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安全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安全导刊
食品安全导刊

贾自力

月刊

1674-0270

fsg@cnfoodsafety.com

010-88825687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中国瑞达大厦M1707室

食品安全导刊/Journal China Food Safety 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品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试片法检验效果分析

    朱诗语郭衍冰李楚天
    105-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食品中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检验方法的差异,选取最佳检验方法,为食品质量检验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样品,采用常规培养基检测和测试片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检验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均满足质控样品的结果范围要求.结论:食品检验机构及生产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培养基测试片

    酱香丢糟理化指标与总黄酮含量分析

    母光刚先春何潇潇王波...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白酒酿造行业的大宗副产物——酱香丢糟的有效利用,本研究以贵州祥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国台酒庄有限公司12个酱香丢糟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水分、淀粉、还原糖、酸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物质建立标准曲线,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酱香丢糟样品中水分、淀粉、还原糖、酸度较稳定,总黄酮平均含量为 0.012 g·L-1;本研究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酱香酒糟中总黄酮的定量测定,可为酱香酒糟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酱香丢糟理化指标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

    莜麦醋酿造之酒精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乔鹏董润南高怡韬亢萌...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莜麦醋品质及原料出醋率,本文对莜麦醋酿造过程中酒精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以莜麦为原料,以酿醋混合前发酵剂(糖化酶、生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酒精酵母等)为曲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接种量、发酵时间、料液比和发酵温度对莜麦酒醪酒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4%、发酵时间4 d、料液比1∶4(g∶mL)、温度35℃,此时酒醪酒精度达到 5.4%vol.

    莜麦酒醪发酵工艺优化

    连翘茶的加工工艺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赵静丽殷兆晴彭晓晓赵迪...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连翘茶传统加工工艺,并就原料准备、烘烤加工、陈化以及贮藏等关键环节对连翘茶品质的影响进行探讨,发现创新加工工艺方法、优化生产环节、提高选料和加工工艺的精准度等均有助于提升连翘茶的香气、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的保留度,从而提升连翘茶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连翘茶加工工艺品质影响营养成分

    正交实验法优化杜仲叶发酵工艺

    张民科骆贤亮田梦冯凤琴...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酵母菌进行发酵,利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结合隶属度综合评分法优化杜仲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杜仲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1∶11、发酵时间42 h、接种量5%.此条件下,杜仲叶发酵液芦丁含量为 0.33 mg·g-1、桃叶珊瑚苷含量为 0.37 mg·g-1、DPPH·清除率为 80.67%、·OH清除率为 5.21%.

    杜仲叶真菌发酵工艺优化抗氧化

    Mixture-optimal法优化红枣姜茶饮料配方工艺

    叶胜明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红枣姜茶饮料的配方,为凉茶饮料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使用Mixture-optimal对红枣姜茶饮料配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得到回归方程,推测出红枣姜茶的最优配方.结果:最优配方为干姜6 g、红枣40 g、肉豆蔻4 g、肉桂3.557 4 g、山药 28.442 5 g、百合 24 g和红糖 30 g.结论:减少干姜和肉豆蔻的添加量,增加红枣、百合和红糖的添加量,会使红枣姜茶的口感更好.

    大枣干姜红枣姜茶配方优化口感

    螺旋藻口服液制备的工艺优化

    孙博武晋海李金凤赵佳敏...
    127-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螺旋藻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口服液原液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螺旋藻口服液原液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藻水比1∶25、浓缩时间15 min、浓缩温度45℃、冻融次数5次,该条件下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得率分别为 90.25%、95.33%.螺旋藻口服液原液复配蔗糖 7%、蜂蜜 2.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黄原胶0.04%,所得产品具有螺旋藻特有的清香和口感.

    螺旋藻口服液反复冻融胡萝卜素藻胆蛋白

    冰糖雪梨凉粉草果冻的研制

    杨转萍姜瑞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凉粉草为凝胶剂、抗坏血酸为护色剂、柠檬酸为酸味剂,与冰糖雪梨结合研制一款新型保健果冻,为冰糖雪梨新产品开发和凉粉草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凉粉草胶、冰糖雪梨汁、白砂糖、柠檬酸用量对凉粉草果冻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其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为凉粉草胶液55%、冰糖雪梨汁30%、白砂糖12%、柠檬酸0.03%,以此配方制作的冰糖雪梨凉粉草果冻,表面均匀光滑,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具有凉粉草的清香和冰糖雪梨所特有的风味.

    冰糖雪梨凉粉草果冻加工工艺

    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挑战

    王睿巍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食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本文概述了全球化和食品贸易的基本概念,进而分析了全球化对食品贸易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审视技术创新、全球供应链整合、消费者行为变化及政策环境与国际规范演变等关键因素,揭示食品贸易在全球化推动下的新动态.同时指出食品贸易在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环境可持续性、跨国法规合规性以及国际贸易摩擦与保护主义倾向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全球化食品贸易发展趋势挑战应对策略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李俊平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随着食品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发展高效、准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创新.本文概述这些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