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杂交构树全株粉对肉兔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魏攀鹏蒋兵兵王兆贵闫灵敏...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杂交构树全株粉替代肉兔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膨化豆粕等原料后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35日龄的断奶肉兔19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以0(对照组)、5%(5%组)、10%(10%组)和15%(15%组)杂交构树全株粉替代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膨化豆粕、花生壳和花生藤进行饲喂.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组可极显著提高肉兔的末重(P<0.01),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10%组可以极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育成率(P<0.01),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P<0.01);各试验组均极显著降低肝脏重及肝脏指数(P<0.01).各试验组肉兔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10%和15%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白球比值和尿素氮/肌酐比值,显著提高肌酐含量(P<0.05),15%组能显著提高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5%组可以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1),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绒隐比(P<0.05),15%组极显著提高回肠绒隐比(P<0.01).研究表明,5%和10%杂交构树全株粉在改善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和肠道组织形态方面效果较好.

    杂交构树全株粉肉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

    桑叶DNJ对肉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侯文玉李少璁张文凤谢辉...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新西兰白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抗氧化能力、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肠道炎症因子的影响.选用4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T0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T1组饲喂基础饲粮+1.4 g/kg 桑叶DNJ,T2组饲喂基础饲粮+2.8 g/kg 桑叶DNJ.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4 w.结果显示,与T0组相比,T2组兔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T1组和T2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2组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增加(P<0.05);T1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T0组相比,T2组兔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显著增加(P<0.05);T1组和T2组兔空肠连接黏附分子2(JAM2)、连接黏附分子3(JAM3)、黏蛋白4(mucin4)、黏蛋白6(mucin6)的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toll样受体(TLR2)、Toll样受体(TLR4)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2组兔空肠跨膜蛋白-1(Claudin1)和跨膜蛋白-2(Claudin2)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2组兔空肠闭合蛋白(Occludin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T1组(P<0.05).与T0组相比,T1和T2组兔空肠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2.8 g/kg桑叶DNJ会对新西兰白兔的生长性能产生抑制作用,饲粮中添加1.4或2.8 g/kg桑叶DNJ可增强新西兰白兔的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肉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抗氧化肠道屏障

    艳山姜纯露对啤酒酵母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下丘脑NF-κB表达的影响

    伍春凤吴焕王冰冰黄诗萍...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艳山姜纯露(DAF)对啤酒酵母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下丘脑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除对照组外,60日龄家兔颈背部皮下注射啤酒酵母混悬液(135 mg/kg)诱导发热模型,5 h后,取30只肛温增长值在0.8~3.0℃的家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纯净水,布洛芬组(10 mg/kg)灌胃布洛芬混悬液,DAF1组、DAF2组、DAF3组分别灌胃1.8、3.6、7.2 g/kg DAF.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AF2组、DAF3组极显著降低发热家兔肛温(P<0.01),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P<0.05,P<0.01),降低脑脊髓液环磷酸腺苷(cAMP)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P<0.05或P<0.01),下调下丘脑NF-κB p65蛋白表达.研究表明,添加3.6 g/kg和7.2 g/kg DAF可减轻家兔热应激损伤.

    艳山姜纯露解热作用啤酒酵母内生致热原NF-κBp65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Pony马及蒙古马肠道菌群的差异

    钟伟国刘荣启韩银涛陈杰...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Pony马和蒙古马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差异.试验从Pony和蒙古马的粪便样本中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采用多样性分析、分类学分析和差异分析等方法研究二者间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显示,Pony马和蒙古马的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属水平上,蒙古马肠道UCG-004和拉梅尔氏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Pony马(P<0.05).功能预测分析显示,Pony马和蒙古马肠道差异微生物群富集在广泛特异性磷酸酶磷酸孔蛋白(PhoE)、冷休克蛋白和3-氧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合成酶的信号通路上.蒙古马血清中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Pony马(P<0.05或P<0.01).研究表明,Pony马和蒙古马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拉梅尔氏芽孢杆菌属可能通过调节特异性磷酸酶PhoE相关信号通路来影响Pony和蒙古马先天免疫功能,使蒙古马的免疫力高于Pony马.

    Pony马蒙古马肠道菌群拉梅尔氏芽孢杆菌属

    溪黄草浸提液对多年生狼尾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

    陈幻真黄燕丽李超董朝霞...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溪黄草浸提液对多年生狼尾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30粒狼尾草种子,分别加入0、5、10、20、40、80 g/L的溪黄草浸提液,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蒸馏水为对照.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溪黄草干样与鲜样浸提液均会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叶绿素含量,溪黄草干样浸提液浓度与鲜样浸提液浓度为80 g/L时,多年生狼尾草种子的发芽指数分别下降了81.2%、38.4%,种子活力指数分别下降88.9%、41.5%.干样浸提液对幼苗苗高抑制较明显,鲜样浸提液对幼苗根长抑制较明显.10、20、80 g/L干样浸提液对多年生狼尾草种子的化感抑制强度高于鲜样浸提液,且80 g/L 干样浸提液的化感抑制强度最大.研究表明,溪黄草干样与鲜样浸提液对多年生狼尾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化感作用,溪黄草干样浸提液对多年生狼尾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鲜样浸提液,干样浸提液为80 g/L时抑制强度最大.

