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詹世友

双月刊

1004-2237

srxb66@126.com

0793-8150642

334001

江西省上饶市志敏大道85号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上饶师范学院主办的立足高校、面向社会的学术理论刊物。第1、2、4、5期为社科版,第3、6期为自然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刊登的文章注重学术性、地域性、师范性,尤其注重有突破性、创新性、争鸣性和综述性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亲证本真性:象山心学的精神血脉

    詹世友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象山"心本论"主张以主观的心来容摄客观精神——理,从而在本体层面上发明本心(即心之本真),他认为,"气禀""溺于物欲"和"溺于意见"都会造成对本心的遮蔽(其中"溺于意见"所造成的遮蔽最难清除),从而使人形成一种非本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修养方式.如果先立乎其大,发明本心,并且存心、养心、求放心,则我们就能亲证我们的本真性,那种作为本体的本心就会被涵养得正大、深厚,发用出来,就能够贯通内外、本末,从而保证我们行为的道德价值.

    象山心学本心心之本真

    得体乎?未得乎?——宋明理学对邵雍"老子得易之体"一语的讨论与争辩

    牛磊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尊儒教、辟异端(主要指释老之学)成为理学家的重要任务.对于老子其人其学,北宋邵雍有一句评语曰"老子知易之体",此语后被朱熹转述为"老子得易之体".邵雍的体用论自成一系,与程朱所秉持的"体用一源"的体用论并不相同."老子知易之体"表达的是老子得易之虚体而未得易之神用.在未深究邵雍体用论的前提下,后世儒者将该语带入"体用一源"的框架内进行理解,将邵雍之意理解为扬老抑儒.朱熹、胡居仁、湛若水、纪大奎等人对此语严加攻驳,而王畿、田艺蘅等人则各辟蹊径,对邵雍之说加以肯定.老子究竟得"易之体"与否?其人其学究竟是体用兼该还是有体无用?这些问题在理学家群体中所引发的持久争辩,反映的是学者对易学主旨、儒道优劣、皇王正道与权谋智术之关系等问题的不同理解.

    邵雍朱熹老子易之体

    何以韩国儒学?

    李甦平
    21-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国儒学的形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韩国儒学者的哲学论辩;二是对中国儒学尤其是对中国朱子学的发展;三是因应国家的危难.韩国儒学也由此形成了有别于中国儒学和日本儒学的重"情"重"实"的特性.

    李退溪李栗谷四七论辩理气用事实学

    论《朱子家礼》对朝鲜朝前期家祭礼的影响

    秦菲肖地林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子家礼》作为朱熹的礼学著作,卷一论祠堂部分和卷五整卷主要规定了祠堂奉祀和各类家祭礼的具体要求,体现了祖先崇拜、宗法观念和礼下庶民的价值取向.《朱子家礼》于 14 世纪前半叶传入朝鲜半岛,对朝鲜朝前期家祭礼的影响极为深远.《朱子家礼》厚植了朝鲜士民的儒家祭祀观念,促使朝鲜士民重视家庙祭祀并建立起祠堂建制,进而使得朝鲜士民树立起家祭礼上的宗法和家族观念,朝鲜社会的家祭类型与仪式基本遵循《朱子家礼》.

    朱熹《朱子家礼》家祭礼儒家祭祀祠堂

    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价值

    张文伟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现实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树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其内涵包括:共同进退的全球意识、应对危机的责任共担意识、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意识、文明交流交往的平等互鉴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了对历史上一切基于血缘或地域的共同体意识,尤其是民族国家意识的超越;它是一种全新的全球意识,更是走向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未来自由人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意识的中继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新型全球化

    企业数据权益的竞争法保护

    兰闳喻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数据的价值属性日益突出,但企业数据权益保护的统一规则尚未在立法层面予以明确.在企业数据权益保护方面,竞争法有着相对明确的规则,在企业数据权益纠纷的司法实务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具备理论和现实层面的适用合理性.竞争法保护模式拥有独特的优势,但为了实现保护效果的最大化,有必要对竞争法保护所存在的困境作出回应.

    企业数据竞争法权益保护一般条款

    象、物、精、信:《老子》第二十一章"四有"解

    能星辉
    51-5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第二十一章的四个"其中有"有着不同的内涵和逻辑层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一句中"象"先"物"后,"象"模糊无形,"物"具体有形,这句话说的是道体生物成物的递进过程或由道而物再由物而道的回环过程."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的"精"指精诚不息的动力、生生不已的能量,此句点明道体生物成物过程有其内在的动力."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信"为"信验",是说那种动力能量是真实存在的,即道体生物成物的过程乃是有信验的,其可验证处正在于道体发用而呈现出的自然的世界以及世界自然地生化.

    参"活句":曾几诗论核心及其创作体现

    左志南张云双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宋之交的诗歌理论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即强调以"道"之价值理性规整"技"之工具理性.曾几承继了这种观点,但提出了更为细致的理论主张.一方面,曾几主张参"活句",提倡揣摩诗人的创作过程,以此来解决创作之能的提升问题;另一方面,曾几提倡诗歌应回归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体现在创作中,曾几袭黄庭坚"句法"而变之,多用"硬语"凸显创作主体具有倾向性的精神张力,多用拗体打破平仄固定结构,凸显语言不事雕琢的浑然.此外,曾几多书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感受,以随意吐属的方式突破"少新意"和"波澜尚未阔"的创作局限,其活泼圆融的诗风由此生成.

    曾几诗论修养儒学

    良臣·良贾·良民:明清徽州地区的职业观及其现代启示

    熊帝兵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徽州地区以士农工商为正业,各宗族禁止子弟从事胥吏、僧道、屠夫等"贱业",要求子弟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要积极就业,以避免游荡社会,甚至走上邪路.在职业实践中,各宗族要求子弟保持勤劳的品质与专精的职业素养,分别对儒业、贾业、农业、手工业的从业者提出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以良臣、良贾、良民等从业质量作为职业理想.上述关于职业认知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态度的形成、职业素养的提升、职业意志的训练、职业理想的确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明清时期徽州职业观职业素养大学生就业

    吕柟商人书写述论

    叶春花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吕柟文集中频繁出现的商人书写,以明代社会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背景,体现了吕柟个人积极应酬为文的创作心态.通过考察吕柟的商人书写,可以梳理出层次分明的士商社交网络和内容丰富的商人生活世界.商业生活、家庭生活、休闲生活和政治生活皆为吕柟商人书写的重要内容,其中对商人家庭生活的描摹尤为突出,显示出吕柟在塑造商人形象时有所侧重.吕柟的商人书写兼具丰富的社会价值、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作为明中期理学家的代表,吕柟的商贾论具有典型的保守性,但保守之中也不难见其新质内容.

    吕柟商人书写商人生活商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