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张卓亿谢晓方张仁森田世成...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测定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的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采用饲料常规养分测定方法测定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粗灰分和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非生物评价法,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含有粗蛋白24.76%、粗脂肪0.29%、水分11.78%、粗灰分7.46%;矿物元素含量分别为铜57 mg/kg、铁212 mg/kg、锰31 mg/kg、锌66 mg/kg;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与总氨基酸(TAA)的比值为0.40,非必需氨基酸(NEAA)与TAA比值为0.60.氨基酸评分(AAS)结果显示: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作为鸡饲料原料时,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的必需氨基酸相对比值(EAARR)为66.5%,灰色关联度(GRG)评分为0.78.研究表明,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资源,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芦苇菇菇脚类废弃物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原料

    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辣木茎叶青贮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周昊况丹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辣木茎叶青贮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以辣木茎叶为底物,对照组中不添加微生物制剂,试验组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A组)、酵母菌(B组)、枯草芽孢杆菌(C组)、植物乳杆菌+酵母菌(D组)、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E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F组)、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G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30d,测定辣木茎叶青贮的感官、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结果显示:对照组辣木茎叶青贮感官评价分数最低,为12分,D组、E组、F组、G组辣木茎叶青贮得分为18~19分,等级为一级优良.与对照组比较,除A组外,其余微生物添加剂组辣木茎叶青贮的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D组、E组、F组和G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所有微生物添加剂组木质素(ADL)含量均显著降低,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所有微生物添加剂组辣木茎叶青贮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低于4.2,D组、E组、F组和G组青贮饲料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所有微生物添加剂组辣木茎叶青贮的乳酸(L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所有微生物制剂组辣木茎叶青贮中的植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辣木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感官评分、营养品质及发酵品质,且以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组效果最好.

    微生物添加剂辣木茎叶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发酵品质

    饲料添加剂杜仲叶提取物HPLC特征图谱研究

    杨佳蓉高新李昭君李明睿...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饲料添加剂杜仲叶提取物的特征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HPLC 法采用 Sunfire C18(4.6 mm × 250 mm,5 µ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进样量10 µL,柱温35 ℃,检测波长254 nm,测定36批杜仲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选取36批杜仲叶提取物色图谱中分离度、峰型较好的8个峰为特征峰,得到杜仲叶提取物的HPLC特征图谱,根据对照品、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离子等信息,鉴定出杜仲叶提取物中8个特征峰成分.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杜仲叶提取物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了 8个特征峰,指认了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7个色谱峰.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杜仲叶提取物特征图谱实现了对其质量的稳定控制,可为杜仲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杜仲叶提取物特征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同时测定公英青蓝合剂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魏秀丽韩会刚张传津杨志昆...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公英青蓝合剂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公英青蓝合剂经20%乙醇提取后,以C18色谱柱(4.6mm×150mm,3.5 μm)为分离柱,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324 nm,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黄芩苷在20.91~209.12 mg/L和绿原酸在5.12~5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黄芩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9%,变异系数为1.15%;绿原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9%,变异系数为1.46%;系统适应性试验良好,色谱柱耐受性良好,完全满足检测需求.研究表明,试验所用方法可操作性强,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良好,适用于公英青蓝合剂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同时检测.

    公英青蓝合剂黄芩苷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不同饲用高粱品种在榆林风沙草滩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陈乐纪晓玲李媛宋承召...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榆林风沙草滩区膜际栽培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海狮(G1)、F1497(G2)、润宝(G3)、大奖1180(G4)、陇草一号(G5)、晋甜杂3号(G6)、晋牧1号(G7)7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分析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营养品质,并进行灰色关联度评价.结果显示:G1株高(350.83 cm)显著低于G2(382.90 cm)(P<0.05),但高于其他处理;G1茎粗(24.25 mm)高于其他处理.G1鲜草产量(58.77 t/hm2)显著低于G4(P<0.05),但显著高于除G3外的其他处理(P<0.05);G1干草产量(21.32t/hm2)高于其他处理.G1水分利用效率[22.14(kg/hm2)/mm]高于其他处理.G1粗蛋白含量(4.10%)显著低于G5(P<0.05);G1糖锤度(17.48%)只低于G6;G1相对饲喂价值(178.19)高于G2、G3、G4.灰色关联度评价中G1关联度排序第一.研究表明,适宜榆林风沙草滩区膜际栽培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品种为海狮.

    饲用高粱风沙草滩区品种产量品质

    甘肃中部旱台田地10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研究

    马学军王国栋刘立山张力...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为选出甘肃中部旱台田地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22年在甘肃中部旱台田地代表的榆中县引进了 10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试验以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CK),对引进的9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饲用玉米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0个饲用玉米品种在甘中部旱台田地春播,均能够适期收获.2022年浩育2号和陇单4号(CK)全年折合鲜草产量较高,分别为40 305.36和36 638.33 kg/hm2,折合干草产量分别为13 432.48和11 652.11 kg/hm2.10个饲用玉米供试品种中,先玉1483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达到了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但产量过低.研究表明,浩育2号在甘中部旱台田地适应能力最强,产量最高,营养品质较好,达到国家二级青贮玉米标准,是具有推广潜力的饲用玉米品种.

    饲用玉米田间筛选甘中部高寒区生产性能营养品质

    乳酸菌微胶囊技术分类及其在猪、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顾鑫淑孙晋涛孙笑非王金全...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阻隔外界不良环境对乳酸菌的影响,使乳酸菌顺利达到肠道进行定植和黏附,常对饲用的乳酸菌进行微胶囊包被处理.微胶囊包被技术可以增强乳酸菌活性,促进乳酸菌在动物胃肠道定植,从而使乳酸菌更好地发挥益生作用.乳酸菌微胶囊能够更好地提高动物抗应激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文章阐述了微胶囊包被技术的分类及常用的壁材材料,并总结了乳酸菌微胶囊在猪、牛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为乳酸菌微胶囊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乳酸菌微胶囊包被壁材

    微量元素对蛋鸭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叶尚武王丽娜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量元素是畜禽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它们是机体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催化剂.微量元素通过调控酶的合成和分泌,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对动物体的生产性能及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锌和锰在蛋壳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影响蛋壳的超微结构从而影响蛋壳质量.硒具有调节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抗应激能力的作用.目前,生产中补充的微量元素多为无机形式,但无机形式的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不高,过度添加易造成残留,导致环境污染.有机微量元素具有吸收率高、稳定性强的优势,在饲料中使用有机形式的微量元素替换无机微量元素已经成为趋势.文章综述了微量元素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微量元素在蛋鸭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微量元素蛋鸭生产性能蛋壳质量

    微生物发酵秸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李江祺类延菊邵立业王荣华...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秸秆通常被焚烧、抛弃或填埋,这不仅使秸秆中的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利用,还会造成大气污染等问题.利用微生物发酵秸秆可以有效分解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改善秸秆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文章综述了微生物发酵秸秆技术及秸秆发酵所需的微生物,并总结了发酵秸秆对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吸收及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发酵秸秆在动物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发酵秸秆营养价值微生物生长性能消化吸收肉品质

    中草药在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马春芳张金宝陈海燕张慧宁...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草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在动物营养平衡、提高生长性能和调节生理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草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脂肪类和矿物元素,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中草药在疫病防治及营养调控等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文章论述中草药的发展现状、主要活性成分及生物学功能,并对中草药在提高牛生产性能、免疫力、抗应激能力及改善肉品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中草药活性成分畜禽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