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安全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安全导刊
食品安全导刊

贾自力

月刊

1674-0270

fsg@cnfoodsafety.com

010-88825687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中国瑞达大厦M1707室

食品安全导刊/Journal China Food Safety 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足球裁判员的营养与饮食策略探讨

    娄培祯
    107-10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足球裁判员在比赛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敏锐的判断力和高度的专注力,以确保比赛的公平与公正.而合理的营养与饮食策略对于维持足球裁判员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判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足球裁判员的营养需求,并提出相应的饮食策略,旨在为足球裁判员的营养与饮食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实用的指导.

    足球裁判员营养需求饮食策略体能判罚水平

    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茯苓乳酸菌发酵制品制备工艺

    邹泽华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茯苓为原料,通过食材炖煮、浓缩、乳酸菌发酵等工艺技术,研制一款对人体有益的茯苓乳酸菌发酵制品,并利用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其工艺方案.结果表明,茯苓乳酸菌发酵制品感官评分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炖煮温度>发酵时间>混菌比例.在炖煮温度为 90℃、植物乳植杆菌HM6008 与副干酪乳酪杆菌HM7Z03 按 1∶1 活菌数接种、发酵时间 18 h的条件下,茯苓乳酸菌发酵制品感官评分最高,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茯苓乳酸菌发酵免疫力药食同源

    低糖白桃秋葵复合饮品配方研究

    于佳惠靳皓天陈雪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集安特产白桃和秋葵为主要原料,添加赤藓糖醇后进行低糖复合果蔬饮品的配方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因素对低糖复合果蔬饮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低糖白桃秋葵复合饮品的配方.结果表明:当白桃汁添加量为 40.0%、秋葵汁添加量为15.0%、赤藓糖醇添加量为2.0%和柠檬酸添加量 0.5%时,低糖复合果蔬饮品感官评分最高,饮品整体风味口感最好.

    白桃秋葵低糖配方研究

    基于响应面优化的苏子叶红葡萄果冻工艺研究

    梅秀芹刘慧敏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子叶和红葡萄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款低热量且富含营养的果冻.以感官评定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综合选取最佳单因素添加量,进而采取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苏子叶红葡萄果冻制备的最佳配方:以制作 100 mL的复合果冻为总量标准,红葡萄汁添加量为 25.5%、苏子叶水添加量为 10.5%、卡拉胶添加量为 2.7%、木糖醇添加量为 5.0%.用此配方制作所得的复合果冻呈粉紫色,红葡萄和苏子叶的特征风味突出,酸甜适宜,口感细腻.

    苏子叶红葡萄果冻响应面优化

    低杂醇百香果-火龙果复合果酒生产工艺优化

    马婷婷梁艳玲沈冰卢志金...
    122-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百香果汁与火龙果汁为原料酿造百香果-火龙果复合果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火龙果汁与百香果汁体积比 1∶1,果胶酶添加量 0.02%,果酒干酵母添加量 0.09%,硫酸铵添加量 0.04%,发酵温度 24℃,发酵时间15 d,在此条件下发酵的果酒中甲醇含量为300 mg·L-1,杂醇油含量为 510 mg·L-1.本研究为百香果-火龙果复合果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百香果火龙果复合果酒发酵工艺工艺优化

    外卖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敬涵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卖包装作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环节,其存在的环境污染、材料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合考虑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消费者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外卖包装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环保包装发展、提升食品安全性、改善消费体验、优化经济效益的解决对策和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外卖食品包装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推动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外卖食品包装环境问题安全性消费体验

    跨文化背景下食品包装字体设计的适应性研究

    李佛君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字体设计作为食品包装设计的核心要素,其适应性在跨文化交流中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字体设计在文化传播、消费者认知与体验中的作用,揭示文化符号差异、审美观念多样化、阅读习惯差异以及法规限制等挑战,并提出了文化符号的跨界融合、审美多样性的包容与引导、阅读习惯与信息优化的适配以及法规与标准的遵循与创新等策略,旨在提升食品包装字体设计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跨文化交流食品包装字体设计文化传播

    基于火候优化的中餐烹饪技艺提升策略研究

    谢剑峰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火候在中餐烹饪中对菜品口感、色泽和营养的显著影响,分析了中餐烹饪中火候运用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师徒传承模式的局限性、现代烹饪设备带来的挑战以及厨师个体差异导致的火候不稳定.为此,提出了基于火候优化的中餐烹饪技艺提升策略,涵盖火候感知与判断的精准化、火候控制工具的创新运用以及火候控制培训与标准化管理的开展,以期为中餐烹饪技艺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中餐烹饪火候技艺提升优化策略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向海欧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调研,系统梳理了食品营养成分的基本分类体系和现代分析技术,重点探讨了当前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存在的数据采集不充分、样本处理不规范和分析标准化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采样方案、规范处理流程和完善标准体系等改进措施,以期提升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技术样本处理

    食品安全中微生物计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甘美玲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食品微生物计量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文中详细阐述了平板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和显微镜计数法等传统检测方法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同时,重点分析了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生物传感器等现代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进展.研究表明,尽管现代检测技术在检测速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成本和操作便利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未来,多种检测技术的优势互补和创新融合,将为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快速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