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姜左

双月刊

1008-7931

xbsce@jssvc.edu.cn

0512-66503831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致能大道106号(国际教育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再谈"说部丛书"——以"十集系列"为中心

    付建舟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是晚清小说界革命的产物,在同期诸多"说部丛书"中,其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然而,其相关研究至今依然十分欠缺.文章重点考察该丛书的总体状况和"两个系列"及其复杂情况,"十集系列"完结时间的考述以及有关"辨正",以进一步推进此领域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两个系列"十集系列"

    中国台湾地区日据时期通俗文学研究述略与评价

    黄茜
    14-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台湾地区日据时期的通俗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分,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在刊物的发现、通俗小说选本出版等因素的刺激下,有关台湾地区日据时期通俗文学的研究成为热点.在命名上,学界对于使用"通俗文学"还是"大众文学"存在争议;在流通问题上,学界主要关注大陆的通俗文学作品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改写现象;在研究路径的类目细化上,开始出现针对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的文类研究,还有针对代表性作家作品、通俗文学刊物的个案研究.重视台湾地区日据时期通俗文学,既能补充台湾地区文学史的空白,同时也是刺激台湾文学研究活力的关键所在,为"多元共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弥补台湾视角.

    台湾日本殖民统治通俗文学

    多维视野下的新探索——"'雅俗共赏':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史建文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雅俗共赏':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当下晚清民国文学研究中的诸多前沿议题.与会学者以经典文学文本、报刊、日记、地方志、民俗传说等不同材料勾勒复杂的文学生态与媒介环境,从空间、媒介、叙事、翻译、感官等多个视角拓展了晚清民国文学的研究方法.会议主张以雅俗共赏、多维视野的原则深化晚清民国文学的研究视域与理论建构.

    晚清民国文学会议综述雅俗共赏通俗文学

    近现代天津市民小说论

    冉腾钟海波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市民小说的发生与发展与报刊行业密切相关,尤其是依托报纸出现的报人小说是天津市民小说初期的主要类型.因此,在天津写作的重要小说家均与报馆有密切联系,包括宫白羽、刘云若、李寿民等人.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市民小说家不断涌现,作品数量激增,形成了以天津文化为基础的津派小说.津派市民小说主要类型有社会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掌故小说、混混小说等.天津市民小说在创作上做到了对传统小说的继承与突破、对新小说的借鉴与吸收;与上海市民小说相比,缺乏现代性、先锋性.天津本土的码头文化、曲艺文化、天津方言以及租界文化等对市民小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津派作家市民小说天津文化小说美学通俗小说

    虎丘文化景观与皮陆唱和诗的新变

    徐贺安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日休、陆龟蒙构建的"虎丘追和"反映了唱和诗的新面貌."虎丘追和"描写了虎丘、剑池、寺庙、真娘墓等多种景观,并营构了先秦墓地、晋代别墅、南朝寺庙、唐代游览胜地等多重空间."虎丘追和"新变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诗序加诗评的方式增添了诗歌文本的抒情性、叙事性;二是以追和、补写的形式拓展了晚唐唱和诗的表现功能;三是"虎丘追和"营造了神秘、休闲、华丽、凄艳的审美氛围;四是"虎丘追和"达到了繁杂而有逻辑、游戏兼能言志的艺术境界.

    皮日休陆龟蒙虎丘诗歌追和文化景观

    徐敦仁与《同治苏州府志》

    赵蕊李进陶丛
    46-5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文人徐敦仁文采出众,不惑之年仍淹蹇名场,著有《日损斋诗文稿》《日损斋日记》等.清同治年间,徐敦仁随冯桂芬参与《同治苏州府志》的编修工作,分纂军制门类与第宅园林门类,后考取江苏优贡,同门叶昌炽在日记中记录了二人在苏修志的往来.徐敦仁的修志经历成为其科举生涯的转折点,体现了晚清政府对修志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晚清科举入仕的逼仄.

    徐敦仁《同治苏州府志》冯桂芬叶昌炽太平天国

    主体回归与话语形塑:新时代编辑的现实际遇与价值证成

    王廷国
    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辑是出版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心铸魂的文化使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基固本的社会使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集智聚力的历史使命.其现实际遇、话语形塑关系到出版业的现实变革和未来指向.然而,当前编辑队伍良莠不齐、人才流失严重,普遍存在身份认同度偏低、职业认可度不高和地位边缘化、工作压力大、职务晋升难等现实困境,成为制约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纾解编辑现实困境可以从培养编辑的主体意识入手,充分挖掘和发挥编辑的自身价值.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编辑情怀,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努力做到技术精通、学术精进,尽可能地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对话,形塑编辑话语,进而构建编辑出版话语体系.

    新时代编辑现实困境主体意识编辑话语编辑价值

    中医药类科技期刊封面图像设计研究——基于《中国中药杂志》封面图像样本分析

    郭延龙祖兰朱椰琳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类科技期刊的封面图像设计对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中国知网对中医药类科技期刊进行筛选,选择影响因子排名较前的《中国中药杂志》为研究样本,总结和分析其在 2010-2021 年间封面图像设计的经验与教训,为中医药类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中国中药杂志》中医药类期刊封面设计图像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的实践思考与优化策略——以《药学进展》网站为例

    杨臻峥郑晓南李洋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投稿、审稿与文章浏览为主要功能的传统网站已无法满足科技期刊各类用户的需求,科技期刊加快数字化转型已刻不容缓.科技期刊网站在全方位展示期刊亮点、多样化呈现期刊内容及不断满足期刊用户日益增长的数字化体验需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提高期刊的传播效能与学术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药学进展》网站为例,总结了网站建设的经验教训,并介绍其优化策略,旨在为同行建设网站及相关平台提供借鉴、参考.

    科技期刊移动互联网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媒体融合

    《中庸》主旨新解

    富金壁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礼记·中庸》的主旨,朱熹以为是子思论述儒家"道学"之文,学者向来遵用朱熹旧说.而实际上,《中庸》是论证君王的道德修养,其证据有汉唐学者的论断、俞樾的观点、儒家的传统、《中庸》的内证以及历来教育君王成为圣主的重要著作等方面.

    《中庸》主旨论证君王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