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萌芽黑青稞喷干粉的制备工艺优化

    王彤辉相堂永徐姗顾依...
    15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富集萌芽黑青稞的活性成分并提高其经济价值,采用热提取、低温除杂、喷雾干燥制备萌芽黑青稞喷干粉.以萌芽黑青稞粗提物得率,以及总多糖、总酚酸、γ-氨基丁酸含量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粗提物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粗提物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粗提物制备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0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萌芽黑青稞粉粗提物得率、总多糖、总酚酸、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为15700、327.96、4908.42、199.66 mg/100 g.通过考察低温除杂、喷雾干燥的试验条件优化精制工艺和干燥工艺,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为冷冻时间6 h,解冻温度70℃;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60℃,雾化频率100 Hz,雾化气流量610 L/h,蠕动泵流速3.0 mL/min,料液浓度0.50 g/mL~0.75 g/mL.此方法制备的喷干粉粉质细腻、复溶效果好,复溶溶液无杂质、无沉淀.

    萌芽黑青稞工艺优化γ-氨基丁酸总酚酸总多糖喷干粉

    白起泡葡萄酒发酵工艺的优化

    俞然张彦聪周晓芳王芳...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霞多丽葡萄为原料研制起泡葡萄酒,从原料产地的选择、果胶酶的选择、酵母的选择、氧化的控制、二次发酵酵母的选择和二次发酵温度的控制几个方面进行试验.试验得出白葡萄酒发酵工艺的参数为选用在8月下旬、9月上旬采收的宁夏芦花台产区的霞多丽葡萄,17℃~18℃下用法国L2型果胶酶澄清15 h,酒精发酵前添加复合抗氧化剂,选用法国M2酵母进行酒精发酵,17℃下用法国X1酵母进行二次发酵.在此条件下酿造的白起泡葡萄酒呈禾杆黄色,色泽鲜明,具有浓郁的热带水果香气和优雅的酒香,纯正细腻,酒体醇厚,清爽适口,具杀口力.

    起泡葡萄酒霞多丽果胶酶酵母抗氧化温度

    有机与非有机荷斯坦牛乳脂肪酸指纹聚类分析

    贾佳张鑫郭军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集国内3家乳品企业荷斯坦牛有机和非有机的原乳与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UHT)乳,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fatty acids,FAs)构成(称为FAs指纹),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描述性统计比较,建立软独立建模分类(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ies,SIMCA)判别模型.PCA分析发现原乳和UHT乳均按有机和非有机饲养模式分开聚类,说明有机与非有机乳的FAs指纹不同;但不同企业有机与非有机牧场原乳聚类位置不一致,说明不同企业奶牛饲养模式及标准都有较大差异;不同企业有机和非有机UHT乳聚类的位置和趋势有一致性,这可能与UHT乳生产使用大罐多牧场混合原奶及标准化工艺有关.有机和非有机乳间脂肪酸独立样本t检验多数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整体FAs均值配对t检验差异不显著,即传统统计不能区分有机和非有机乳FAs复杂的整体差异.总体上有机乳中α-亚麻酸(C18:3n3)和亚油酸(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非有机乳,非有机乳C16:0和C16:1含量高;3家乳企有机和非有机乳之间关键FAs的比值不同,再次说明不同企业奶牛饲养模式或饲料不同.有机和非有机UHT乳SIMCA判别模型内部和外部验证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0.5%,FAs指纹建模判别有机与非有机UHT乳可行.

    脂肪酸有机乳超高温灭菌乳聚类分析软独立建模分类

    新疆99个品种红枣有机酸测定及其多元统计分析

    梁力平赵岩于鑫淼宋丽军...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新疆不同品种红枣中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以新疆99个品种的红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红枣主要有机酸的含量,进一步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对99个品种红枣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草酸、酒石酸、奎宁酸、苹果酸、马来酸、柠檬酸和富马酸7种有机酸,总含量为19.48 mg/100 g~128.92 mg/100 g,其中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是新疆红枣中的主要有机酸.HCA将99个品种红枣分为5个聚类;PCA分析共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57%,聚类3和聚类4、5实现了完全分离,表明上述聚类红枣中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新疆红枣有机酸品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磷脂酶D水解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王鋆坦郭碧珊张梦雪朱海华...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磷脂酶D酶活测定试验重复性差、成本高等问题,研究并改良测定磷脂酶D水解活性的方法.将反应体系分为解离和显色两个过程,通过对反应底物、反应条件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底物为蛋黄来源的卵磷脂,底物溶剂为80%乙醇,其中解离过程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7℃、pH5.5、时间10 min,金属离子助剂为10 mmol/L的CaCl2.

    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酶D酶联比色法酶活力测定磷脂酰胆碱

    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

    高孝高洁刘晓宇王中选...
    19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合成的来源于长孢洛德酵母菌(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属的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异源表达,并进行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摇床培养后酶的比活力为4.52 U/mg,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至显示单一条带后酶的比活力为9.86 U/mg.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0;金属离子Mg2+对该水解酶的酶活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而Cu2+以及Fe3+对酶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低含量的乙醇溶液与NaCl溶液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且该水解酶可以对不同底物的酰胺类化合物进行有效降解,以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为底物进行反应时测得水解酶的动力学参数Km值为6.64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值为8.24μmol/min.

    氨基甲酸乙酯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异源表达酶学性质长孢洛德酵母菌

    伞枝犁头霉纯菌与强化发酵普洱茶研究

    刘琨毅王利妍安江珊王兴华...
    202-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将伞枝犁头霉(Absidia corymbifera)A1接种于灭菌和未灭菌的晒青茶中,分别进行纯菌发酵与强化发酵(enhanced fermentation,EF).结果表明,经纯菌发酵后茶叶中茶多酚和5种儿茶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茶褐素和茶红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自然发酵(normal fermentation,NF)相比,EF中茶褐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审评时EF茶汤的甜味和厚重感分数增加,苦味、涩味和酸味分数降低;色差仪测定发现EF茶汤的a*、b*值增加,L*值降低.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细菌16S核蛋白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伞枝犁头霉A1没有成为EF的优势真菌,但改变了EF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在EF中Brunneoclavispora bambusae、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微小根毛霉、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较NF高,而黑曲霉、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大肠埃希-志贺菌和克雷白氏菌的相对丰度较低.因此,接种伞枝犁头霉A1发酵,可通过与其它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变茶叶中的特征成分,从而提高普洱茶的感官品质.

    普洱茶伞枝犁头霉强化发酵化学成分微生物群落

    量子点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苏丹吴天琪杨雨李晓峰...
    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分析时间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光稳定性好、量子产率高、发射波长可调等独特的优点,可提高免疫分析技术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该文对基于QDs标记的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QDs免疫分析技术快速检测食品安全应用

    雌马酚制备、检测和富集技术研究进展

    刘贺许新月刘军崔怀田...
    217-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雌马酚(equol,Eq)是大豆异黄酮的代谢产物之一,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和稳定化学结构,其生物活性远远高于大豆异黄酮,且易被人体肠道吸收利用.然而目前仅有30%~60%的人群可以通过自身代谢产生雌马酚,而其他一部分人群则需外源物质的补充来满足其对雌马酚的需求.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制备并检测雌马酚已经成为食品、生物和医药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对雌马酚的制备、检测以及发酵富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雌马酚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雌马酚制备检测发酵富集研究进展

    环保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融入与体现

    刘建剑
    后插13-后插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