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张介池

双月刊

1004-311X

swjszzxxw@163.com;swjszz@163.com;

0451-84615121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68号

生物技术/Journal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杂志是中文生物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是涉及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生物学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进展。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工程、微生物、医药、农林、食用菌、轻工食品、环保、食用菌及相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1985年创刊,1994年起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摘引、收录。主要栏目有论著、技术与方法、开发与应用、综述与讲座等。被CA、BA、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网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和文摘类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反刍兽疫病毒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

    李玲霞韩生义李淑萍尚佑军...
    76-8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并解析其致病机制。[方法]分离山羊肺泡巨噬细胞(PAM),利用qRT-PCR、ELISA及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等方法分别检测PPRV感染后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一氧化氮(NO)含量和炎性细胞侵润等现象。进一步利用转录组学测序分析PPRV感染PAM引起的差异基因、信号通路以及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山羊相比,感染PPRV的山羊其肝脏、肾脏及肺脏的部分细胞坏死并且呈现炎性细胞侵润的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的PAM细胞显著增加了 NO含量(P<0。001);与未感染组相比,PPRV感染的PAM其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10等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PPRV感染诱导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炎症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PPRV通过诱导大量炎性细胞侵润、增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激活炎症信号通路从而产生炎症反应。

    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信号通路天然免疫发病机制

    TGF-β1调控GATA3促进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钙化

    黄涛崔泳纪亚男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TGF-β1与GATA3对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钙化的影响。[方法]收集外伤及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组织并分离软骨原代细胞,将软骨细胞分为正常组和研究组。用SB-431542或K-7174干扰软骨细胞中TGF-β1/GATA3的表达。用钙化诱导培养基使软骨细胞发生钙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软骨细胞中TGF-β1/GATA3的表达。通过茜素红染色统计细胞钙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软骨细胞比较,OA组患者软骨细胞TGF-β1和GATA3的表达水平和钙化水平显著增加(1。01±0。02 vs 2。98±0。03;0。91±0。05 vs 2。33± 0。11;P<0。05);与 PBS 组比较,K-7174 组软骨细胞的ALP 和 COLX 的表达水平(2。18±0。05 vs 0。91±0。06;2。83± 0。03 vs 0。46±0。01)以及钙化细胞数量显著降低(0。63±0。03 vs 0。25±0。01;P<0。05);与 PBS 组比较,SB-431542组软骨细胞的ALP和COLX的表达水平(1。01±0。02 vs 0。46±0。05;1。05±0。02 vs 0。43±0。02)以及钙化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抑制TGF-β1后,GATA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99±0。06 vs 0。51±0。02;P<0。05)。[结论]在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组织中,TGF-β1和GATA3表达水平增加,TGF-β1能够提高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细胞钙化水平,并且这一过程与调控GATA3表达密切相关。

    TGF-β1骨关节炎软骨细胞GATA3钙化骨关节病变骨小梁软骨退变

    全反式维甲酸对哮喘模型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

    林宏陈文锋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ATRA)对哮喘模型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对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分别给予10 mg/kg、20 mg/kg和40 mg/kg ATRA灌胃,1次/d,持续1 w。观察各组大鼠的肺功能、肺组织匀浆液细胞因子水平、血Th1/Th2值及Notch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中/高剂量组大鼠呼吸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吸气流量、呼气峰流量和潮气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肺组织匀浆液中的IgE、IL-4和IL-5水平依次降低,IFN-γ和IL-12水平依次升高;模型组Th1/Th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TRA治疗后Th1/Th2值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剂量越高Th1/Th2值降低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的Notch3、Delta1、Jagged1和Jagge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模型组高于低/中/高剂量组。[结论]ATRA可改善哮喘模型大鼠肺功能,调节Th1/Th2平衡,其机制可能与ATRA抑制Notch通路有关。

