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安全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安全导刊
食品安全导刊

贾自力

月刊

1674-0270

fsg@cnfoodsafety.com

010-88825687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中国瑞达大厦M1707室

食品安全导刊/Journal China Food Safety 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富硒平菇和富硒壶瓶碎米荠对小鼠器官组织硒分布及机体抗氧化、免疫功能和衰老指征的影响

    苏媛媛王朦朦龚雅诗宗帅...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饲喂富硒平菇和富硒壶瓶碎米荠小鼠的组织硒积累量、有机硒利用率及其对生物学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富硒平菇和富硒壶瓶碎米荠都是良好的补硒食品,但摄入相同有机硒的水平下,富硒平菇的组织硒积累量更高,这归因于其更高的有机硒利用率(97.46%).抗氧化酶(SOD、CAT、GPx和POD)、免疫功能因子(IgA、TNF-α和IL-6)及机体衰老特征因子(LPO、MDA和PCOs)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硒源都有不错的生物学功效,但富硒平菇因其更高的有机硒利用率而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衰老功能.

    有机硒抗氧化免疫调节

    2021-2023年长沙市某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邹淑慧邹淑媚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长沙市某区的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 2021-2023 年长沙市某区上报的食源性疾病发病例数,用SPSS 18.0 统计分析,描述病例的时间、空间、人群流行特征及可疑致病食品种类构成.结果:2021-2023 年长沙某区食源性疾病发病例数为 1 076 例,不同年份之间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逐年上升趋势.食源性疾病发病例数在各个年龄段皆有发生,21~30 岁例数最多,有 282 例(占 26.21%),夏季和秋季为高发季.可疑致病食品分类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粮食类及其制品.结论:长沙市某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例数于 2021-2023 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期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呈现明显的夏秋季节性,以21~30 岁居多,应重视学生群体多发现象.

    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长沙市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铅和总砷

    张晓荣傅志丰
    126-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铅和总砷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得到检测条件为铁氰化钾浓度 1.00%,硼氢化钾浓度 1.50%,硫脲浓度 1.00%.铅和砷在 0~10 μg·L-1 时,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 0.10 μg·L-1 和0.15 μg·L-1,加标回收率为98.4%~103.3%.该方法节省了成本,提升了饮用水中铅和总砷的检测效率,适合在基层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原子荧光光谱法饮用水总砷同时测定

    基于玉米醇溶蛋白(zein)-海藻酸钠构建木犀草素输送体系及果蔬保鲜研究

    梁仕茹蒙馨怡黄心怡黄锦炜...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通过反溶剂法制备了负载木犀草素的复合颗粒溶液,并评价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当木犀草素与zein比例为 1∶50 时,颗粒的得率为 78.19%,对木犀草素的包埋率为 73.87%.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游离木犀草素相比,颗粒包埋可以提高木犀草素的抗氧化活性.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游离木犀草素相比,包埋能够减少圣女果的水分含量损失,提高圣女果维生素C的含量,减缓圣女果硬度的损失,说明颗粒包埋有利于提高木犀草素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为果蔬保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生物活性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玉米醇溶蛋白-海藻酸钠纳米颗粒木犀草素抗氧化性活性果蔬保鲜

    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的条件优化

    甘国超蔡利钟海霞陈治光...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萌动苦荞蛋白质和碱性蛋白酶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过程中温度、pH值、加酶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控制水解温度 45℃、pH值10、加酶量 2 000 U·g-1、水解120 min,该条件下水解度为20.13%.

    苦荞麦萌动苦荞蛋白质碱性蛋白酶水解

    高温烹饪方法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高心亮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烹饪在提升食物感官品质的同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本文探讨高温烹饪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类型,分析高温烹饪方法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提出高温烹饪方法以提高食品安全性的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高温烹饪食品安全化学反应优化策略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青钱柳茶果冻制备工艺

    吴超群韦国兰嬴彩莲严红光...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青钱柳叶、魔芋粉、卡拉胶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青钱柳茶果冻的制备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茶果冻的最佳配方为青钱柳茶汤添加量为44%、复配胶添加量 1.0%、甘露醇添加量 11%,氯化钾添加量 0.15%,该青钱柳茶果冻颜色呈黄棕色,外观晶莹剔透,质地均匀且光滑,口感弹牙有韧性,酸甜适口,青钱柳茶香浓郁.

    青钱柳果冻响应面法

    不同腌制时间对口水蛙食用品质的影响

    吴佑文许志诚
    145-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制作"口水蛙"菜品的过程中由于蛙肉腌制不当导致的质地粗糙、鲜味缺失以及腥味明显等问题.本文研究了 0 min、20 min、40 min、60 min和 80 min共 5 种不同腌制时间对蛙肉综合品质以及口水蛙成菜综合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20℃的条件下,对牛蛙进行 40 min腌制能够有效保证口水蛙滋味、多汁性、蛋白质含量和食用安全性等指标的稳定性,并获得最高的感官得分,为"口水蛙"等传统川菜的制作、牛蛙的深加工及牛蛙类预制川菜的未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口水蛙传统川菜腌制时间

    食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李丹汪建超龙娇王铭海...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全面介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常规食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常规食品检测技术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微生物检测法,而快速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和基于成像的检测技术.此外,针对快速检测技术常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制糖制炼智能工艺控制与管理系统

    甘锦容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制糖行业中,传统的工艺控制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为此,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探讨了制糖制炼过程中的智能工艺控制和管理系统.首先分析了大数据在制糖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后阐述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工艺控制和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接着从工艺参数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诊断、生产线优化调度 3 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制糖行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制糖行业大数据工艺控制故障诊断生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