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纪学武张伶俐夏迎静韩芬...
    3256-3259,3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3年11月~2024年1月期间接收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麻醉方案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与观察组(51例,麻醉方案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苏醒情况[拔管、清醒、呼吸恢复时间]、应激反应指标(血糖和血浆皮质醇)以及细胞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统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皮后10min、拔管时的HR、SBP、DBP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清醒、拔管、呼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切皮时、拔管时血糖、皮质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12hCD4+、CD4+/CD8+相比对照组更高,CD8+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照组的为9.80%,观察组的为11.76%,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患儿麻醉药物选用瑞芬太尼、七氟烷方案,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减轻免疫抑制.

    七氟烷瑞芬太尼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免疫功能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NUAK1、NUAK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魏思雨刘宇莹樊丽颖魏媞...
    3260-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BC-NST)组织NUAK家族SNF1样激酶1(NUAK1)、NUAK家族SNF1样激酶2(NUAK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IBC-NST患者.检测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NUAK2、NUAK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中NUAK2、NUAK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IBC-NST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UAK1、NUAK2阴性和阳性表达患者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IBC-NS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IBC-NST癌组织NUAK2、NUAK1蛋白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IBC-NST癌组织NUAK2、NUAK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NUAK1阳性表达IBC-NST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低于NUAK1阴性表达的IBC-NST患者(P<0.05),NUAK2阳性表达IBC-NST患者3年PFS率低于NUAK2阴性表达的IBC-NST患者(P<0.05).IBC-NST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NUAK1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NUAK2阳性表达(P<0.05).结论:IBC-NST癌组织NUAK1、NUAK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NUAK1、NUAK2蛋白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不良预后有关.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NUAK1NUAK2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RAAS系统指标和血清sTREM-1、HMGB1、TLR4的影响

    苏梅王海霞苏晓峰张超...
    3265-3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分别经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后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指标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间歇组(n=53,接受IHD治疗)和连续组(n=54,接受CBP治疗).对比两组RAAS系统指标、血清sTREM-1、HMGB1、TLR4、肾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I(AngI)、sTREM-1、HMGB1、TLR4、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下降,且连续组低于间歇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下降,且连续组低于间歇组;CD3+、CD4+、CD4+/CD8+升高,且连续组高于间歇组(P<0.05).结论:与IHD治疗相比,CBP治疗脓毒症合并AKI,可进一步改善肾功能,提高免疫功能,调节RAAS系统指标和血清sTREM-1、HMGB1、TLR4水平.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脓毒症急性肾损伤RAAS系统sTREM-1HMGB1TLR4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miR-142-3p、miR-125a-5p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和Th1/Th2及Th17/Treg细胞平衡的关系

    林俊平李少珊张立曹金涛...
    3269-3273,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NA)-142-3p、miR-125a-5p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及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HT患者90例作为HT组和同时间段9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甲状腺功能减低程度将HT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31例)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3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外周血miR-142-3p、miR-125a-5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并计算Th1/Th2及Th17/Treg比值.通过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HT患者外周血miR-142-3p、miR-125a-5p与甲状腺功能、Th1、Th2、Th17、Treg 的相关性.结果:HT 组外周血 miR-142-3p、miR-125a-5p、TgAb、TPOAb、TSH、Th1、Th17、Th1/Th2、Th17/Treg 比值高于对照组,FT3、FT4、Th2、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外周血 miR-142-3p、miR-125a-5p、TgAb、TPOAb、TSH、Th1、Th17、Th1/Th2、Th17/Treg 比值依次升高,FT3、FT4、Th2、Treg 比例依次降低(P<0.05).Pearson/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HT 患者外周血 miR-142-3p、miR-125a-5p 与 TgAb、TPOAb、TSH、Th1、Th17、Th1/Th2、Th17/Treg 呈正相关,与 FT3、FT4、Th2、Treg 呈负相关(P<0.05).结论:HT 患者外周血miR-142-3p、miR-125a-5p 水平升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Th1/Th2、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

    桥本甲状腺炎miR-142-3pmiR-125a-5p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甲状腺功能

