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学杂志
生物学杂志

宋礼华

双月刊

2095-1736

swxzz@163.com

0551-62673629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83号合肥大厦9楼

生物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理、生化、遗传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檗碱的体外抗衣原体活性研究

    解文霞朱怡昕包小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阐明天然产物小檗碱的体外抗衣原体活性.首先,通过测定小檗碱对沙眼衣原体L2和鼠衣原体MoPn包涵体形成数量和感染性子代滴度的影响,发现小檗碱对两种衣原体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其次,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化合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显示浓度不高于8 µmol/L时小檗碱无明显宿主细胞毒性.借助宿主细胞和衣原体预处理实验,发现小檗碱不能直接作用于宿主细胞,仅能微弱地直接作用于衣原体而影响衣原体的感染过程.最后,分析小檗碱对衣原体增殖过程的影响.后加药和撤药实验结果显示,小檗碱主要作用于2~12 h的EB→RB转化阶段;长期耐受实验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延缓衣原体的生长周期,但不能完全杀死衣原体.综上,小檗碱具有广谱的体外抗衣原体活性,对衣原体增殖过程的干扰作用强于对感染过程的影响.

    衣原体小檗碱抗衣原体活性感染过程增殖过程

    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对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夏俊英余海霞戚仕梅张富娜...
    6-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人粪便中分离的一株长双歧杆菌ZJ1株胞外多糖提取物(ZJ1-EPS),分别采用丙酮醛(MGO)诱导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皮肤细胞非酶糖基化(AGEs)模型和葡萄糖诱导斑马鱼AGEs模型,探究ZJ1-EPS抑制AGEs的作用和机制.结果表明,ZJ1-EPS对AGEs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可显著抑制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丙酮醛(MGO)诱导的MMP-1表达,促进胶原蛋白的表达.研究揭示了双歧杆菌胞外多糖提取物具有抑制AGEs生成的作用,提示其用于皮肤抗衰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潜力.

    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非酶糖基化皮肤细胞斑马鱼

    三价铬对酵母细胞脂肪酸摄取和三酰甘油合成的影响

    蒋骞玮朱自婷郑俏俏史萍...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三价铬离子对酵母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油红O染色和薄层层析检测酵母总脂质及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含量,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酵母细胞内脂滴数量以及GC-MS分析酵母细胞内脂肪酸组分,观察三价铬离子对酵母脂质含量的影响.实时定量PCR进一步检测酵母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分析酵母脂质含量变化的机制.选取SMMC-7721细胞对三价铬离子的降脂作用进行功能保守性验证.结果表明:100 μmol/L三价铬离子处理后,酵母内总脂质及脂肪酸和三酰甘油的含量降低,细胞内脂滴数量减少,脂肪酸组成比例得到调节;细胞内脂肪酸摄取基因FAA1、FAA3和三酰甘油合成基因DGA1、PAH1的转录水平呈下调.三价铬离子同样引起SMMC-7721细胞脂质含量降低和脂肪酸摄取基因ACSL1、ACSL3和三酰甘油合成基因DGAT2的转录水平下调.研究表明,三价铬通过降低脂肪酸摄取基因和三酰甘油合成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对油酸的摄取和三酰甘油的合成,从而调节细胞内脂质含量.

    三价铬离子酿酒酵母脂肪酸三酰甘油脂滴

    产三峡肽素的草酸青霉SG-4的全基因组测序

    张极峰白晓轩刘超李婧...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解析草酸青霉SG-4的遗传信息,利用二代Illumina测序和三代PacBio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SG-4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经过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后,对全基因组进行共线性分析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结果表明,草酸青霉SG-4基因组全长为31.17 Mb,GC含量为50.5%,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在内,共由9条基因支架(scaffold)组成,含有8 43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75个tRNA和50个rRNA基因.与swiss-prot、Pfam、NR、GO和KEGG等数据库相比,COG数据库注释的基因数最多,可达7 483个.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SG-4与数据库中报道的其他草酸青霉的同源性有一定差异,且存在多处异位重排现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G-4基因组中有28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14个基因簇的功能未见报道,将NRPS相关基因簇与转录组数据进行对应的同时,分析与三峡肽素合成趋势的相关性,得到9条基因簇,经前期实验验证其中有一条可能是负责三峡肽素合成的候选基因簇.研究丰富了草酸青霉的基因组信息,为全面了解草酸青霉的基因组信息、揭示三峡肽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草酸青霉SG-4基因组基因注释三峡肽素

    牛瘤胃微生物β-葡萄糖苷酶Bgls3的基因克隆、酶学性质及活性机理

    夏婷张萌卢向阳田云...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β-葡萄糖苷酶因分离提取困难、酶活性低等因素限制其工业应用.从芒草驯养的牛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中克隆得到一个β-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Bgls3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30a(+)-Bgls3于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异源表达,并对Bgls3酶学性质进行研究,进一步通过同源建模、分子对接以及分子动力学分析Bgls3的活性机理o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Bgls3由2 340个碱基构成,编码779个氨基酸,Bgls3蛋白具有β-葡萄糖苷酶的结构域特征,经SDS-PAGE电泳测定Bgls3蛋白分子质量为85.27 ku;Bgls3酶适应温度和pH范围宽泛,酶活力最高达到306.2 U/mg;同源建模获得Bgls3的结构模型,其符合糖苷水解酶家族3的结构特征;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底物pNPG结合在Bgls3蛋白区域Ⅰ和蛋白区域Ⅱ连接的口袋位置,Bgls3中参与水解pNPG的关键氨基酸有D88、K193、E294、Y240、R160、W273、S395、E486和H194;分子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氢键、疏水作用、电荷之间作用力以及水桥分子作用是β-葡萄糖苷酶Bgls3与底物pNPG结合的基本作用力,并确定与Bgls3活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研究结果为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与应用增加酶源储备,也为进一步理性改造Bgls3提供理论依据.

