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FGF-21、FGF-23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张小莉彭红英许俊石开文...
    2867-2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2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非AKI组(n=109)和AKI组(n=93),同期选取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根据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 d临床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血清FGF-21、FGF-2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1、FGF-23对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组相比,非AKI组和AKI组血清FGF-21、FGF-23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非AKI组相比,AKI组血清FGF-21、FGF-23水平显著升高(P<0。05)。93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 d死亡26例,死亡率为27。96%。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血清FGF-21、血清FGF-23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I分期Ⅱ~Ⅲ期、APACHEⅡ评分升高、SOFA评分升高、血清FGF-21升高、血清FGF-23升高是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GF-21与FGF-23联合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 d死亡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98、0。769、0。791,均著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FGF-21、FGF-23在脓毒症并发AKI患者中均呈高表达,与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死亡相关。血清FGF-21、FGF-23联合检测对于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较高。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临床价值

    2019-2021年徐州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建立

    彭乐席向宇李萌毛传春...
    2873-2877,2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2019-2021年徐州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并构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期间徐州市登记的788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徐州市2019-2021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因素。构建Log P回归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徐州市2019-2021年肺结核患者以男性、年龄≥ 60岁、居住地为农村、婚姻情况为已婚的患者居多,其中病程、文化程度的分类群体患病人数较为接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发病与肺结核接触史、饮酒史、结核病健康教育、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职业、吸烟史、卡介苗接种史、居住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农村、吸烟史、性别为男、饮酒史、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年龄≥60岁、职业为农民或工人、肺结核接触史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有卡介苗接种史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对应的LogP模型,经ROC分析可知:该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对肺结核发病的预测效能,其ROC-AUC(0。95CI)为0。881(0。817~0。928),准确度可达86。5%。结论:徐州市应重点关注男性、老年、居住地为农村、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职业为农民或工人、肺结核接触史的肺结核发病群体,且应积极开展接种卡介苗工作。此外,通过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肺结核发病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徐州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抑木扶土针刺疗法联合腹部推拿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范晓娟杨浩刘柯君赖榆芳...
    2878-2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抑木扶土针刺疗法联合腹部推拿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腹部推拿)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抑木扶土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相比,观察组主症、次症、总分更低(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生长抑素、胃泌素低于对照组,胃动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木扶土针刺疗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可调节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改善临床症状。

    抑木扶土针刺疗法腹部推拿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肠道菌群

    肠道益生菌联合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及对RANKL、血气指标的影响

    李丽丽方怡然刘璇姚璇...
    2882-2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及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88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肠道益生菌联合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采取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6MW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定量表(CAT)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及RANKL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6MWT均升高,CAT评分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相同趋势(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TNF-α、RANKL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aCO2水平降低,SaO2、PaO2水平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相同趋势(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QOLI-74相关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肠道益生菌联合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且能够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及RANKL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肠道益生菌气功八段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效果及术后复发、引发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江涛胡凯峰高原张旭...
    2887-2891,2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效果及术后复发、引发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92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均采取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分别以术后复发、慢性疼痛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术后复发与发行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1%(7/92),皮下血肿4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血1例,迟发性肠穿孔1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随访,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6。30%(15/92),其中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7例,重度疼痛3例。术后复发率为10。87%(10/92);慢性疼痛组与非慢性疼痛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疝解剖分类、病变位置、术后引流、补片类型、急诊手术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疼痛组与非慢性疼痛组BMI、手术次数、术中神经保护、术前术区疼痛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年龄、合并冠心病、手术次数、术中神经保护、病变位置、术后引流、补片类型、术前术区疼痛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性别、BMI、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疝解剖分类、急诊手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BMI、并糖尿病、高血压、疝解剖分类为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股沟针法疝环闭合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手术次数、术前术区疼痛为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股沟针法疝环闭合术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神经保护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但术后依然有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慢性疼痛情况,其中BMI、并糖尿病、高血压、疝解剖分类为术后复发危险因素。BMI、手术次数、术前术区疼痛为术后慢性疼痛危险因素,术中神经保护为保护因素。

