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芽糙米即食粉滚筒干燥生产工艺研究

    张卫华宋玉陶澍洪莹...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发芽糙米的食用方便性,减少加工能耗,探讨应用滚筒干燥技术制备发芽糙米即食营养粉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判断法优化工艺参数;并在最优工艺参数下明确产品中的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膳食纤维、糊化度、复水性、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滚筒干燥制备发芽糙米即食营养粉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g/mL)、粒径80目、滚筒转速40 r/h、蒸汽温度130℃,在此条件下,即食营养粉的复水性916%,黏度7968 mPa·s,稳定性系数K=0.015,结块率56%,感官评分98分,GABA含量13.05 mg/100 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0.13 g/g,植酸含量6.75 mg/g.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即食营养粉的糊化温度显著低于发芽糙米粉(P<0.05),回生值、峰值黏度差异不显著.

    发芽糙米滚筒干燥功能营养即食营养粉冲调特性

    白木香叶茶原料选择及其品质分析

    王再花陈显鹏杜志坚赖兆祥...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白木香半成熟叶和老叶为试材,比较其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并以筛选出的半成熟叶为原料,经同种工艺而不同的干燥参数制成叶茶A(120℃初烘1 h、100℃焙火2 h)、叶茶B(135℃初烘1.5 h、110℃焙火2.5 h)和叶茶C(145℃初烘1.5 h、115℃焙火2.5 h),然后通过感官评审和芒果苷、总黄酮、总酚、水浸出物、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评估叶茶的品质.结果表明,白木香半成熟叶的芒果苷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老叶,且重金属镉和铅的含量显著低于老叶,因而选择半成熟叶作为叶茶原料.叶茶A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叶茶,而水浸出物含量和芒果苷含量与叶茶B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叶茶C.叶茶A、B和C中均含检测的16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65.81、63.29和61.29,叶茶A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更高.感官评审发现叶茶A茶汤黄绿明亮,香气最佳.综上,叶茶A在3种叶茶中品质最佳.

    白木香叶茶芒果苷氨基酸感官评审

    低糖南瓜馅料的配方优化研究

    吴俊师刘巧瑜曾晓房邱民键...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瓜、澄粉、木糖醇、花生油、糯米粉为原料,以黄原胶、海藻酸钠为辅料,制作低糖南瓜月饼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木糖醇添加量、花生油添加量、澄粉添加量、熟糯米粉添加量对馅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中心法则试验预测南瓜馅料的最佳配方.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木糖醇8.80%、花生油7.21%、澄粉8.95%、熟糯米粉2.15%、黄原胶0.4%、海藻酸钠0.2%.在此条件下馅料的总糖含量为17.4%,水分含量为35.17%,且口感具有弹性,黏牙感低,硬度适中.

    南瓜低糖馅料感官评价响应面

    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徐昙烨吕重宁王晓波杜昕美...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研究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条件;采用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法纯化多糖后,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1 min,超声温度52℃,液料比为21:1(mL/g),多糖提取率达到(3.81±0.19)%.桦褐孔菌粗多糖中多糖质量分数为19.0%(以葡萄糖计),蛋白质量分数为13.9%(以牛血清蛋白计).体外抗氧化试验显示,桦褐孔菌精制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桦褐孔菌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抗氧化

    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孙伟叶润蔡静王锐丽...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孔树脂分离和纯化桑叶多糖的最佳工艺及抑菌活性.以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桑叶多糖为原料,考察8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的比吸附量、吸附率及解吸率,筛选出最佳纯化树脂类型为AB-8,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经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纯化工艺参数,并用牛津杯法考察桑叶多糖纯化前后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最优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为3.0 mg/mL、pH 4.0、上样流速为1.5 BV/h;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为65%、pH 6.0、洗脱流速为1.5 BV/h、洗脱体积为90 mL(3.0 BV).此工艺可将桑叶多糖粗品的纯度由11.34%提高到57.46%,提高4.07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0 mg/mL桑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纯化后抑菌作用显著增强.

    桑叶多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抑菌活性

    水产品中志贺氏菌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朱芳茜何扩张秀媛李育峰...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贺氏菌(Shigella)通称痢疾杆菌,是一类具有传染性强和危害严重的革兰阴性食源性致病菌,广泛污染各类动物源性食品.该研究将志贺氏菌经0.5%福尔马林溶液灭活后,多次免疫雌性大耳兔获得抗志贺氏菌多克隆抗体,以抗志贺氏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抗志贺氏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快速检测志贺氏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曲线的线性范围为4.12×104 cfu/mL~3.4×106 cfu/mL,检测限为4.12×104 cfu/mL;用此体系检测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副溶血弧菌等无交叉反应;水产品实际样品志贺氏菌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105 cfu/mg,具备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志贺氏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方法水产品

    GC-MS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脂肪油成分

    马东来李新蕊司明东温子帅...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甲酯化的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总含量增加,经过GC-MS分析共检测出29种脂肪油成分,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饱和脂肪酸类、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这4大类组分.3个时期酸枣仁中均有其特殊的脂肪油成分,同时各时期也有相同的脂肪油成分,其中亚油酸甲酯(33.01%~34.27%)和油酸甲酯(43.66%~45.43%)为各个时期中的主要脂肪油物质.

    酸枣仁脂肪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采收期亚油酸甲酯

    基于气相色谱法的食用向日葵葵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刘文俊苏锐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12类不同品种食用向日葵葵籽为测试材料,测定不同样品千粒重、出仁率与含油量,在食用向日葵葵籽样品中滴加甲酯化剂进行气相色谱检测,依据标准品总峰面积确定食用向日葵葵籽出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材料样品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食用向日葵葵籽千粒重为43.37 g~205.87 g、出仁率为43.84%~75.59%;食用向日葵葵籽含油量33.08%~41.26%,出油率与含油量相比差距为1%左右.食用向日葵葵籽样品脂肪酸甲酯总离子图内出峰时间说明脂肪酸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以及亚油酸,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较高,基本达到50%以上.

    气相色谱法食用向日葵含油量脂肪酸组成亚油酸相关性

    苯酚-硫酸法测定紫山药多糖含量的条件优化

    王彦平娄芳慧陈月英杨会会...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苯酚-硫酸法测定紫山药中多糖含量的方法.以吸光度A为指标,对最大吸收波长、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浓硫酸用量、苯酚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最优检测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488 nm、浓硫酸用量5.0 mL、6%的苯酚用量0.7 mL、显色温度80℃、显色时间20 min.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4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9%,加标回收率为97.26%~102.63%,可作为紫山药中多糖的测定方法.

    苯酚-硫酸法紫山药多糖测定优化

    近红外光谱结合极限学习机的榛子蛋白质含量检测

    张冬妍周宝龙张瑞韩睿...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毛榛与平榛作为研究对象,将去壳后的毛榛与平榛分别制成90组与60组试验样本,获取波长范围为900 nm~1700 nm的原始光,同时,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得其中蛋白质含量真实值,并通过对比研究一阶(1-der)导数、二阶(2-der)导数、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以及标准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等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确定适合榛子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并通过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BiPLS)分别选出适用于蛋白质预测的特征波段,达到精简模型的效果.以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为建模方法建立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最终可以得出两种榛子的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与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8806和0.5993,0.8823和0.5984,模型精确度较高.

    近红外光谱检测极限学习机榛子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