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曹奎

月刊

1672-3600

sqsysk@126.com

0370-2586863、2586865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55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持人按语

    邓联合
    1页

    论《庄子》以"知"为线的"回环"结构

    赵俭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全书的结构主线历来备受关注。今人叶舒宪与刘生良业已指出《庄子》文章具有"回环"结构,却未明确串接起来回环结构的那条主线。根据杨立华的提点,通过逐篇分析《庄子》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中关于"知"的论述,可知《庄子》全书是以"知"为线的"回环"结构,其"知"是作为《庄子》"技进乎道"之技术寓言的理论背景而存在的。《庄子》对"知"的关注,在当时是绝伦的,于后世也是超群的。

    《庄子》主线"知""回环"结构技术寓言

    隐喻认知视域下《老子》中的"象"

    张弓也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隐喻认知被广泛应用在传统典籍的解读中,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隐喻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莱考夫等划分的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方位隐喻对《老子》中的"象"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发现本体隐喻有较好的适应性,而结构隐喻则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因传统思维立足于"时间"产生,故《老子》中的方位隐喻并未达到预期的重要性,反而关于时间的"象"更加重要。故"本体"展现《老子》对"道"的探讨,又通过"结构"与"方位"来形容"道",使"道"在保留超验性的同时可以进行言表与分析。

    隐喻认知意象思维老子"象"

    本质主义普遍性的拒斥——《庄子·齐物论》第12节解读

    郭美华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对"物之所同是"的拒斥和否定,显示了与孟子肯定"心之所同然"的不同意蕴。庄子否定认知主义的普遍性,其实质是否定了本质主义的普遍性。但庄子并没有否定普遍性本身,而是捍卫了个体主义普遍性,即个体自由生存的普遍可能性。与孟子的本质主义普遍性相比,庄子的个体主义普遍性更为契合当代政治哲学的自由向度。

    物之所同是本质主义个体主义普遍性自由生存

    激进的庄子与传统的庄子

    任博克黄圣平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可以被区分为传统的庄子、激进的庄子和文化的庄子。对于激进的庄子来说,"天"只是一个替代性的空白填充词,代表了真正无动因的自发性,而作为存在内在因素的视角、身份和价值的无穷无尽的转换,是对世界的一种新的开放,此即激进的庄子所说的"道"本身。对于激进的庄子来说,死亡也是根据这种彻底的不可知论,以及伴随着的对于转化的开放性来处理的。从三十三篇选集的整体上看,作为传统的基础主义者的庄子占据了文本的大部分。而把《庄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三十三篇文本来阅读,作为一个作者——庄周——的作品,是中国两千年王朝历史中占主导地位的解释方式。

    庄子《庄子》激进的庄子传统的庄子文化的庄子

    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与贯彻路径

    施言志包钱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如何看待、学习及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是有利于增进党长期执政的历史认同、有利于防范化解历史虚无主义风险、有利于在实现民族复兴主题中把握历史主动、有利于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实现历史伟业。其贯彻路径构成了认知、情感、归纳和实践四维有机系统,即首要前提是在结合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中加强理论学习和认同,中间环节是在提升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进程中进行理论总结和创造,最终旨归是在党与人民两大主体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理论效能和价值。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实践价值和贯彻路径,有利于在新征程新阶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实践价值贯彻路径

    党的领导是共青团百年保持先进性的关键之道

    徐艳红苏亚栋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先进性是其重要属性和鲜明特征。共青团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淬炼、保持先进性的历史。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共青团保持先进性的理论基础;坚持党指引的发展方向,是共青团保持先进性的政治保障;坚持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是共青团保持先进性的价值旨归;坚持不断改革创新,是共青团保持先进性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领导先进性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大贡献

    周竞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在学习掌握、阐释阐发、实际运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极具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一是科学回答了为何要学、如何去学、怎样笃学等一系列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问题;二是妙用古语、巧用俗语、活用诗词来生动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三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导党和人民开辟正确革命道路,勾画社会主义革命线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实践伟力;四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集中表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重大贡献

    阳明心学对领导行为的积极作用及异化性警示

    周海涛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阳明心学对领导行为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本体论上,阳明心学把儒家伦理上升到"纯乎天理"的高度,对引导领导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方法论上,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就其强调扬善去恶、修己正人之要义来看,对今天的领导干部修炼好自己的"心学"、不断锤炼党性具有巨大的启发;在实践论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其重新阐释了知行关系、强调传统儒家重视力行的特点而言,为领导干部正确把握知行关系提供了不少启发。但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使阳明心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颇,对领导干部行为也会有一些异化性的影响,这些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关系上:一是内圣与外王的关系;二是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三是知与行的关系。

    阳明心学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异化性

    宋元之际诗学阐释中的"为诗之方"及"习诗取径"探析

    薛宝生刘聪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元之际诗学阐释中,诗论家基于对宋、金余绪的批判,尤其是对宋末晚唐体的批判,厘清了诗歌发展史上诗体的正变,从习诗方法路径上为时人及后世指出了门径。具体说来,以古体为正,以近体为变;以吟咏情性为正,以雕琢模拟为变。于为诗之法,则讲求意先辞后、自然吟咏,反对求新求奇,反对锻炼删改,反对模拟。于习诗路径,则讲究自上而下,祖宗有别。此外,对为诗学诗过程也作了探究,注重创作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宋元之际晚唐体诗学阐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