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林群

半月刊

1000-0984

010-62759981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Journal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数学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及其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军事、教育、科研、经济、金融、决策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成果、方法和经验,主要任务是沟通数学工作者与其他科技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推动应用数学在我国的发展,为四化建设作贡献。主要栏目:数学建模、管理科学、问题研究、知识与进展、学科介绍、方法介绍、高等数学园地、数学史、研究简报、书刊、评介、简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四方演化博弈视角的碳市场核查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董雨刘佳旭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碳交易市场中数据的真实可靠我国政府引入一套MRV(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核查Verification)体系。其核心是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在运行过程中,控排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合谋的问题经常发生。从地方政府、控排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公众在碳交易市场中相互影响的角度,构建四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监管成本的降低可以促进整个系统实现理想情形;政府监督和公众参与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公众参与监督时,政府对公众的补贴额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第三方机构比控排企业更加难以监管;核查成本是阻碍第三方机构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政府惩罚效果优于政府奖励。

    MRV体系碳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公众参与四方演化博弈

    基于D*算法的粤港澳大湾区臭氧工业能源产值率路径优化研究

    苏哲亿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协同粤港澳大湾区臭氧污染防控与工业发展,立足于臭氧浓度、工业生产总值、工业能源消费等视角,探索湾区工业布局优化路径;以2014-2018年湾区城市年均臭氧浓度、工业能源产值率为基础指标,绘制湾区各城市节点的臭氧浓度和工业能源产值率分布空间图,引入D*算法,运算得出激进型、温和型、平衡型三种优化路径,对协同降低湾区臭氧浓度与提高湾区工业能源产值率提供参考思路。

    粤港澳大湾区D*算法臭氧污染工业能源产值率

    电商平台用户感知兴趣点智能化动态协同推荐模型

    陈华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用户感知兴趣点推荐效果,设计电商平台用户感知兴趣点智能化动态协同推荐模型。结合用户协同过滤推荐结果和兴趣点流行度推荐结果,生成基于用户偏好的兴趣点推荐结果。融合兴趣点地理距离和访问时间信息,生成基于兴趣点情景信息的推荐结果。利用矩阵分解模型,建立用户感知兴趣点智能化协同推荐模型。引入改进混合递阶遗传算法更新模型参数,得到最佳的用户感知兴趣点智能化协同推荐结果。通过用户活跃度分析推荐结果内用户感知兴趣点是否发生漂移,若发生漂移,则利用推荐模型重新计算推荐结果,完成用户感知兴趣点智能化动态协同推荐。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完成电商平台用户感知兴趣点智能化动态协同推荐;在不同影响因素时,该模型的商品购买转化率均较高,推荐效果较优;应用该模型后,可有效降低电商平台的用户流失率。

    电商平台用户感知兴趣点智能化动态协同推荐矩阵分解

    基于非价格竞争视角的平台型企业垄断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史普润贾军刘晓红
    3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型企业由于本身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导致传统应用于单边市场的反垄断竞争调查范式难以适应。为了优化和补充平台型企业的竞争调查范式,在总结平台型企业市场力量的来源和标志的基础上,考虑非价格竞争,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市场行为三个方面构建了 一套平台型企业垄断判定指标体系,并应用此指标体系对数字购物平台企业垄断情况进行了打分,最终发现数字购物平台企业的垄断阈值在61。06与59。18之间。最后,考虑到目前平台型企业反垄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国际反垄断形势,从监管体系和监管平台构建、非价格竞争、跨境经营方面提出了反垄断政策优化的建议。

    反垄断竞争调查范式指标体系政策

    不同地区的光污染评价模型与实例研究

    姜依凡贾卓越王怡霖金晶亮...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光污染就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光污染水平不尽相同。文章构建一个适用于分析不同地区光污染水平的评价模型。首先,从社会经济、环境和夜间照明强度三个方面选择了与之相关的7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值加权法和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来获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接着,通过TOPSIS加权得到光污染水平分数。借助聚类分析将光污染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然后,选取分别对应城市社区、郊区社区、农村社区和保护地这4种类型地点,分别为:上海、开封市、张家口市和神农架林区,计算这些地点的光污染分数并判断等级。与实际相较发现,该模型可以准确评估不同类型地区的光污染水平,传递有效信息。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光污染指标评价模型熵权法聚类分析

    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尹盼盼周启清
    6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将其划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三线以下城市等四种不同等级城市组别,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与收敛性。结果显示:1)2011年以来,各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均在逐年递增,但在2017年以后发展速度放缓。2)中国目前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呈阶梯式分布特征。3)在考察期内,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差异较小,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不规则的L形。4)中国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的差异导致的。5)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力度、传统金融发展是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但在不同等级城市中存在差异。并针对性提出了重视数字普惠金融作用、正确认识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异、差异化促进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加权分数阶离散Verhulst模型及其应用

    石莹莹朱锋周陈裕王建宏...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传统Verhulst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文章根据新信息优先原理,采用加权累加和加权累减的信息处理方式,建立基于加权分数阶累加生成的离散Verhulst模型。采用河北省的年末人口数进行预测,将新建模型与传统Verhulst模型和分数阶离散Verhulst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加权分数阶离散Verhulst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加权累加分数阶离散Verhulst模型人口预测

    基于最优Rump区间算子的非线性方程组解的可信验证方法

    姚李侯国亮蒋莹莹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Baumann最优中心形式对Rump提出的非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验证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研究了 Rump区间算子与Krawczyk区间算子的关系;其次借鉴最优Krawczyk区间算子的构造过程,给出了 Rump区间算子的最优形式;最后根据改进的Rump解的存在性定理,设计了验证非线性方程组解存在的区间算法程序。与Rump验证算法相比,理论分析与数值实验均表明,所提算法均可以给出宽度最窄(或至少相同)的解的包含区间。

    最优Rump区间算子Baumann最优中心形式可信验证

    一类具有Allee效应的两种群竞争模型

    张彦麒李翠萍
    9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Allee效应是一种生物种群密度依赖的现象,在种群密度较低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关系。考虑一种具有Allee效应的Lotka-Volterra两种群竞争模型,给出了其平衡点的存在和稳定性条件,并且讨论了解的有界性以及周期解的不存在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展示所得结果。

    竞争模型Allee效应平衡点稳定性周期解

    多约束排队系统的随机模拟与统计分析

    卢一强
    11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排队系统文献中出现的负顾客、重试可修、N-策略、工作性休假、可反馈等概念看作是在基本排队系统基础上增加的约束条件。在详细分析各种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我们依照多约束排队系统中各个离散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给出了多约束排队系统的随机模拟算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了各种排队系统评价指标的估计;并通过模拟例子,研究了复杂多约束排队系统的统计特性。

    多约束排队系统统计模拟离散事件调度法排队论指标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