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学杂志
生物学杂志

宋礼华

双月刊

2095-1736

swxzz@163.com

0551-62673629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83号合肥大厦9楼

生物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理、生化、遗传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smiR156:沙蓬干旱记忆分子调控网络的潜在枢纽

    房庭舟AWUKU Ibrahim燕霞钱朝菊...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miRNA-mRNA如何参与沙蓬干旱响应和干旱记忆,选择沙蓬干旱敏感生态型AEX为植物材料,开展 3 轮干旱-复水循环实验后进行转录组和sRNA测序.分别鉴定出 341 个和 7858 个响应干旱胁迫的沙蓬miRNA(DEMIs)和mRNA(DEMs).DEMI-DEM调控网络构建表明,24 个沙蓬DEMIs参与调控 1423 个DEMs,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分化功能.鉴定出两个干旱记忆miRNA(DMMIs)miR156 和miR6173,分别调控 11 个和 6 个干旱记忆基因(DMGs).miR156 的靶基因包括 3 个转录因子(TF)AsRWP-RK、AsC3H11 和AsWRKY33;miR6173 的靶基因包括两个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先前的研究中,AsC3H11 和AsWRKY33 作为TF分子开关参与沙蓬干旱记忆分级调控网络,因此,沙蓬miR156 可作为"miRNA-转录因子-功能基因"网络的候选枢纽.研究解析了沙蓬干旱响应和干旱记忆的分子调控基础,将为荒漠植物中的抗逆遗传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沙蓬干旱胁迫干旱记忆miRNA转录组

    Gly33的缺失和突变对hTrx-1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郭席君杨吉康黄君维王彤...
    11-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人硫氧还蛋白hTrx-1活性位点保守序列中Gly33 残基在还原氧化性蛋白过程中是否必不可少,通过合成突变基因对hTrx-1的Gly33 残基进行缺失和替换(G→A).合成的突变基因随后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进一步纯化及检测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Gly33 残基的缺失还是突变为Ala,突变的hTrx-1均能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暗示 2 种突变型hTrx-1均能形成"Trx折叠"结构.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Gly33 残基缺失的情况下,其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当Gly33 突变为Ala时,其抗氧化能力大幅下降到接近失去抗氧化能力.推测Trx-1 活性中心保守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影响了活性中心区域的几何构象,从而导致底物蛋白难以从空间上靠近.参与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突变型hTrx-1 中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hTrx-1 中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推测突变型hTrx-1的Cys32 与Cys35 形成二硫键的能力受到影响.

    硫氧还蛋白1Trx折叠Gly33抗氧化二硫键

    转基因本氏烟草中CtDXR基因拷贝数及耐盐耐高温功能的初步分析

    田春尧冀慧玥丁润月郑乔木...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估转基因本氏烟草中 CtDXR基因的拷贝数,并初步分析其耐盐与耐高温能力.首先利用Southern Blot技术确定野生型本氏烟草中Actin基因的拷贝数,并以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以转 CtDXR基因本氏烟草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中 CtDXR基因的拷贝数.最后,初步分析转基因植株的耐盐与耐高温能力.基于PCR方法,随机检测 10 株T1 代转基因本氏烟草植株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它们均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 CtDXR;Actin基因在本氏烟草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基因;以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最终确定 80%的转 CtDXR基因植株为单拷贝或低拷贝株系;盐胁迫下,转 CtDXR基因植株的株高(P<0.01)、侧根数(P<0.01)与鲜重(P<0.001)优于野生型植株,高温胁迫下,转 CtDXR基因植株的株高(P<0.01)、叶片数(P<0.01)与鲜重优于野生型植株,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更强的耐盐和耐高温能力.利用研究建立的转基因本氏烟草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检测方法,对转 CtDXR基因植株完成外源基因拷贝数的鉴定,且初步鉴定了 CtDXR基因具有耐盐与耐高温功能.

    本氏烟草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拷贝数South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

    过表达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的建立

    徐菁何柳周芳婷潘勤...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稳定表达人源TLR2 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将编码人TLR1、TLR2 和TLR6 的基因分别克隆到pCDH-CMV-MCS-EF1-GFP-puro慢病毒载体上,测序正确后经 293T细胞包装成完整具备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转染Nalm-6细胞(TLR2-),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TLR2 分子的Nalm-6细胞(TLR2+).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和绿色荧光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 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显示: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成功转染慢病毒的Nalm-6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和嘌呤霉素抗性.Western Blot检测到TLR2 在Nalm-6 细胞中成功表达,且TLR2 信号的激活明显增强PI3K-AKT信号轴分子的磷酸化水平.CCK-8和流式细胞术发现TLR2活化可提升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增殖.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TLR2活化不仅能够增强B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还可促进细胞增殖.此模型为进一步探究TLR2通路对B细胞抗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

