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孙勇

半月刊

1002-6630

chnfood@chnfood.cn

010-83155446/47/48/49/50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食品科学/Journal Foo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目前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惟一收录的食品行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氨调控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嫩度的影响

    田凯辛可启余群力韩玲...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氨介导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以10 mmol/L氯化铵(NH4Cl)、0.9%生理盐水(对照)和10 mmol/L 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L-NAME)3 种溶液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HIF-1α表达量、NO含量、能量代谢酶活力、ATP水平、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及肌肉嫩度等相关指标,探讨宰后牦牛肉细胞凋亡与嫩度变化的机制,完善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与嫩度变化理论体系.结果表明:在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各处理组HIF-1α表达量、NO含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细胞凋亡酶9(Caspase-9)与细胞凋亡酶3(Caspase-3)活力和剪切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TP含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程度、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及肌纤维直径和面积随成熟时间延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与肌细胞间隙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宰后6~24 h,NH4Cl组HIF-1α表达量和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AME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宰后6~72 h,NH4Cl组A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L-NAME组.宰后6~24 h,对照组Na+-K+-ATPase、Ca2+-ATPase活力显著高于NH4Cl组(P<0.05),显著低于L-NAME组(P<0.05).宰后6~120 h,NH4Cl组MPTP开放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NAME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宰后0~168 h,NH4Cl组MMP下降47.72%,对照组下降53.54%,L-NAME组下降60.05%.宰后6~72 h,NH4Cl组Caspase-9与Caspase-3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NAME组Caspase-9与Caspase-3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宰后6~120 h,NH4Cl组剪切力、肌纤维面积与直径大于对照组,MFI和肌纤维间隙小于对照组,L-NAME组则相反.综上,随着牦牛肉宰后成熟,氨通过上调HIF-1α表达进而使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下降、ATP含量增加,从而调控肌细胞能量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通过抑制MPTP开放以及MMP下降,降低Caspase-3/9活力,抑制线粒体细胞凋亡发生,进而引起剪切力增大、MFI减小以及肌细胞形态变化,最终对牦牛肉嫩度产生负面影响.

    低氧诱导因子-1α细胞凋亡嫩度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桂花食用品质的影响

    周菁崔朝林岳彭伟李向阳...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成分各有变化,因此探讨不同加热温度对桂花食用品质的影响是极其必要的.本实验以'波叶金桂''鄂橙丹桂'和'晚银桂'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它们在未加热以及80、100℃和120℃(均加热20 min)条件下活性成分、抗氧化性、色泽和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活性成分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黄酮、多酚和花色苷损失率最多可分别达到37.44%、28.74%、49.10%;抗氧化能力先减弱后增强,120℃处理组较100℃处理组各种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增加了6.52%;色差值显著增大(P<0.05),同时苦味加重,涩味先减小后增大;香气成分方面,120℃处理组较CK组新增了呋喃、含氮杂环和酚类,相对含量为6.21%,特征香气成分种类数量减少,但新增了焦糖香味.综上,中低温加工适于生产带有保健作用的桂花产品,高温加工适于生产桂花休闲食品.'波叶金桂'适用低温加工,'鄂橙丹桂'适用高温加工,'晚银桂'热处理后各方面表现不优异,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可根据需求合理选择加工温度及品种.此研究可为开发桂花热加工类食品提供理论参考.

    桂花品种加热温度活性成分抗氧化性色泽风味

    爱媛类芽孢杆菌抗菌肽对扩展青霉孢子的抑制作用机制

    王志新刘丹丹贾紫伟黄玉清...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会导致水果腐烂变质,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是采后水果常见的腐败菌,研究爱媛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ehimensis)抗菌肽对扩展青霉孢子的抑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和时间-杀菌曲线测定抗菌肽对扩展青霉孢子的抑菌活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肽对扩展青霉孢子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分析抗菌肽对扩展青霉细胞膜和活性氧累积的影响,以探究爱媛类芽孢杆菌抗菌肽对扩展青霉孢子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抗菌肽对扩展青霉孢子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3.5 AU/mL.经0.5、1 MIC和2 MIC抗菌肽处理的扩展青霉孢子萌发率降低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8.30%、84.57%和100%.抗菌肽作用后,导致扩展青霉孢子凹陷严重、内容物泄漏、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且抗菌肽使扩展青霉的细胞壁受到损伤,导致碱性磷酸酶外泄.抗菌肽作用扩展青霉后,消散了细胞膜电势,且消散程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了细胞膜渗透性,导致K+外泄;增加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使DPH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破坏了细胞膜完整性,使SYTOX-Green荧光强度和PI沾染率升高.同时,经1、2 MIC抗菌肽处理的扩展青霉孢子DCFH-DA荧光强度显著增大(P<0.05),细胞内出现活性氧累积,影响了扩展青霉孢子正常的生理代谢.综上,抗菌肽对扩展青霉孢子抑制作用的靶位点主要为细胞膜和活性氧代谢.