    溪黄草多年生狼尾草浸提液种子萌发化感作用

    1株牛源非解乳糖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的研究

    魏欣庞小童聂存喜张文举...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从新生弗荷F1(♂弗莱维赫牛×♀荷斯坦)的不同肠段黏膜中筛选肠道定植菌株并研究其益生特性.试验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对分离鉴定的乳酸菌株进行体外益生功能的研究,综合评价分离菌株的特性.结果显示,从弗荷F1的不同肠段黏膜中分离出1株乳酸菌候选菌株,经16S rRNA测序鉴定,为非解乳糖链球菌,命名为F2.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具有潜在的抑菌能力,该菌株具有较高的疏水性、自聚集性、耐酸性、胆汁耐受性和抗生素敏感性.研究表明,从牛源肠道黏膜中分离出的乳酸菌可能具有成为益生菌的潜力.

    牛源乳酸菌分离鉴定益生特性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血粉菌酶混合发酵条件的研究

    张慧萍孙逢雪王利华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优化血粉菌酶混合发酵条件,以可溶性氮释放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发酵温度、液料比和木瓜蛋白酶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血粉菌酶发酵过程可溶性氮释放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温度>木瓜蛋白酶含量>液料比.血粉发酵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8.5℃、液料比0.8 mL/g、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21%,验证试验的可溶性氮释放率为12.77%,与预测值12.81%较为接近,证明模型可靠.研究表明,响应面法可用于优化血粉发酵条件.

    血粉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木瓜蛋白酶

    肉桂精油与山苍子精油复配协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生物膜的影响

    邢帅谭雨箫黄伊芹钱雅静...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肉桂精油(CEO)与山苍子精油(LEO)对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SP1株)的协同抑菌作用及其对生物膜的影响.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分级抑菌指数(FICI),检测用药前后核酸和蛋白泄漏情况及活性氧(ROS)的变化,探究CEO与LEO对SP1的抑菌作用机理.试验通过对生物膜的抑制能力、清除能力、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测定,探究CEO与LEO对SP1生物膜的影响.结果显示,CEO对SP1的MIC为0.39 g/L,LEO对SP1的MIC为1.56 g/L,联用FICI为0.5.复方精油可破坏SP1的细胞完整性,胞外核酸、蛋白和RO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复方精油抑制SP1的生物膜形成(P<0.05)且联用24 h后显著清除生物膜(P<0.05),复方组和2×复方组的胞外多糖含量和聚集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CEO与LEO对SP1株均有抑制作用,且复方精油能够破坏沙门氏菌的结构完整性,造成氧化损伤,抑制生物膜的形成,降低胞外多糖含量和细菌的聚集能力,从而实现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

    山苍子精油肉桂精油沙门氏菌协同抑菌生物膜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消包丸治疗包虫病的作用机制

    杨满仙陈燕红翟少华李昆雷...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深入分析消包丸治疗包虫病的分子作用机制.试验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相关文献资料,对消包丸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进行了筛选和预测;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和药物靶标数据库等检索包虫病相关靶点,并用蛋白质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筛选出消包丸与包虫病共同的作用靶标;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以挖掘潜在蛋白质,使用网络拓扑参数分析筛选关键靶点蛋白.使用分子对接软件对结合活性最强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用富集分析在线工具进行基因本体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信号通路"的生物过程及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消包丸治疗包虫病涉及46个作用靶点,其中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和黄芪熊竹素,具有高度结合能力和显著的生物活性.在生物过程通路方面,消包丸主要影响包括Th17细胞分化、弓形虫病和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等信号通路,功能集中在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免疫机制以及直接对寄生虫的作用.研究表明,消包丸治疗包虫病具有直接的抗寄生虫效果,可增强免疫力和减轻炎症反应来提升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消包丸包虫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枣多糖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刘行黄燚森董财鑫孙益全...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的枣多糖(JP)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乙醇浓度分别为60%、70%、80%、90%提取4种枣多糖.采用4×4双因子试验设计,以小鼠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150 mg/L)4种枣多糖(JP60、JP70、JP80、JP90)作用后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殖率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并以添加脂多糖(LPS)为阳性对照组,以添加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试验浓度的JP60、JP70、JP80、JP90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殖率和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量均有促进作用.与LPS对照组相比,100、150 mg/L JP60组和100、150 mg/L JP90组的巨噬细胞增殖率和吞噬活性更好,100、150 mg/L JP60组和50 mg/L JP90组促进NO分泌的效果更好.研究表明,不同质量浓度JP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活性,其中100 mg/L JP60的作用效果较好.

    枣多糖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