    TLR2慢病毒载体B淋巴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

    PPARα激动剂橙皮油素对小鼠摄食的影响

    郭莉霞殷钟意邓佳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橙皮油素(Auraptene,AUR)的摄入对正常小鼠摄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正常小鼠分为 3 组,正常对照组、AUR(2 μmol/kg)组、AUR(1 μmol/kg)组,连续灌胃给予AUR 2 周,检测小鼠的累积摄食,检测血清、肝脏和下丘脑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下丘脑中厌食因子阿片促黑色素原(POM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靶基因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 1A(CPT1A)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AUR能够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小鼠摄食,抑制下丘脑厌食因子POMC的表达(P<0.01),对肝脏IGFBP-1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在血清和下丘脑中IGF-1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但并未影响肝脏IGF-1的表达(P>0.05),同时,AUR显著增加了CPT1A在肝脏中的表达(P<0.01).综上,AUR可显著促进小鼠摄食,其机制主要为AUR激活了PPARα,促使肝脏IGFBP-1表达增加,从而结合了血清中游离的IGF-1,使进入下丘脑的IGF-1含量减少,抑制了厌食因子POMC的表达,促进了小鼠摄食.

    橙皮油素摄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肝脏大脑

    金针菇基医用复合敷料的制备与研究

    王应雪谭文丽季巧杨凡...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糖提取后的富含几丁质和葡聚糖的金针菇样品为原料,通过冻干法制备金针菇基医用复合敷料.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吸水保水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止血性能、降解性能以及细胞毒性等.结果表明:金针菇样品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 98.83%,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约为 88.78%;金针菇基复合敷料的物理性能良好,手感柔软,拉伸应力可达 15.20 MPa,断裂伸长率 84.11%,吸水保水性优良,水蒸气透过率可达 2 500 g/(m2·d),体外凝血指数最佳为 0.32,而且该敷料无毒无害,丢弃后 35 d的土壤降解率即可达到 79.79%.结果表明,金针菇基复合敷料具有较好的医用潜力,可用于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领域.研究对促进真菌多糖提取副产物的利用,提升金针菇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真菌复合材料医用敷料金针菇几丁质明胶

    一株茶卡盐湖产纤维素酶嗜盐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刘全林李蕾李馨伟黄裕颖...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青海省茶卡盐湖中产纤维素酶真菌,以含 5%NaCl的马铃薯淀粉(PDA)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获得嗜盐真菌菌株.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初筛后,再以刚果红平板复筛,对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从茶卡盐湖样品中获得纤维素水解菌 24 株,分属于 10 个不同属.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 1 株高活性菌株,命名为 DaliF28,经 ITS 基因鉴定为芽枝孢霉属菌株(Cladosporium sp.).Cladosporium sp.DaliF28 经液体发酵培养 32 h后,上清液中纤维素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 32.87 U/mL,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和最适盐浓度分别为50℃、6.6 和2.5 mol/L NaCl.其在最适pH和盐浓度下60℃保温 1 h,保持60%以上相对活性;在0~4 mol/L NaCl浓度保持60%以上相对活性.分离得到不同属菌株预示着在茶卡盐湖中蕴含着丰富的嗜盐产纤维素酶真菌.

    青海茶卡盐湖嗜盐真菌分离筛选纤维素酶酶学性质

    宁北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筛选

    马晓莉丁范范魏纪元周乐瑞...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宁北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单菌落 45 株,利用基因组提取技术,对菌株 16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及菌属鉴定.结果显示,有 16 株放线菌,含 13 株链霉菌属,3 株拟无枝酸菌属.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6 株菌株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12 株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对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显著抗菌活性,12 株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活性,9 株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研究表明,从宁北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菌株具有较强抗菌或抑菌活性,不仅丰富了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也为进一步从活性菌株中分离抗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抗菌活性

    布顿大麦内生真菌扩张对土壤酶活和养分的影响

    户萌菲陈胜刘小珍滕天欣...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布顿大麦种子为材料,在温室大棚中育苗后栽种在盐碱度不同的大田中.在春、夏、秋季取表层土壤,将春季样作为对照组,对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有机碳、氮、钾在中度盐胁迫下含量最高,随着布顿大麦种植时间的增长过氧化氢酶含量以及碳、氮、磷、钾、速效钾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脲酶、蔗糖酶、速效磷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在中盐下活性升高.且E+的布顿大麦土壤酶活和碳、氮、磷、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的盐分下大部分高于E-的.说明内生真菌感染可以通过调控植物从而改善植物附近土壤的酶活和养分,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布顿大麦内生真菌扩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奠定基础.

    内生真菌布顿大麦土壤盐渍化酶活性土壤养分

    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机制研究

    陈恒源方叶子郑华宝王敏...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菌藻共生生物膜系统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反应器是关键的工序和重要的限制因素.设计菌藻生物膜反应器运行处理养猪废水,通过调节进水氨氮质量浓度探究其对污染物去除效率及微藻生物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载体上菌藻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进一步探究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从而揭示菌藻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规律和微生物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 200 mg/L时,氨氮的日去除速率最高可达到 35.60 mg/(L·d),并在载体上观察到大量微藻和细菌的团簇体,表明菌藻生物膜形成,优势菌属为Prevotella_9、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Acinetobacter和Bifidobacterium;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 300 mg/L时,氨氮的日去除速率显著提高,最高可达到 45.70 mg/(L·d),但持续的高氨氮负荷会对菌藻生物膜造成一定冲击,优势菌属演替为Comamonas和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

    菌藻共生体系生物膜反应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污染物去除微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