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法优化菊苣叶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韩舒晨何天枫李良玉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提高菊苣叶的饲用价值.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菊苣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估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黄酮得率作为响应变量,对影响菊苣叶中黄酮得率的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与优化,分析提取过程中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菊苣叶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菊苣叶黄酮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7.0 mL/g、提取时间59.2 min、提取温度43 ℃.此条件下菊苣叶黄酮得率为3.09%,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此优化方法合理可靠.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菊苣叶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计量关系.研究表明,菊苣叶黄酮的抗氧化能力较强,具有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的潜力.

    菊苣叶黄酮响应面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

    益生菌固态发酵独活茎叶工艺的优化

    白长胜刘雪松孟维珊钟鹏...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优化益生菌固态发酵独活茎叶工艺,提高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试验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SSYB发酵独活茎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前后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优化的独活茎叶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7 ℃、接种量5%、含水量65%.在该条件下,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含量为1.81 mg/g,比发酵前极显著提高了45.97%(P<0.01).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SSYB固态发酵独活茎叶的工艺,提高了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独活茎叶蛇床子素发酵工艺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

    广藿香精油对昆明鼠生长性能、肠道屏障通透性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周应卿张影梅裴欣茹张庆彬...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广藿香精油(PEO)对昆明鼠生长性能、肠道屏障通透性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36只21日龄体重相近的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IN-93G)(对照组)、基础饲粮+200 mg/kg PEO(ME组)、基础饲粮+400 mg/kg PEO(HE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鼠.预试期3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E组昆明鼠平均日增重(ADG)和末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E组昆明鼠小肠绒毛高度(VH)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E组和HE组昆明鼠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和髓过氧化物(MP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小肠组织黏蛋白(Mucin1)、闭锁小带蛋白-1(ZO-1)、封闭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此外,ME组昆明鼠肠道黏膜跨膜电阻(TER)得到显著改善(P<0.05),FITC标记葡聚糖(FD4)通透性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E组和HE组昆明鼠血清中肠道屏障标识物DAO、D-LAC和MP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PEO能够提高昆明鼠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且PEO添加量为200 mg/kg时效果最佳.

    广藿香精油昆明鼠生长性能肠道屏障抗氧化功能

    天蚕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共感染肉鸡的干预作用

    王许刚卢佳慧袁佳欣常伽翌...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天蚕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共感染致炎性渗出的干预效果,为临床H9N2亚型AIV与APEC共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50只14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肉鸡使用无菌生理盐水0.2 mL滴鼻,APEC感染组肉鸡使用含2.09 × 109 CFU APEC O2菌株肉汤0.2 mL滴鼻,H9N2感染组肉鸡使用H9N2病毒尿囊液(约105 EID50 H9N2病毒)0.2 mL滴鼻,H9N2+APEC感染组肉鸡使用0.2 mL APEC O2菌株肉汤离心后的沉淀与0.2 mL H9N2病毒尿囊液混匀得到的病毒尿囊液滴鼻,H9N2+APEC干预组肉鸡采用与H9N2+APEC感染组相同处理后,使用天蚕素饮水(300mg/kg)+基础饲粮饲喂,其余各组正常饮水+基础饲粮饲喂.正式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H9N2+APEC感染组肉鸡临床症状极为明显,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气管和肺脏病变最为严重.与H9N2+APEC感染组相比,H9N2感染组和APEC感染组在感染后第3、7、14、21 d时的H9N2病毒拷贝数和APEC载量均显著降低(P<0.05);H9N2+APEC干预组在感染后第3、7、14、21 d时的H9N2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降低(P<0.05),H9N2+APEC干预组在感染后第7、14、21d时的APEC载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天蚕素可以缓解H9N2亚型AIV、APEC以及两者共感染引起的肉鸡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其机制与天蚕素降低病原在组织内的载量及修复呼吸系统、改善呼吸机能有关.

    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合并感染天蚕素

    油菜秸秆木质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效果研究

    姜立春蒋道玉唐邻凯赵冬梅...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油菜秸秆木质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效果.从油菜秸秆的还田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木质素高效降解菌株MS25,鉴定其为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基于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方法,对MS25菌株进行产酶特性探究及条件优化,并检验木质素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最佳产漆酶(Lac)时间为5d,产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时间为7d,最佳温度为50℃,摇床转速为140r/min,碳氮比为15,产MnP的最适pH值为5,产Lip和Lac最适pH值为6.优化后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50.22 ℃、碳氮比12.29、pH值6.21、该条件下Lip、MnP、Lac的活性分别为1 984.89、774.87、291.74 U/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33.97%、33.28%、40.35%.最优条件下,秸秆、菌糠中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44.67%、43.29%.研究表明,菌株MS25可有效降解木质素,可作为油菜秸秆发酵的优质微生物,并可应用于饲料生产领域.

