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三明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三明学院学报
三明学院学报

刘健

双月刊

1673-4343

fjsmxyxb@163.com

0598-8399961

365004

福建省三明市荆东路25号

三明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anmi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三明学院学报》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活跃学术氛围,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展示科研成果,为提高本院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三明学院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严格执行稿件的“三审制”。学报编辑部制定了《三明学院学报》稿件处理制度和《三明学院学报》审稿制度。《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编辑队伍。主编、副主编都参加了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主编岗位培训班,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现任主编为赵峰研究员,编辑部主任为王宗篪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张觉文许斗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原点,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谋篇布局的精神镜鉴.以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就是要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引领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念指引、实践指引和价值依循;就是要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动力效能,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前行、不断奋进;就是要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凝聚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熔铸党心、整合民心.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视域下嘉庚精神研究

    林杰钦廖永健
    8-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庚精神具有鲜明民族精神标识和民族价值观念.它深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脉,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之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视域下,嘉庚精神的内涵可以从知、情、意、行4个方面把握.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实践理路,要弘扬敬德修身认知,以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紧扣爱国主义情怀,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坚定诚信果毅意志,规范社会信用体系;要践行爱岗敬业精神,追求"止于至善"情操.

    中国式现代化陈嘉庚嘉庚精神

    国家形象广告中华文化传播取向的缘起、动力及其纠偏

    吴来安黄瀚卿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形象广告作为国家公关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发挥快速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公共外交效果的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从原有硬实力的比拼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对国家形象的关注与研究,不仅以文化为核心聚焦,还引入了品牌的认知和思维,重视以广告为载体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这构成了国家形象广告文化传播取向的缘起;中华文化自身发展与传播所遵循的价值主张,以及党和国家支持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高度自觉,则构成了国家形象广告文化传播取向的动力支撑.而借助具体的广告来展示"文化中国",并依据不断变化的环境适时调整广告的形式、内容与叙事技巧,最终弥补、缝合以往国家形象广告所产生的文化断裂现象,则是国家形象广告文化传播在不断纠偏中前进的实践指归.

    国家形象广告中华文化文化传播国际传播

    解构与重构:孟子的圣人符号传播观

    张宏锋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秋时期,圣人已成为一种传播符号,内隐圣王之意.至战国时,异说盛行,以儒家为代表的圣人符号失去原有的活力与价值,亟需重构.孟子将圣人这一符号置于关系传播之中,通过天人关系、人人关系、人物(事)关系进行重构,赋予圣人"性者""人伦之至""执中有权"等符号义.孟子又从符号接受者角度出发,将圣人符号与"性善论""百世之师"相联系,并加以宣传,促使圣人符号象征化.圣人符号建构的基础在于受众个体的认同,进而上升至群体认同.孟子以"同然论"为受众成为圣人提供内在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以"求其放心"之说,引导受众认清自我,使主我走向客我,进而实现圣人符号的建构.

    孟子圣人观符号传播自我认同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欢乐春节"传播研究

    李善龙
    32-3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欢乐春节"传播的应有之义.春节不仅是中华儿女的传统节日,而且已由族别标识向族际共享转变.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新格局提升了"欢乐春节"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多主体交往实践"突显"欢乐春节"的公共性,变革性的传播媒介力量助推春节成为国际性的共享节日."欢乐春节"在海外不断传播,增进了族群内部和族群间的情感共鸣,形塑和推动了族群间的价值共识,成为实现中外民众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充分利用"欢乐春节"平台,加强文化间交往交流,以节日为媒,推动文化共通,助力民心相通.

    马克思交往理论节日传播"欢乐春节"

    自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构建研究

    胡剑姜曼清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构建需遵循大众参与传播与主流引导传播相结合、话语表达多元与传播内容准确相结合、内容供给多样与推动文化创新相结合、传播速度加快与助力二次传播相结合、辐射范围扩大与精准优质传播相结合的原则.依据相关原则,我国应着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领域构建主流引导、地方参与,品牌多元、促进认同,全民共建、创新共享,结构合理、实施有序,引导力强、感召力深的传播机制.

    自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两创"视域下综艺节目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

    涂俊仪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艺节目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国节日"系列等综艺节目,以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形式表达、文化传播创新形成数字时代视听艺术的传统文化转化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对多元文化形式和内涵进行挖掘与吸纳,扩展了综艺对多元文化基因和样态的容纳能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国风文化盛行奠定的受众基础,又以"网感"把握核心群体形成破圈主力,以多元渠道运营形成传播助力,用产业赋能IP成长以实现长尾效应,最终形成IP效应.

    综艺节目传统文化视听艺术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商品林赎买机制研究

    董建军张美艳雷艳杰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福建省商品林赎买实施情况调研,利用生态产品价值运动逻辑的原理,从3个方面构建商品林赎买机制框架:首先,赎买对象选择会影响价值识别/发现,是商品林赎买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前提;其次,赎买价格确定会影响价值凝聚/锁定,是商品林赎买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最后,赎买林分管护与经营的政府-市场不同组合方式会影响价值创造/交易与价值实现/分配,是商品林赎买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路径.为此,政府需要以生态区位与林地特定用途选择赎买对象,利用最终开价仲裁法优化现金直接补偿激励,利用政府-市场不同组合方式实现不同类型生态产品的价值,以此使林农获得持续非木材收入.

    商品林赎买生态产品价值福建

    企业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与真实盈余管理

    陈俊岭仲建兰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及多次稳健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会促进企业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影响机理是数字化转型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动机和能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更强.

    数字化转型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研发投入

    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逻辑与实践

    刘祝环杨和满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红色文化的外在表达形式,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确立发展起来的,呈现出鲜明的演进规律,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主体性原则,把握"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发挥思想政治育人的价值功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定话语立场、融通话语表达、优化话语传播,不断提升其生命力、表达力和传播力,使其继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续写红色文化新辉煌.

    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