    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术后复发慢性疼痛危险因素

    老年AECOPD患者中血清sTREM-1、FABP4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段智慧张雅乐辛彩霞王颖...
    2892-2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12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TREM-1、FABP4表达水平,分析老年AECOPD患者血清sTREM-1、FABP4表达水平与其肺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TREM-1、FABP4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pred、FEV1/FVC均小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AECOPD患者中血清sTREM-1、FABP4表达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在12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中,预后不良35例,占27。3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APACHEⅡ评分、继发休克、血清sTREM-1、FABP4均是老年AECOP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联合FABP4评估老年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7(95%CI:0。837-0。998),敏感度为89。72%,特异度为51。47%。结论:老年AECOPD患者中血清sTREM-1、FABP4表达水平与其肺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sTREM-1和FABP4检测有助于提高对预后不良的评估水平。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脂肪酸结合蛋白4预后

    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金聪慧李桃倪静怡张葆春...
    2897-2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miR-592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miR-592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R-59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4年随访,记录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分析miR-592与乳腺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miR-592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显色比例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miR-592相对表达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miR-592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iR-592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所有患者进行4年随访,miR-592高水平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0。37(18。47~60。00)个月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30。57(13。57~60。00)个月。结论: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状态,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且miR-592低表达可能意味着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miR-592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生存期相关性

    胶质瘤组织miR-195、miR-3653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许德荣邓忠勇林胤言覃燕群...
    2902-2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iR-195、miR-3653表达及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采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的42例胶质瘤患者的癌组织石蜡标本作为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30例,将术中切除的额叶或颞叶组织石蜡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胶质瘤组和对照组中miR-195、miR-3653相对表达量,并分析miR-195、miR-3653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195、miR-3653表达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胶质瘤组miR-195、miR-365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不同胶质瘤病理分级、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患者miR-195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miR-3653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miR-195、miR-3653 低表达组 3 年生存率低于 miR-195、miR-3653 高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病理分级Ⅲ~Ⅳ级、低miR-195表达、低miR-3653表达是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miR-195、miR-3653低表达,与胶质瘤远处转移、病理分级Ⅲ~Ⅳ级以及低生存率有关,miR-195、miR-3653可能成为胶质瘤预后评估指标以及治疗靶点。

    胶质瘤miR-195miR-3653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miR-146a-5p、miR-146b-5p表达与血管新生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研究

    蒋莎徐如意冯文图康旻...
    2907-2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微小核糖核酸(miR)-146a-5p、miR-146b-5p表达与血管新生因子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9例URSA患者纳入URSA组,同期选取90例正常早孕并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绒毛组织miR-146a-5p、miR-146b-5p、血管新生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VD表达。Pearson检验分析绒毛组织miR-146a-5p、miR-146b-5p表达与HIF-1α、VEGF表达及MVD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对照组,URSA组绒毛组织miR-146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146b-5p表达水平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URSA组绒毛MVD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URSA组绒毛组织HIF-1α、VEGF表达水平降低(P<0。05);Pearson 检验显示,URSA 患者绒毛组织 miR-146a-5p 表达与 HIF-1α、VEGF、MVD 呈正相关(P<0。05),miR-146b-5p 表达与HIF-1α、VEGF、MVD呈负相关(P<0。05)。结论:URSA患者绒毛组织miR-146a-5p低表达、miR-146b-5p高表达与血管新生因子HIF-1α、VEGF表达下调及MVD降低有关。

    复发性流产绒毛组织miR-146a-5pmiR-146b-5p血管新生因子微血管密度

    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联合Vitapex糊剂对乳牙牙髓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日孜瓦古力·阿木提刘洁买布拜木·买买提依明依帕热·努尔太...
    2911-2914,2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乳牙牙髓炎根管治疗中采取次氯酸钠荡洗冲洗根管与合Vitapex糊剂填充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生理盐水进行根管冲洗,并以常规氢氧化钙糊剂作为根管填充材料,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采取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并以Vitapex糊剂作为根管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儿近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儿疼痛持续时间、细菌减少率及根管预备前后菌落计数,最后对比牙周健康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近远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10、IL-2水平升高,CRP、TNF-α水平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根管预备后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细菌减少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D、BI、PLI水平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乳牙牙髓炎患儿在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联合Vitapex糊剂可提升其近远期疗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及抗菌效果,进一步改善患儿牙周健康水平。

    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超声Vitapex糊剂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