    全反式维甲酸Notch信号通路大鼠Th1/Th2

    脓毒症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GAL、IL-18的表达意义

    吐尔孙古丽·麦麦提尼格热·阿布都艾尼张悦谢姆孜牙·买买提热夏提...
    96-10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GAL、IL-18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检测脓毒症大鼠血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18和NGAL的表达水平和铁离子浓度。铁离子处理后,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18、NGAL水平、细胞焦亡水平。NGAL蛋白或IL-18抗体治疗后,对脓毒症大鼠的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脓毒症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18、NGAL的水平(0。09±0。02 vs 0。33±0。03,0。02± 0。01 vs 0。24±0。02,P<0。05)和铁离子浓度上升[(15。24±2。17)μmol/L vs(48。68±5。97)μmol/L,P<0。05]。铁离子处理后,肾上皮细胞中 IL-18、NGAL 的表达水平上升(0。10±0。02 vs 0。35±0。03,0。02±0。01 vs 0。24±0。02,P<0。05)、细胞焦亡水平上升(4。76±2。17vs38。11±7。65,P<0。05)。NGAL蛋白或IL-18抗体治疗后,脓毒症大鼠肾皮质(2。64±0。18vs 1。51±0。21,P<0。05)和外髓质损伤有所缓解(2。24±0。19 vs 1。52±0。22,P<0。05)。[结论]脓毒症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GAL、IL-18的表达水平较高。NGAL蛋白或者IL-18抗体治疗能够缓解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诱导NGALIL-18急性肾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铁离子

    α-mating factor在毕赤酵母中引导蛋白分泌表达研究进展

    林钰煊黄义德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广泛用于外源蛋白分泌表达,如何提高外源蛋白的表达效率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是该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泌蛋白通过分泌途径的效率是限制外源蛋白表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α-mating factor信号序列常用于毕赤酵母中,酿酒酵母α-mating factor信号序列是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应用最早的一条信号序列,可引导大部分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同时存在其他物种的α-mating factor信号序列能够在毕赤酵母中引导蛋白分泌表达。基于α-mating factor信号序列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的重要性,该文系统阐述了其在毕赤酵母中的研究进展,并描述了其结构和功能特点,提出了分析与思考,对α-mating factor信号序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毕赤酵母酿酒酵母α-matingfactor信号肽酵母表达系统外源蛋白分泌表达信号序列

    FGFs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杨羽甜薄双玲赵慧郭晨浩...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DKD)和慢性肾脏病(C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是一种信号调节蛋白,近年研究发现其家族成员,特别是FGF1、FGF21、FGF23与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该文总结了近年来FGFs与DKD、CKD相关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DKD、CKD的早发现、早干预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思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临床应用

    S-亚硝基谷胱甘肽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石嫒贾含香容德昌刘玲童...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伤修复的治疗对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作为一氧化氮的天然供体,具有抗菌、抗炎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已逐渐成为创伤修复再生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了解GSNO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将来开发治疗创伤的新疗法提供有力的依据。该文总结了GSNO在促进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描述其抗菌活性、抗炎症反应和促进细胞增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还阐述了GSNO治疗创伤修复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创伤修复S-亚硝基谷胱甘肽一氧化氮抗菌水凝胶微纳米材料抗炎细胞增殖

    白藜芦醇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肖亚倩李有恒王军
    120-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血管生成和细胞保护作用,是一种既能促进创面修复,又能防止慢性创面发展的可行治疗方法。该文介绍了白藜芦醇通过水凝胶、静电纺丝支架以及细菌纤维素聚合物等作用模式在各种细胞中发挥的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衰老的特性,其诱导的分子途径,及与创面修复最相关的因素。对白藜芦醇在创面修复中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白藜芦醇创面修复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衰老水凝胶静电纺丝支架细菌纤维素聚合物

    斑马鱼模型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中应用进展

    陆燕琴尚鑫淼向往王娟...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斑马鱼(Danio rerio,zebra fish)是一种新型脊椎动物模型,由于具有与人类同源性高、价格低廉、生长周期短、透明度高等优点,已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该文分析对比了斑马鱼12个已通过测量目标mRNA或蛋白质水平证明功能丧失的ASD风险基因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百分比,从基因组靶向诱变方面介绍了 9个斑马鱼功能敲低或敲除且有显著ASD行为的ASD模型,从药物环境诱导方面介绍了丙戊酸钠、戊四唑等环境因素诱导的斑马鱼ASD模型,以及对应的ASD行为表现。斑马鱼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机理研究、药物治疗与筛选等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人类疾病的研究中将会带来极大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斑马鱼模型孤独症谱系障碍生理特性行为基因同源性基因修饰环境因素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