    β-葡萄糖苷酶异源表达酶学性质生物信息学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ZH7的分离鉴定及脱氮特性研究

    杨宗政孟珠焦永杰闫慧娟...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养殖塘底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的菌株ZH7,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将菌株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bacter sp.).研究不同环境因素(碳源、碳氮比、温度、pH、摇床转速、NaCl浓度)对菌株生长及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探究菌株在单一氮源和混合氮源中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ZH7可以乙酸钠为碳源,在C/N为12~16、温度30 ℃、摇床转速180 r/min、pH 7~9的条件下对氨氮(NH4+-N)和硝酸盐氮(NO3--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混合氮源条件下(氨氮和硝酸盐氮),菌株会优先利用氨氮.氮源去除过程符合Compertz模型,菌株对氨氮的最大去除速率明显高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Rm分别为12.61、7.17和7.23 mg/(L·h).菌株ZH7具有高效的脱氮能力,可作为生物脱氮候选菌株.

    不动杆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含氮废水

    一株异养硝化菌(Alcaligenes sp.XN-1)的筛选分离及降解特性

    武艳芳甄静郭光光梁欣冉...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含盐废水的生物脱氮效率,从工业废水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异养硝化细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在Blast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研究菌株在不同碳源、C/N、pH、温度和盐含量条件下的脱氮特性.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鉴定为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sp.),命名为XN-1;菌株XN-1在碳源为乙酸钠时具有最大的NH4+-N去除率和细胞生长量,其氨氮去除率和细胞生长量分别为100%和0.42;在C/N 15-20、pH 7~10、温度30-35 ℃、盐含量0-4%条件下异养硝化效果最佳,氨氮去除率均为100%.菌株XN-1具有较高的异养硝化能力,在含盐废水脱氮处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异养硝化氨氮降解分离鉴定高盐

    枸杞外泌体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张丽昀王泽华马春燕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枸杞外泌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的调控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枸杞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的形态,粒径分析检测外泌体的直径分布.用提取到的枸杞外泌体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枸杞外泌体对A549细胞的增殖影响,EdU检测枸杞外泌体对A549细胞的活性影响,细胞划痕、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效率,细胞克隆法检测细胞的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提取的枸杞外泌体在电镜下呈茶托状,大小在40-200 nm,符合外泌体形状特征.与对照组相比,枸杞外泌体组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1).不同浓度枸杞外泌体处理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克隆能力也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而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多(P<0.01).枸杞外泌体能够浓度依赖性地上调Cl-Caspase3、p53、Bax等促凋亡因子,下调Bcl-2等抑凋亡因子的蛋白和基因(P<0.01).结果表明,枸杞外泌体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A549细胞凋亡并且枸杞外泌体可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枸杞外泌体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11种植物挥发油对米象和锯谷盗的熏蒸与触杀活性研究

    周幸詹丽孔波梁倩...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赤桉、直杆蓝桉、蓝桉、大叶桉、樟脑桉、小叶桉、三花桉、文旦、柠檬、甜橙和柑橘共11种植物挥发油对米象和锯谷盗的熏蒸与触杀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滤纸浸药法和微量点滴法测定挥发油对米象和锯谷盗的杀虫活性.赤桉挥发油对米象的熏蒸活性最好,LC50为29.42 mg/L,直杆蓝桉挥发油次之,LC50为39.22 mg/L.赤桉挥发油对锯谷盗的熏蒸活性最好,LC50为4.97 mg/L,直杆蓝桉挥发油次之,LC50为11.27 mg/L.文旦挥发油对米象的触杀活性最好,LD50为29.84 µg/头,赤桉挥发油次之,LD50为61.92 μg/头.赤桉挥发油对锯谷盗的触杀活性最好,LD50为7.74 μg/头,三花桉挥发油次之,LD5.为16.22 µg/头.赤桉挥发油对米象和锯谷盗均具有良好的熏蒸活性,对米象的触杀活性仅次于文旦挥发油,对锯谷盗的触杀活性也最好.赤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18.48%),文旦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7.79%).研究结果为赤桉和文旦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挥发油防治米象和锯谷盗提供理论依据.

    挥发油米象锯谷盗熏蒸活性触杀活性

    不同种植年限薰衣草根系分泌物研究

    师仁增邓霞王君竹柳雯雯...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对新疆伊犁薰衣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种植1年、3年和5年薰衣草(L1、L3和L5)的根际土壤,以及未种植薰衣草(L0)的土壤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包括有机酸类、脂类、核酸类、碳水化合物类、维生素类和辅助因子类、激素类、多肽类、抗生素类和类固醇类.相较L0,L1、L3、L5分别筛选出26、17与21种显著差异分泌物(P<0.001);L1、L3和L5分别富集到13、10条和9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P<0.05).相较L1,L3和L5分别筛选到27种(P<0.05)和9种显著差异分泌物(P<0.001);L3和L5分别富集到4条和9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P<0.05).与L3相比,L5筛选到13种显著差异分泌物(P<0.05),富集到6条显著代谢通路(P<0.05).总体来说,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甾醇类物质先下降后上升,维生素类、多肽类和核苷酸类逐渐下降,薰衣草根系分泌物发生显著变化.

    根系分泌物非靶向代谢组薰衣草连续种植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