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阶段皮山红羊体重与体尺的多元回归分析

    木合塔帕·买买提江李延伸阿布都塞米·阿布力米提李政...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析不同月龄皮山红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体重体尺最优回归模型.研究测定了 238只皮山红羊(公113只、母125只)初生、2月龄、6月龄表型数据.测定指标包括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尾长(X5)、尾宽(X6)、尾厚(X7).运用SPSS 26.0软件对皮山红羊3个阶段进行相关性、通径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皮山红羊早期阶段体重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皮山红羊体高、体尺、胸围、管围、尾宽、尾厚与公、母羊(初生、2月龄、6月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初生公羊尾长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阶段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指标为胸围,其次为体尺和体高.皮山红羊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初生公羊Y=-5.952+0.083X1+0.037X2+0.115X3+0.080X4-0.053X5+0.047X6+0.111X7,R2=0.853;初生母羊 Y=-6.643+0.061X1+0.086X2+0.107X3+0.117X4-0.068X5+0.049X6+0.100X7,R2=0.824;2 月龄公羊 Y=-24.980+0.145X1+0.170X2+0.173X3+1.781X4+0.023X5+0.131X6-0.015X7,R2=0.800;2 月龄母羊 Y=-25.785+0.255X1+0.192X2+0.146X3+0.646X4+0.293X5+0.135X6-0.140X7,R2=0.801;6月龄公羊 Y=-40.321+0.267X1+0.231X2+0.278X3+1.682X4+0.003X5-0.049X6+0.585X7,R2=0.812;6 月 龄母羊Y=-37.830+0.297X1+0.374X2+0.229X3+0.773X4+0.154X5+0.089X6+0.254X7,R2=0.662.研究表明,在皮山红羊选育和育肥的生产过程中,在重视体重选择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体尺指标的选择.

    皮山红羊体重体尺通径分析回归分析

    基于转录组测序对不同月龄舍饲滩羊羔羊肌肉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康燕王小伟杜佳文张宁...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在舍饲模式下不同月龄滩羊羔羊的肌肉组织脂肪代谢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将体况相近的12只舍饲滩羊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月龄和6月龄挑选3只体重相近的滩羊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采用Illumina对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结果显示,6月龄与2月龄滩羊羔羊股二头肌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46个,其中69个上调基因,77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40个GO条目中,主要在内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调节、羧酸代谢过程及上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负向调节等生物过程中.KEGG显著富集在4个通路中,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的通路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与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根据转录组数据分析血管生成样素蛋白4(ANGPTL4)、脂肪酸合成酶(FASN)及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肝脏亚型(CPT1A)基因与脂肪代谢相关.6月龄与2月龄滩羊羔羊背最长肌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418个,其中774个上调基因,644个下调基因.GO富集主要体现在细胞-细胞黏附、单个生物体的细胞-细胞黏附及单个生物体的细胞黏附,KEGG显著富集在18个通路中,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的为PPAR信号通路与脂肪酸代谢等通路.根据转录组数据分析瘦素(LE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与脂肪代谢相关.研究表明,舍饲条件下,ANGPTL4、FASN、CPT1A基因在不同月龄滩羊羔羊股二头肌脂肪代谢过程中发生调节作用,而LEP、IGF2、FABP3基因对背最长肌脂肪代谢发挥调节作用.

    滩羊舍饲肌肉组织脂肪代谢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及其抗运动疲劳活性的研究

    谢彬张红静冯志强黄华生...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苏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工艺,并通过小鼠试验研究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的抗运动疲劳活性功能.结果表明,影响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紫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85%、液料比15mL/g、提取温度70aC、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平均值为4.67%,与模型预测值4.61%高度相符,说明模型可靠,可用于紫苏叶总黄酮提取.小鼠经灌胃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后,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小鼠明显延长,其灌胃量越多,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越明显;血液中血乳酸(BLA)与血清尿素氮(BUN)含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对机体抗运动疲劳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紫苏叶超声波辅助提取响应面法黄酮抗疲劳

    饲用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尚朝利白泽方樊轻亚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以饲用桑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提高桑叶中多糖提取率为优化目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分析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组合,并利用牛津杯法检测桑叶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优生产工艺参数组合为液料比30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桑叶多糖提取率为6.69%.桑叶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22、11.74 mm,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0 g/L.研究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桑叶多糖可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养殖.

