.CHLi03、CHLi06、CHLi07、CHLi08、CHLi09、CHLi10 和 CHLi16 的产量较高,均超过3 800 kg/hm2.经主成分分析,前5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83.297%,其代表率较好,其中成分1和2能够较好地表示农艺性状与产量,成分3和4能较好地表示茎腐病、叶斑病、霜霉病和千粒重.同时,各指标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7,可以充分表示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聚类分析可以判断,在遗传距离5处,将出苗且正常成熟的14个藜麦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CHLi03、CHLi06、CHLi07、CHLi08、CHLi09、CHLi10和CHLi16由于分枝数多,且有效分枝率高,从而使其产量更高.研究表明,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资源有CHLi06、CHLi08、CHLi13、CHLi14和CHLi16,其中CHLi13和CHLi14可作为饲草开发利用,其余资源可用于收获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