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胡黄连苷Ⅱ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炎症反应以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构建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胡黄连苷Ⅱ组和C16-PAF组,另取未建模健康的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8只.胡黄连苷Ⅱ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每日给予灌胃剂量为80mg/kg的胡黄连苷Ⅱ,激活剂组(C16-PAF组)大鼠每日给予灌胃剂量为80 mg/kg的胡黄连苷Ⅱ和50 μL浓度为4 μmol/L的C16-PAF溶液(MAPK激活剂),共给药14天.模型组大鼠同时给予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和给药同期给予腹腔注射、雾化吸入和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全身体积描记法记录大鼠肺功能指标FVC、PEF、FEV0.3以及FEV0.3/FVC.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瑞氏染色分析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OVA-IgE和ET-1水平和BALF中炎性因子IL-4、IL-5、IL-13和IFN-γ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大鼠肺组织中p-p38MAPK和p-NF-κBp65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基本结构和形态均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病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腔壁显著增厚、管腔缩小,肺泡壁增厚且破坏严重;胡黄连苷Ⅱ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和支气管结构损伤改善明显;C16-PAF组大鼠肺组织出现与模型组大鼠类似的组织损伤情况,但严重程度稍微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VC、FEV0.3、FEV0.3/FVC和PEF值均降低(P<0.05),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IL-4、IL-5和IL-13均升高(P<0.05),BALF 中 IFN-γ 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 IgE 和 ET-1 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中 p-NF-KBp65 和 p-p38MAPK 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胡黄连苷Ⅱ组大鼠的FVC、FEV0.3、FEV0.3/FVC和PEF值均升高(P<0.05),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IL-4、IL-5和IL-13均降低(P<0.05),BALF中IFN-γ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IgE和ET-1水平均降低(P<0.05),肺组织中p-NF-κBp65和p-p38MAPK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胡黄连苷Ⅱ组比较,C16-PAF组大鼠的FVC、FEV0.3、FEV0.3/FVC和PEF值均降低(P<0.05),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IL-4、IL-5和IL-13均升高(P<0.05),,BALF中IFN-γ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IgE和ET-1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中p-NF-κBp65和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C16-PAF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减轻过敏性哮喘大鼠炎症反应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