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詹世友

双月刊

1004-2237

srxb66@126.com

0793-8150642

334001

江西省上饶市志敏大道85号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上饶师范学院主办的立足高校、面向社会的学术理论刊物。第1、2、4、5期为社科版,第3、6期为自然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刊登的文章注重学术性、地域性、师范性,尤其注重有突破性、创新性、争鸣性和综述性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议高等书法教育与传统文史教育相结合

    管正平张金香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美术与书法"被列为一级学科,书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这一举措也对现行高等书法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等书法教育有重视书写技能而对文化传承关注不够的倾向.实际上,书法是传统文化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书法教育与传统文史教育需要进一步融合,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两者结合的必要性是由教育目标和学科特点决定的,结合的内容涉及与文史相关的多门课程,结合的路径涉及理念、教材、教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结合的意义在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深度达成,保障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书法高等教育文史教育学科交叉

    吟诗文之韵 诵中华之美——以《诗经》为例探讨"吟诵读书法"在古典诗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马宾陈晓芸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吟诵读书法是古人按照一定的节奏、声调、节拍配合着原诗文的文字内容加以唱诵诗文的基本读书法.在现代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古人解读诗文的吟诵法,可以使学生充分领略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文所蕴含的听觉维度的情韵美、音韵美和节律美.

    吟诵读书法古典诗文《诗经》诗文教学

    多重正义论视域下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姜丽
    94-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教育正义理论的积极成分,可以为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综合视角.罗尔斯主张教育资源分配应有助于改善最不利者的境况;阿马蒂亚·森认为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可行能力,拓展人的选择能力;艾丽斯·杨提出了差异正义理论,指出要尊重差异群体的权利要求,三种正义观可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图景提供镜鉴.分析表明,从单一正义走向复合正义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路,从机会平等走向结果平等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逻辑走向,从分配正义走向差异正义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逻辑路径.

    公平正义优质均衡能力正义差异正义义务教育

    传统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现代化——以朱熹和王阳明为例

    刘志文陈顺利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教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现代化不能忽视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结合.朱熹理学体系与王阳明心学体系蕴含了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教育思想,他们均把"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重视道德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的关键价值.朱熹侧重于强调读书穷理的重要性,王阳明侧重于强调事上磨炼、知行合一.传统教育思想现代化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统一于人的现代化.具体而言,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育人应着力于"六个下功夫",从朱熹理学与阳明心学等传统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大力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读书穷理与知行合一的能力.

    传统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现代化朱熹王阳明

    以阅读赋能高等学校立德树人

    徐彩球曹昊玮赖骁钰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成就大人"的教育,其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形而上者",怎样通过"形而下者"去实现,是高校领导者和广大教师迫切面临的问题.由于阅读能使人志存高远、能培养人的坚毅性格、能涵养人的德性、能凝聚起人们的价值观共识,因此,它是一种能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效能的可行路径.新时代,高校要高扬理想的旗帜,完善阅读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仰,以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高等学校立德树人阅读赋能

    中华礼仪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路径研究

    舒怡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礼仪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应用价值.将礼仪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际举措,有助于中华礼仪文化理论和高校党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全面提升党员礼仪素养,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拓展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目前,中华礼仪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大学生重视不足、高校利用不够、方式陈旧、师资缺乏等问题.为此,需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强化认同感;优化课程建设,融入并创新教学;健全管理机制,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其礼仪文化素养,从而推动中华礼仪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

    中华礼仪文化大学生党员教育

    投稿须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