    饲用桑叶多糖热水浸提法抑菌活性

    小球藻兼养培养基的研究及品质分析

    兰彪赵羚汐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通过优化小球藻兼养培养基,结合工业化生产提高小球藻的生物量及应用潜力.试验以小球藻为试验对象,在L-丙氨酸、酵母水解液、乙酸钠和氰钴胺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生物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兼养培养基的配比组成.结果显示,小球藻兼养培养基最佳配比为L-丙氨酸4.23 g/L、酵母水解液2.62 mL/L、乙酸钠1.44 g/L和氰钴胺0.068 μg/L,在此条件下小球藻生物量OD680nm值达到4.651.在300 L工业化生产验证中,优化培养基生物量是基础培养基的1.8倍,表明优化培养基可以进行工业化实践.试验所得藻粉细腻,色泽墨绿,具有芳草清香,蛋白质含量57.33 g/100 g,水分含量4.40 g/100 g,灰分含量4.87 g/100 g,叶绿素含量40.47 mg/g,铅、砷含量小于0.1 mg/kg,汞、镉未检出;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小球藻兼养培养基的工业化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小球藻L-丙氨酸兼养培养品质分析

    热纤梭菌耐热葡聚糖外切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王珊珊刘阳任艳艳王令...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开发耐热纤维素酶,以提高畜禽对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从蛋白质信息数据库UniProt中获取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葡聚糖外切酶CelS的序列信息,经信号肽删除和密码子优化,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了 CelS的过量表达.通过自诱导表达条件优化,有效提高了 CelS可溶表达的比例.将胞内上清液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和热处理分离纯化获得可溶CelS,将胞内沉淀通过洗涤、变性和复性后获得包涵体复性CelS.酶学特性检测发现,两种表达形式CelS的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最适反应温度均为70 ℃,最适反应pH值为5.5~6.0,对无定形纤维素(PASC)的活性最高,对结晶纤维素(Avicel)和玉米秸秆(CS)次之.CelS与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葡聚糖内切酶EG12B协同作用水解CS,比单独水解酶活力提高了81.8%.试验结果表明,重组CelS表现出优越的耐热性能和纤维素水解活性,为进一步开发酶制剂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提高纤维素饲料的利用率.

    热纤梭菌葡聚糖外切酶可溶表达包涵体酶学特性

    不同氮肥对南疆地区苜蓿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董宇宣王家荫孟状马西青...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南疆地区苜蓿生长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以2个紫花苜蓿品种(WL366和佰苜401)为材料,设置不同氮肥处理组,即对照组(CK)、尿素组(UR)、尿素硝铵溶液组(UAN)及40多态氮肥组(40).试验测定不同氮肥施用后的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性状,运用隶属函数分析,对不同氮肥种类施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株高有一定影响,并且能够提高紫花苜蓿的相对饲喂价值.苜蓿品质综合表现为UAN>40>UR>CK,40多态氮施肥能够明显增加紫花苜蓿的产量和株高.研究表明,40多态氮肥对南疆地区苜蓿产量与品质综合提升效果最佳.

    紫花苜蓿氮肥饲草产量品质

    不同发酵剂对木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姜太玲严炜宋记明刘彦培...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探究了不同发酵剂对木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K组)和3个处理组(A组、B组、C组).CK组中不添加任何发酵剂,3个处理组在木薯茎叶原料中分别添加0.02%的发酵剂A、发酵剂B、发酵剂C,每组3个重复,发酵9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干物质、Ca、P含量与CK组无明显变化;C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均最高,分别较CK组升高8.06%、17.84%、2.01%;A组木质素含量最低,较CK组降低14.43%;C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均最低,分别较CK组降低11.40%、16.62%、14.96%.各处理组的所有饲喂价值指标均高于CK组,C组的所有饲喂价值指标均最高.B组pH值、氨态氮、丁酸和氨态氮/总氮的数值均最低,较CK组分别降低8.88%、20.90%、99.48%和26.82%;C组乳酸含量最高,较CK组升高26.03%;A组乙酸含量最低,较CK组降低5.85%.对发酵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可知,各处理组得分均高于CK组.利用平均隶属函数值对木薯茎叶青贮品质进行综合比较,B组的青贮品质最佳.研究表明,添加微生物发酵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木薯茎叶的青贮品质.

    木薯茎叶发酵剂青贮品质营养成分

    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李旭业董扬尤海洋郭文凯...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以京科糯2000收获鲜食玉米穗后的茎秆为青贮原料,设T1(0.02‰植物乳杆菌)、T2(2.0%蔗糖)、T3(0.05%.纤维素酶)、T4(4%尿素)和CK(对照组,等量蒸馏水)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室温条件下青贮60 d,进行感官评价,测定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各添加剂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的感官评价均优于CK.各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均显著低于CK(P<0.05),乳酸(LA)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除T2外,各添加剂处理组的氨态氮(NH3-N)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T1和T4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低于CK(P<0.05);T2、T3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CK(P<0.05);T2、T4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CK(P<0.05);T1和T2的粗灰分(Ash)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T3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CK(P<0.05).各添加剂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时间均显著低于CK(P<0.05).模糊隶属函数计算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处理玉米秸秆的D值最高.研究表明,各添加剂处理均可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纤维素酶处理效果最好,植物乳杆菌处理效果次之.

    添加剂玉米秸秆青贮品质

    基于HPLC检测市售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成分含量

    陈思雅张玮琛邱文艳刘晓轩...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评估博落回注射剂产品的质量.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博落回注射剂产品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同步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5μL.结果显示,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高,线性范围良好,重复性较好.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精密度RSD分别为0.45%、0.09%,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60%和0.39%,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9.83%~101.79%、103.47%~105.56%.研究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可用于评价市售博落回注射液的质量.

    博落回注射液血根碱白屈菜红碱HPLC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