    爱媛类芽孢杆菌抗菌肽扩展青霉孢子抑菌机制

    3种不同粒形大米适碾范围内加工品质分析

    安红周焦悦费小吉徐杰...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以短粒'吉宏6'、中粒'稻花香'和长粒'野香优莉丝'(以下简称'野香')糙米为原料,进行不同压力/时间碾磨加工,通过测定留皮度、碾减率和碎米率等指标,研究不同粒形大米适碾范围内加工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碾磨压力增加或时间延长,大米留皮度均呈指数型降低.在GB/T 1354-2018《大米》规定的适碾范围(留皮度7.0%~2.0%)内,'吉宏6''稻花香'和'野香'的碾减率变化幅值分别为5.03%、2.98%和0.18%,说明适度碾制加工过程中并非粒形越长的大米碾减率变化越明显;'稻花香''吉宏6'和'野香'的碎米率分别增加了5.32、0.25、0.21 个百分点,糙出白率分别降低了1.38、2.74、0.21 个百分点,'野香'虽属长粒形米,但其在适碾范围内的碎米变化率最小;与适碾范围大米相比,若碾至精碾程度(留皮度为0.10%时),'稻花香''吉宏6'和'野香'的碎米率则会分别增加10.36~4.77、1.85~1.60、10.05~9.84 个百分点,糙出白率分别降低4.19~2.81、7.02~4.28、10.65~10.44 个百分点,精碾范围内碎米率的变化对糙出白率影响较大;'稻花香'在留皮度2.10%~2.45%时满足GB/T 1354-2018规定的优质粳米留胚率低于20%的要求,而'吉宏6'和'野香'在适碾范围内均不满足此要求;适碾范围内'稻花香''吉宏6'和'野香'的白度分别增加了6.65、2.80、2.69 个百分点;3 种粒形大米的破裂强度均无明显变化规律.3 种粒形大米留皮度与碾减率、白度和留胚率在适碾范围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从微观角度分析,相比于'稻花香'与'吉宏6',长粒形'野香'背部和腹部的皮层厚度差别较小;留皮度为2.00%左右时,3 种大米腹部糊粉层均几乎完全被碾去,而背部糊粉层保留较多;留皮度为0.10%左右时,'稻花香'和'吉宏6'籽粒背部仍有少量糊粉层残留,而'野香'背部糊粉层已被完全碾除.综上,不同品种、不同粒形的糙米要实现均匀碾白所需加工精度不一样,对应的加工品质也不同.

    大米粒形适碾范围加工品质留皮度加工精度

    南美白对虾热风干制过程蛋白质与品质变化关系分析

    徐文雅马倩云王佳荣孙剑锋...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对虾热风干制过程中蛋白质与品质变化的内在联系,本实验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经3%盐水煮沸2 min后利用55℃恒温鼓风干燥箱进行干制,分析干制过程中对虾微观结构和品质变化规律,系统研究蛋白质氧化降解程度及分子内价键、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解析蛋白质与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干制处理使虾的L*、a*和b*值逐渐下降,质构特性改变,干制终点时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分别增加至344.78 N、45.01 mJ和116.50 mJ;同时,干制诱导蛋白质发生氧化变性并降解,干制至终点时样品总巯基含量降为0.36 μmol/g,而羰基含量上升至2.03 nmol/mg,三氯乙酸-可溶性肽含量上升为0.91 μmol/g;此外,蛋白质结构明显改变,离子键、氢键相对含量降低,疏水键与二硫键相对含量增加,二级结构由α-螺旋向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转化,色氨酸荧光强度降低,蛋白质三级结构改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变化主要与蛋白质氧化有关,蛋白质降解变性显著影响虾的质构特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升对虾干制品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南美白对虾热风干制品质变化蛋白质变性氧化和降解

    油炸工艺对薯条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形成的影响

    黄优生陆静楠李明宇李昌...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研究薯条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的形成和伴生关系,及其与中间产物α-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并探讨薯条的感官品质、色值、水分含量和吸油量与AA和5-HMF形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薯条中的AA、5-HMF和中间产物α-二羰基化合物含量均增加,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吸油量逐渐增加,亮度(L*值)、黄色(b*值)趋于降低,红色(a*值)趋于增加.在不同时间和温度影响下,AA和5-H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两者与α-二羰基化合物含量、吸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水分含量、L*值和b*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AA含量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PCA模型与温度-时间变化曲线所得的结果一致.结论:170℃油炸5 min既可保证薯条感官品质最佳,又有利于减少危害物的生成.

