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孙勇

半月刊

1002-6630

chnfood@chnfood.cn

010-83155446/47/48/49/50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食品科学/Journal Foo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目前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惟一收录的食品行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粉中五氯苯酚

    綦艳李锦清李聪许庆鹏...
    324-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粉中五氯苯酚的分析方法.样品用水溶解,以乙腈为提取试剂和蛋白沉淀剂,QuEChERS法萃取,Captiva EMR-Lipid脂质去除净化柱净化,净化液与水按体积比1∶1稀释后制得待测液.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05%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分离,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采用基质匹配结合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五氯苯酚在0.2~15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6 0);方法检出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1.5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3%~119.2%,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7.5%.建立的前处理方法无需浓缩、复溶等步骤,具有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等优点,可作为奶粉样品中五氯苯酚检测的有效手段.

    同位数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奶粉五氯苯酚

    联苯四氮唑沙坦类药物广谱性抗体的制备及其在降压类保健食品中多残留检测ic-ELISA法的应用

    刘凤银苏珮韵林浩标刘汇...
    33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联苯四氮唑沙坦类药物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indirect competitive-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法,并用于其在降压类保健食品中的多残留检测.将坎地沙坦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免疫动物获得广谱性抗体;对坎地沙坦、氯沙坦羧酸、洛沙坦钾、奥美沙坦、奥美沙坦酯、厄贝沙坦、缬沙坦和缬沙坦甲酯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2、0.2、0.7、0.04、0.6、0.3、0.9、2.4 ng/mL.降压类保健食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标准稀释液稀释法消除基质效应,8 种待测物的添加回收率为80.6%~120.0%,变异系数不高于14.0%,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性良好(r>0.97),表明建立的ic-ELISA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联苯四氮唑沙坦类药物广谱性抗体保健食品多残留检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植物油种类快速识别

    彭丹史翠熠陈名扬周琪...
    340-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5 种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及玉米油)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植物油种类变化对低场核磁弛豫信号的影响,研究植物油内部组成与弛豫特性间的相关性.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回波衰减曲线信息结合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PCA-LDA)建立植物油种类鉴别模型,并考察判别函数及PC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 种植物油回波曲线的衰减速率为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植物油种类会显著影响其弛豫特性指标T2W、T23、S23和S总(P<0.05),且T2W、T22、T23、S23、S总与C18:1、C18:2、C20:0、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当判别函数为Linear、PC数为10时,PCA-LDA模型的训练集和预测集正确识别率分别为100.0%和88.2%.可见,基于LF-NMR鉴别植物油种类可行,同时也为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低场核磁共振植物油种类识别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温度与光照作用下超高温灭菌牛奶特征风味的变化及评价

    李泽鹏邓玉明曾科习鸿杰...
    347-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贮存温度和光照作用下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UHT)牛奶的特征风味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产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描述性感官评价,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了主要特征风味与特征物质对应关系,分析温度和光通量对不同配方UHT牛奶风味变化的影响,建立基于初始不饱和脂肪酸量、温度、光通量影响的UHT牛奶特征风味综合分析模型.研究成果为不同配方UHT牛奶品质控制等提供理论支撑.

    超高温灭菌牛奶特征风味预测模型光通量熵权法

    HS-SPME-GC-Orbitrap-MS法测定果酒中的醛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

    王磊王春光刘雅冉谷佩珊...
    353-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法建立同时测定果酒中5 种醛酮类和4 种呋喃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通过模拟酒液以及枸杞酒、蓝莓酒和山楂酒中检验表明,上述化合物检出限在0.004~6.300 μg/L之间,定量限在0.01~21.00 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均在81%~120%之间,精密度不大于19.08%,该方法准确度高,能够满足果酒中醛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定性定量的要求.

    果酒醛酮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