    木质素青霉属油菜秸秆发酵饲料生产响应面优化

    4种单一中草药及其配伍用药对动物肠道益生菌乳杆菌的促进作用

    黄日莹周奕岚林树琳周盛...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4种单一中草药五味子、山楂、木香、白术及其配伍用药对益生菌乳杆菌的激活增殖作用.试验测定添加不同单一和联合配伍中草药前后乳杆菌培养液OD值、菌落数变化情况,探究其激活益生菌乳杆菌增殖的最佳剂量浓度.建立阿莫西林型肠道菌群失衡模型,考察单一中草药及联合配伍中草药对小鼠肠道内乳杆菌的影响.结果显示,五味子、山楂和白术对乳杆菌的最佳激活增殖浓度均为0.250 g/mL,木香最佳激活增殖浓度为0.500 g/mL;五味子+山楂、五味子+白术、五味子+木香的最佳激活增殖浓度均为0.125 g/mL;白术+山楂、木香+山楂的最佳激活增殖浓度均为0.250 g/mL;白术+木香的最佳激活增殖浓度为0.450 g/mL.研究表明,在畜牧生产中,建议添加五味子与山楂水提液的最佳浓度为0.250 g/mL,五味子+山楂、五味子+白术、五味子+木香的最佳添加浓度均为0.125 g/mL,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草药对动物肠道乳杆菌的促进作用.

    中草药乳杆菌配伍用药平板计数

    马尾松松针挥发油微囊的制备

    马丹杜芳王劲松阮军...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制备松针挥发油微囊的最优工艺.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松针挥发油微囊,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阿拉伯胶和明胶的比例、芯壁比、成囊温度和复凝聚反应时间对微囊的形成的影响;以微囊的包埋率、载药率和产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估标准,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松针挥发油微囊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明胶与阿拉伯胶的比例为1.0∶1.0、芯材与壁材比为1.0∶2.0、成囊温度为35 ℃时,制备出的松针挥发油微囊的包埋率和综合评分均最高,分别为82.98%和68.92.且微囊表面光滑、形态规则、不粘连、粒径大小均一.研究表明,试验使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化效率高,可为挥发油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松针挥发油微囊制备复凝聚法

    刈割期对土默川平原苜蓿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文龙李峰张晨倪苗...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土默川平原苜蓿的最佳刈割时期,为苜蓿规模化生产应用提供参考.试验设置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了 土默川平原紫花苜蓿(WL319HQ)不同刈割时期的产量、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指标.结果表明:苜蓿在现蕾期刈割,全年可收获干草13 011.60 kg/hm2,其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20.69%DM、36.91%DM、26.64%DM,相对饲喂价值(RFV)为172.11,收益为16 131.34~20 034.83元/hm2.在初花期刈割,全年可收获干草12 829.81 kg/hm2,其CP、NDF、ADF含量分别为 18.55%DM、41.03%DM、30.70%DM,RFV 为 147.78,收益为 11 791.53~15 640.47元/hm2.在盛花期刈割,全年可收获干草14 444.64 kg/hm2,其CP、NDF、ADF含量分别为16.80%DM、45.82%DM、35.57%DM、RFV为124.40,收益低于9 889.27元/hm2.研究表明,土默川平原苜蓿在现蕾期刈割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更高.

    土默川平原紫花苜蓿刈割期生产性能经济效益

    不同处理对象草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

    桂干北曾泽代方强万海...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纤维素酶、玉米粉对象草青贮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为优化象草青贮提供参考.研究以象草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对照组(CK组)、乳酸菌组(A组)、纤维素酶组(B组)、玉米粉组(C组)、乳酸菌+纤维素酶(D组)、乳酸菌+玉米粉组(E组)、纤维素酶+玉米粉组(F组)及乳酸菌+纤维素酶+玉米粉组(G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30 d后取样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添加组(D组、E组、F组、G组)、单独添加组(A组、B组、C组)象草青贮酸香味明显,颜色呈亮黄色,可评为1级优良.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象草青贮的干物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G组干物质含量最高,G组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除A组和C组外,其余处理组象草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F组和G组象草青贮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组象草青贮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显著提高(P<0.05).所有处理组象草青贮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E组、F组和G组象草青贮中的乙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组均未检出丙酸和丁酸.所有处理组象草青贮的有氧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添加组高于单独添加组(P<0.05),G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象草在青贮过程中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玉米粉及不同组合混合添加上述物质,均会不同程度地改善象草青贮的感官、营养价值及发酵品质,且以乳酸菌+纤维素酶+玉米粉组效果最优.

    象草青贮乳酸菌纤维素酶玉米粉营养成分发酵品质

    不同料水比对混菌发酵玉米皮品质的影响

    侯亚丽刘好静萧犹睿张拓...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料水比对混菌发酵玉米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固态发酵工艺,设置4个处理组,料水比分别为30%(Ⅰ组)、40%(Ⅱ组)、50%(Ⅲ组)和60%(Ⅳ组),每组4个重复.玉米皮、米糠、豆粕按20∶3∶3比例混匀,加入7%的凝结芽孢杆菌、卷曲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1∶1∶1)的混合菌液,发酵5d.结果显示,在料水比为50%的条件下发酵,总活菌数为3.5×108CFU/g,是发酵前的58倍.Ⅲ组呕吐毒素和干物质(DM)含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pH值为4.18.研究表明,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皮的料水比以50%最佳,在该条件下发酵,饲料质地均匀松散,气味浓郁.

    料水比发酵玉米皮混合益生菌品质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