    血清irisin、DJ-1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关系研究

    贾志刚张波李弋戈莫非...
    3274-3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鸢尾素(Irisin)、丝裂原依赖性癌基因(DJ-1)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TURBT术治疗的NMIBC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TURBT手术治疗,检测并对比两组术前血清Irisin及DJ-1水平.收集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Irisin、DJ-1对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80例患者中,复发42例,占比23.33%,纳入复发组.未复发138例,占比76.67%,纳入未复发组.复发组的血清Irisin水平较未复发组更低,而DJ-1水平较未复发组更高(P<0.05).复发组临床TNM分期为T1期、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以及肿瘤数目为多发的患者比例均较未复发组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TNM分期为T1期、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肿瘤数目为多发、血清Irisin降低、DJ-1升高为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isin、DJ-1联合检测对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最高,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敏感度为94.32%,特异度为79.34%,分别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Irisin降低、DJ-1升高与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TURBT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鸢尾素丝裂原依赖性癌基因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复发预测价值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总IgE、CCSP、TIM-3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郭建懿王晓林郝晓飞杜娟...
    3279-3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IM-3)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82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根据MPP患儿病情情况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并根据MPP患儿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10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清总IgE、CCSP、TIM-3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P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总IgE、TIM-3高于对照组,CCSP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总IgE、TIM-3高于轻症组,CCSP低于轻症组(P<0.05).182例MPP患儿中有59例出现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率为32.42%.预后不良组患儿的血清总IgE、TIM-3高于预后良好组,CCSP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重症比例、发热持续时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病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长、CPIS评分高、血清总IgE、TIM-3升高,CCSP降低是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总IgE、CCSP、TIM-3在MPP患儿中呈现异常表达,与患儿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血清总IgE、TIM-3上升、CCSP降低及病程长、CPIS评分高为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球蛋白EClara细胞分泌蛋白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结直肠息肉患者切除术后多发性复发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管雪梅张峰茹杜丽华张波...
    3284-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患者切除术后多发性复发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至山西省肿瘤医院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300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年复查结果进行分组,复发患者中复发息肉数量≥3枚者纳入多发性复发组(25例),复发息肉数量<3枚者纳入对照组(142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首检病理特征,分析结直肠息肉患者切除术后多发性复发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息肉直径、息肉数量和病理类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部位、息肉颜色、息肉形态和切除方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息肉直径增大、息肉数量增加和腺瘤性息肉是导致结直肠息肉患者切除术后多发性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息肉患者切除术后多发性复发与息肉直径、息肉数量和腺瘤性息肉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患者切除术后多发性复发与首检息肉直径、息肉数量和腺瘤性息肉呈明显相关性.

    结直肠息肉多发性复发病理特征息肉直径息肉数量腺瘤性息肉

    下肢肌肉状态与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孙潞崔晓光李媛杨克丰...
    3289-3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患者下肢肌肉状态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前列腺电切除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50例,利用Fried量表评估患者衰弱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衰弱组23例,非衰弱组27例.利用超声测量优势下肢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并记录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围术期相关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衰弱的相关变量.结果: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患者的年龄更大、BMI更低、股直肌厚度更小、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更小、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更低,术中出血量更多、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越多,术后住院时长更长.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5.667)、BMI(OR=0.578)、股直肌厚度(OR=0.035)、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O R=0.399)、血红蛋白(OR=0.944)、白蛋白(OR=0.853)、住院时长(OR=1.265)、出血量(OR=1.111)与衰弱状态相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和BMI对衰弱状态能够作为老年男性患者衰弱的预测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0%和74.07%.结论:老年男性患者年龄、BMI、股直肌厚度、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血红蛋白、白蛋白、住院时长、出血量与衰弱具有相关性.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联合BMI,对老年男性患者衰弱状态具有预测价值.

    衰弱老年患者下肢肌肉超声

    血清BNP、SII、TyG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分析

    鹿畅陈中元王经元邓雪君...
    3294-3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N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急诊PCI术的AMI合并T2DM患者170例,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检测血清BNP水平和计算SII、TyG.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合并T2DM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NP、SII、TyG对AMI合并T2DM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170例AMI合并T2DM患者急诊PCI术后1年MACE发生率为36.47%(62/170).MACE组BNP、SII、TyG高于非MACE组(P<0.05).KILLIP分级≥Ⅱ级和BNP升高、SII升高、TyG升高为AMI合并T2DM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BNP、SII、TyG联合预测AMI合并T2DM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大于血清BNP、SII、TyG单独预测的0.758、0.743、0.770.结论:血清BNP、SII、TyG升高会增加AMI合并T2DM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风险,血清BNP、SII、TyG联合检测对AMI合并T2DM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B型利钠肽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刘佳郭雪峰赵婷张学云...
    3300-3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0例,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300例患者分为心衰组与非心衰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对比心衰组、非心衰组、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心衰组Ⅱ、Ⅲ、Ⅳ级患者、心衰组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及二者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价值.结果: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心衰组>非心衰组>对照组,组间两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98例患者中,Ⅱ级者41例、Ⅲ级者39例、Ⅳ级者18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Ⅳ级>Ⅲ级>Ⅱ级,组间两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心衰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6例,预后不良者22例.预后良好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明显较预后不良者低(P<0.05).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二者联合均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二者联合较单一指标诊断价值高(P<0.05).结论: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半乳糖凝集素-3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二者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