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詹世友

双月刊

1004-2237

srxb66@126.com

0793-8150642

334001

江西省上饶市志敏大道85号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上饶师范学院主办的立足高校、面向社会的学术理论刊物。第1、2、4、5期为社科版,第3、6期为自然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刊登的文章注重学术性、地域性、师范性,尤其注重有突破性、创新性、争鸣性和综述性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国革命文化

    何爱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文化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宝贵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必须把握党的初心使命,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谱系,以大历史视野认识革命文化源流,以唯物史观科学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深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学科建设,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强化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国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文化自信

    "全"与援手行为的道德辩护:对"朱子式"方案的修正

    王凯立
    7-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对身处困境之人施以救助的行为是道德上"应当"的?对此,全林强博士认为道德心理学所提供的外在主义与内在主义方案均有缺陷,他调动朱子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一个为援手行为进行道德辩护的"朱子式"方案.然而,这一"朱子式"方案依然不充分,因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对"援手"行为的道德辩护将会遭遇失败."朱子式"方案须进一步基于朱子"全"的思想,补充一个对私意私欲的排除机制.这一理论结果表明:在当代哲学视域下,"全"所代表的朱子伦理学的思考方向,还有众多思想资源值得进一步发掘.

    朱子孟子援手行为道德辩护

    论真德秀《论语集编》对朱子之学的"铨择刊润"之功

    惠江南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然其"浑然犹经",理解难度较大.朱门弟子及其后学在继承和推广朱子之学时,显然就面临着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通俗化问题.故此,朱熹的弟子门人在奉《四书章句集注》为治学圭臬的同时纷纷为其续作篡疏,通过经典诠释的再诠释推动朱学的传承与创新.真德秀是著书诠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开创者和最有成就者,其代表作《论语集编》因"依注作书"的编纂体例、"以朱注朱"的诠释方法、"宗主朱学"的诠释特点和"以理为主"的诠释思想而对《论语集注》有"铨择刊润"之功,并由此推动了《论语集注》的经典化进程和朱子学术思想的通俗化与官方化进程,亦影响了南宋以后《四书》诠释学和中国经学的发展.

    《论语集注》《论语集编》朱子学真德秀论语诠释

    据其实有,不事虚无:程瑶田学术思想的崇实特质

    姜波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徽州朴学家程瑶田的学术呈现出"据其实有,不事虚无"的崇实特质.在道德实践方面,程瑶田的观点与宋明理学家迥异,他认为行五伦是务本,而"知性达天"是务本之后的效验,从而颠倒了传统哲学的本末观,并对释氏之虚无和阳明后学空疏学风予以了猛烈批判;同时,程瑶田倡导以主敬统合动静两端,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礼让和絜矩之道.在哲学义理方面,程瑶田倡导"性"与"天道"皆是由气之流行聚散而来,其"莫非气也,即莫非道也"的天道观、"气质之性"外并无"义理之性"的人性论,都体现了崇实的学术特征,并对焦循、凌廷堪等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程瑶田崇实气质之性

    晚明儒者管志道视域中的圣人观与孔子形象

    石霞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志道以"群龙无首"之圣人观对理学的儒学为本位、心性论为导向的道统观以及晚明以素王尊孔子的观念进行了解构,破除了儒家对圣人观的话语特权.基于此,他把有德统治者、释迦、老子等人皆纳入了圣人的行列,并将道统权、师道权还归君王.由此,孔子从"生民以来一切大圣人"转变为"通仁圣之学""含君师之德"而"事臣子之事"的述道者.这一圣人观与孔子形象的重构,回应与解决了儒家思想中存在着的心性安顿、政教关怀方面的难题,也反映了晚明独特的儒佛融合的时代风貌.不过,随着孔子神圣形象的消解与下落,儒家学说的独立性、权威性、批判性亦极大地被削弱,传统理学何以走向没落实可自此窥得端倪.

    管志道圣人观孔子形象道统

    亚里士多德注疏文献的历史与古代哲学研究的多重向度

    常旭旻黄成达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研究催生了众多的希腊语、拉丁语、阿拉伯语注疏文献,这些注疏文献是不同文化对亚里士多德著作及其思想进行接受与改造的成果,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文本的多元接受史.文本的不同接受与多元流传不仅具有文献学意义,也为当代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揭示了多元的文本史路径和不同的理论史取向.亚里士多德著作希腊文注疏创作及其流传不仅具有多重向度的历史学意义,而且也历史地生成了"原本研究""接受史研究""历史比较研究"三个不同向度的古代哲学研究方法路径,从关于"第一实体"的唯名论与唯实论立场之争可见,我们对古代哲学论题的研究,不仅仅是针对古代哲学家自身文本的争论,而且必然融合了来自后世注疏文献的接受与比较等思想史向度的要素.

    亚里士多德注疏文献古代哲学研究方法

    皮尔士:为什么是符号学?

    邱忠善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尔士的逻辑学和符号学是互相规定的.逻辑学是从符号学的角度被理解的:前期皮尔士在符号学的框架内定位逻辑学,逻辑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后期完全以符号学定义逻辑学.反过来也可以说,皮尔士对符号学的考察,自始至终与其逻辑学研究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皮尔士想要通过符号学来克服逻辑学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另一方面,皮尔士的符号学首先是为逻辑学研究服务的.皮尔士的目标是要建立普遍的符号学,若要更好地理解他的符号学,以上两个方面是必须特别留意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

    皮尔士逻辑学符号学反心理主义

    索萨德性可靠论中的理智德性

    雷璐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性可靠论中的理智德性主要指直觉、知觉、内省、记忆等认知能力,比起德性责任论中作为认知品格的理智德性,作为认知能力的理智德性更难把握.全面理解索萨的"理智德性"概念,需要从背景、定义、功能、目的和价值等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索萨提出"理智德性"的目的在于解决信念的确证问题.确证的随附性是理智德性能够作为可靠来源的关键,理智德性的内在可靠性是德性可靠论的立论基础.理智德性的可靠性与环境密不可分,这是索萨解决新恶魔问题和提出"适切"概念的前提.德性视角主义强调认知主体与环境的配合,通过理智德性获得信念的确证与适切.索萨的"理智德性"理论不仅为解决传统知识论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也深化了我们对认知过程的理解.

    索萨理智德性随附性德性可靠论德性视角主义

    从碎片化到体系化:人工智能助力法律适用统一的实证检视与路径完善

    张意楠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法律法规平台、案例库、裁判文书网、法律问答网站等司法数据库的快速发展,法官面前触手可得的裁判资源达到前所未有的量级.然而法官依然无法说,适用法律已经是一道简单题.究其缘由,司法数据库"碎片化"明显,互联互通匮乏,具有裁判规则冲突、找法效率低、适法错漏多、信息孤岛化等局限性.立足司法实践,整合"碎片化"数据库资源可以从搭建系统模型着手,结合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通过提高规则抓取精准度、构建繁简案弹性适用模式、确定裁判规则优先级、优化规则冲突解决机制等技术进路,赋能法律适用的统一.

    法律适用适法统一人工智能裁判规则司法数据库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探赜

    许礼刚赵西月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是协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效助推器.基于未来发展需求,协同创新在合作平台、运行机制和主体活力等方面尚存较大改进空间.为此,有必要构建以信息化和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模式,着力发挥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和用户的多主体协同作用,促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术发展和持续优化等方面不断完善,以可靠的项目团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宽广的合作渠道为实践保障,实现协同创新的市场化、科学化和共享化.

    新质生产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