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

屠用利

月刊

1004-471X

021-65126911

200082

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食品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食品工业》为综合性食品科技刊物,介绍食品及食品工业相关的工艺、工程、流通、综合利用、新产品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制造、开发、近期市场和技术信息等。涉及的专业面广、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滤膜浓缩牛奶营养组分的变化

    高瑞雄袁凯贺保平樊启程...
    317-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滤(UF)作为一种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加工中常被用于蛋白质浓缩等生产环节中.基于利用超滤膜浓缩技术制得高蛋白乳制品,探究在此过程中超滤浓缩倍数对牛奶中营养组分的影响.采用截流量为10 kDa的卷式超滤膜过滤巴氏杀菌乳,根据截留液与透过液中的蛋白质、钙、钠、钾及乳糖浓度的检测结果发现:截留液中的蛋白质、钙与镁的浓度随浓缩倍数增加而增加,且其浓度与浓缩倍数呈线性相关;钠、钾与乳糖的浓度基本保持稳定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说明乳糖、钠、钾可自由地通过超滤膜孔.

    超滤营养组分浓缩倍数

    生鲜乳中高氯酸盐污染分析及来源研究

    李媛康婕安瑜樊成...
    32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乳制品中高氯酸盐污染的关键环节,对采集的124批次生鲜乳中的高氯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88%生鲜乳均检出高氯酸盐,平均含量为19 μg/kg.通过进一步抽样检测发现,生鲜乳的高氯酸盐主要来自于饲料饲草,而饲草中多叶饲草对环境中高氯酸盐的富集最多,饲草的根茎叶中叶子对土壤中的高氯酸盐蓄积率最大.研究结果证明乳品企业应重视奶源建设和食品安全,自建奶源、提高品质、优化乳牛羊的日粮结构与饲喂制度.

    高氯酸盐乳制品生鲜乳饲草

    预制食品包装及生产过程中塑化剂迁移及微塑料含量风险评估

    郑蓉
    324-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估预制食品包装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PAEs)塑化剂在食品中的迁移风险和微塑料颗粒含量分析.采集92批次预制食品包装,依据相关标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中的PAEs含量进行检测,考察样品中PAEs的迁移风险.采用傅里叶红外显微成像光谱仪对样品中微塑料颗粒进行检测,鉴定样品中微塑料成分.共计有4批次样品中检出PAEs增塑剂,检出率为4.3%,其检出含量在0.11~0.37 mg/kg之间.在迁移试验中,在1批次PA/PE透明真空袋(1)(表面含油脂食品在食用前微波加热)、1批次PP分格托盘中检出PAEs迁移(表面含油脂食品在食用前微波加热及食用前加热).使用激光红外成像系统的滤膜分析功能,在PET/PA/AL/CPP复合真空袋和PA/CPP透明真空袋(2)及一次性淋膜纸杯中分别检测到2,1和47个微塑料点数(匹配度>0.8)的微塑料颗粒.在生产环节中使用的塑料水管、容器中检出PAEs,且含量高达21.90~3 152.00 mg/kg.2023年上海市预包装食品包装引入塑化剂污染的风险较低,微波、隔水加热使用过程中迁移风险较小,引入微塑料颗粒风险较低.在生产环节中,塑料筛盘、水管等材料中含有较高PAEs,增加了PAEs污染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应从生产各个环节控制PAEs污染源.

    预制食品包装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风险微塑料

    德阳市卤肉制品中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使用调查

    李昌松黄星宇
    328-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德阳市卤肉制品中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水分散后,加甲醇超声处理,低温高超离心除杂,经岛津Shim-Pack C18色谱柱分离,以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2%甲酸)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MRM)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麦芽酚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是24.1 µg/kg和80.3 µg/kg;乙基麦芽酚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是5.6 μg/kg和18.8 μg/kg;它们在各自的线性范围为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2种香精在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92.9%~101.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SRSD)在1.2%~7.4%之间.该方法灵敏、快捷、可靠,可用于卤肉制品中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快速检测.用该方法分析德阳市48批卤肉制品,结果发现部分样品中乙基麦芽酚含量较高,存在滥用的风险,提示政府应加强监管.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麦芽酚乙基麦芽酚卤肉制品

    浅析食品生产企业风险检查结果及应对措施

    孙婉丽李强谭越月殷永玲...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安全法》指出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四川省在此政策下,对省内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和风险检查.本文通过介绍2023年四川省12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检查的开展情况,统计风险检查的结果,共计发现了 120个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鉴别出了3家高风险企业和4家中等风险企业,并分析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为探索食品生产企业风险检查工作机制提供经验,为企业有效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撑.

    食品安全食品生产企业风险检查应对措施

    结合INQ和TOPSIS法对我国市售代餐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价

    吴东慧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肥胖及肥胖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减肥功效的代餐食品逐渐成为消费热点.为调查我国市售代餐食品营养现状,筛选50种代餐食品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计算核心营养素的营养质量指数(INQ),结合熵权TOPSIS法(优劣解距离法),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和团体标准T/CNSS 002-2019《代餐食品》的指标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有样品均未能达到膳食能量需要量(EER),存在产能营养素产能配比不均、脂肪含量普遍偏低、钠元素含量普遍较高,蛋白质含量个体差异较大等问题,整体体现出营养不均衡和营养评价不高的现状.因此,市售代餐食品不能作为长期单一食物来源,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平衡膳食,搭配其他食物食用.

    代餐食品营养价值营养质量指数(INQ)TOPSIS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于小磊张莉力田沐阳李思琪...
    341-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将社会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导向,转化为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通过走访调研,找出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课程结构不够合理、校内、校外导师团队建设不足、科研原创性创新性不足、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提高的问题.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应采取改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及导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完善论文管理等方面措施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培养质量.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实践创新能力导师团队培养质量

    基于ChatGPT大语言模型的食品安全教育创新研究

    徐文博穆兰吉丽君
    34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ChatGPT大语言模型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针对传统食品安全教育模式的局限,提出利用ChatGPT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交互式学习体验提升、知识图谱与智能推荐系统构建以及多模态教学内容生成,构建在线食品安全教育平台,可以有效改善食品安全教育的效果.该平台整合多媒体教育资源,实现ChatGPT大语言模型与教育资源的无缝对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互动性更强的学习体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ChatGPT大语言模型的在线食品安全教育平台有望成为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提升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养作出贡献.

    ChatGPT食品安全教育个性化学习交互式体验在线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