    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薯条α-二羰基化合物感官评价相关性分析

    物料-干燥箱一体化的香菇热风干燥模拟方法及应用

    胡如响孙东亮朱跃强卢星宇...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真实模拟香菇物料在干燥箱内的热风干燥过程,本实验开发了物料-干燥箱一体化的香菇热风干燥模拟方法,首先通过热风干燥试验探究香菇在不同工况下的干燥特性,得到不同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下的定工况条件下香菇干燥动力学模型;其次,为了可以预测任意变工况条件下香菇的干燥过程,推导适用于变工况条件下的香菇干燥动力学导数模型,并采用该导数模型计算得到任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变化下的香菇液态水蒸发速率;然后将香菇内部液态水的蒸发速率与传热传质方程耦合,构建出物料-干燥箱一体化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干燥箱内任意位置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和物料水分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开发的物料-干燥箱一体化香菇热风干燥模拟方法,求解并分析干燥箱中香菇干燥的特性.结果表明,物料与干燥箱一体化的热风干燥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准确模拟大批量的香菇热风干燥过程.在干燥过程中,香菇整体存在明显的干燥不均匀性,且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不均匀程度逐渐降低;在空气流动方向上,越靠近干燥箱顶部或底部,香菇干燥不均匀性越明显;在横向方向上,越靠近干燥箱中部,香菇干燥不均匀性越明显.综上,本研究开发的香菇热风干燥模拟方法在干燥箱结构设计、干燥工艺优化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香菇热风干燥导数模型一体化模拟方法

    预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对热风-真空冷冻干燥桃脆片微观结构与质构的影响

    于宛加金鑫胡丽娜鲜美林...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预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对热风-真空冷冻干燥桃片微观结构与质构品质的影响,以提升桃脆片综合食用品质,本研究对3 个温度(40、60、80℃)热风预干燥过程中桃片的水分分布和升温过程中的温度进行监测,3 个温度下各选取干基水分含量分别为7、6 g/g和5 g/g作为水分转换点,进行热风-真空冷冻干燥(联合干燥),对桃脆片色泽、皱缩率、微观结构、孔隙分布、质构特性和吸湿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干燥过程样品的水分分布有明显影响,但3 个温度下水分迁移的总体趋势一致.热风预干燥样品的水分含量越低,联合干燥后样品的色泽越接近鲜样,其中,40℃、转换点水分含量5 g/g的样品色泽最接近鲜样.干燥时间较温度对皱缩率的影响更大,干燥时间较温度对皱缩率的影响更大,干燥至相同水分转换点,40℃较60℃和80℃需要更长时间,样品在预干燥阶段和联合干燥阶段均有明显收缩.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与联合干燥样品的孔隙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水分转换点为5 g/g时,孔隙结构最不均匀;联合干燥样品较冷冻干燥样品的平均硬度提高了52.11%,样品预干燥水分含量越低,联合干燥后的硬度越大,通过热风预干燥处理可以有效调控桃脆片的硬度和脆度.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相比,联合干燥后样品吸湿率更低,这与预干燥过程形成的结构差异有关.综上,相比于单一的真空冷冻干燥,热风-真空冷冻干燥更有利于改善桃脆片的质构品质和提升贮藏稳定性.

    桃脆片联合干燥水分迁移微观结构质构特性

    不同压力下蒸煮处理对鹰嘴豆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雷宁宇卢楹宋萧萧殷军艺...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鹰嘴豆淀粉为原料,分别使用常压蒸制、常压煮制、高压蒸制、高压煮制处理20 min,通过理化指标测定,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微观结构观察,探究4 种常用热处理方式对鹰嘴豆淀粉晶体有序结构、颗粒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制处理保留了鹰嘴豆淀粉完整的颗粒结构,偏光十字现象明显并且仍为CA-型晶体,相对结晶度从31.4%(原淀粉)分别降低至25.5%(常压蒸制)、20.4%(高压蒸制),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降低,凝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易老化程度趋势为:高压蒸制>常压蒸制>原淀粉.煮制对鹰嘴豆淀粉颗粒结构和晶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煮制鹰嘴豆淀粉相对结晶度分别为5.9%(常压煮制)、3.6%(高压煮制),黏度下降并且糊化后没有明显的凝沉现象.此外,高压对鹰嘴豆淀粉结晶结构的破坏程度更严重,但是常压处理、高压处理样品之间的颗粒形貌、偏光十字现象、官能团等均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鹰嘴豆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对丰富鹰嘴豆淀粉基础理论具有一定意义.

    鹰嘴豆淀粉蒸制煮制结晶结构理化特性

    辉光放电冷等离子体处理对小麦加工品质的改善作用

    刘婷李淼齐先科王若兰...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小麦加工品质,以新收获小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辉光放电冷等离子体处理,研究处理后小麦面粉理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化,进一步分析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及二级结构.结果表明,两种气源(氧气/氩气)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小麦的面筋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有所提高;揉混特性参数中8 min中线曲线面积(midline integral at 8 min,MTxI)、8 min中线曲线带宽(midline width at 8 min,MTxW)显著增加(P<0.05),弱化斜率(weakening slope,WS)显著降低(P<0.05);储藏蛋白组分中大分子聚合体蛋白(F1)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大分子聚合体蛋白与小分子聚合体蛋白相对含量比值(F1/F2)显著升高(P<0.05);蛋白二级结构β-折叠、β-转角向更为有序的蛋白结构分子间β-折叠转变.综上,辉光放电冷等离子体处理改变了小麦籽粒中储藏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布及二级结构,明显增强了面团弹性、耐揉性并提高了面团抗拉伸特性,一定程度改善了小麦加工品质.

    辉光放电冷等离子体小麦加工品质面粉理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