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郝临山

双月刊

1674-0882

dtxbsk@163.com

0352-7158321 7563252

037009

山西省大同市御河桥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全球文明倡议的双重逻辑

    宋晓芹温振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文明倡议,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行深刻研判的基础上,于党的二十大前后提出的三大全球性倡议之一.其理论内核脱胎于既往的全部文明理论,注重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从现代化和文明互鉴两个维度对既有理论实现了创造性的发展与革新,打破了西方文明景观下的思想牢笼,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深沉之思,具有深刻且重大的理论意义.这一倡议为人类文明的赓续繁荣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世界各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基本遵循,更为中国和平外交的历史进程提供了路径支撑.

    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互鉴和平外交

    党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历史逻辑及启示

    李晓元熊玲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历史逻辑是,从为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美好生活奋斗到为人民强起来的美好生活奋斗.党为人民站起来的美好生活奋斗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始终,使人民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党为人民富起来的美好生活奋斗,使人民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党为人民强起来的美好生活奋斗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奋斗历程,使人民向着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的高品质生活目标迈进.这一历史逻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具有历史性,要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和目标;其本质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生活而奋斗,要在社会实践中把握美好生活的真谛;要汇聚党、人民、英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力,才能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

    中国共产党人民美好生活历史逻辑启示

    正当程序视野下的法官司法责任制

    姚雅洁郭宇燕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责任制是本次司法改革的重点,法官司法责任制又是司法改革的重中这重,正当程序是使法官司法责任制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因为只有用正当程序才能规制住审判权的恣意,才能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文章以正当程序理论为主线,结合我国现有的程序立法和审判实践,提出增设快速封闭连续审判程序,创立有限多元人民陪审团制度,同时注重完善法官职业保障,力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当审判程序,在最大限度上遏制司法腐败,实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正当程序法官司法责任制人民陪审团

    强制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史沛尧樊新红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制管理制度作为民事执行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普鲁士最先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并在1879年的《德国强制拍卖与强制管理法》中以成文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明治维新之后,该项制度传入日本.该制度伴随着清末修律在我国落地生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强制管理制度曾一度消失于公众视野之中,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发布,该草案第二编第九章第三节为"强制管理",标志着该项制度的再次引入.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历史演进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法律适用问题探究

    李金哲李明华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开展认罪认罚从宽试点改革以来,对是否应当降低此类案件的证明标准,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特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关系、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值班律师和量刑建议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科学规范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当前审理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坚持以审判为中心、补强证据来源于口供或同案被告人供述的要慎重、建立公设辩护人和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两种模式、结合实际推行量刑建议分类精准模式,以切实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

    认罪认罚以审判为中心证明标准值班律师量刑建议

    数字化治理时代价值理性的消弭与重构

    裴亚琴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治理是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延续了现代化进程中注重实用和效率的技术主义工具逻辑.数字化治理时代价值理性的消弭导致个人参与能力受损、人际关系更加疏离、个人更深程度地物化和异化以及制造更多不平等.在数字化治理时代重构价值理性应诉诸学界、政府及个人间的合力:学界应廓清价值理性的逻辑和必要性,引领治理理念现代化;政府应约束自身,防范被技术绑架而使公权力成为商业资本的共谋,从而确保数字化技术授权于民;个人则应将数字技术当作有效的行动工具,通过重建社区共同体等途径,建构良性的生活环境,警惕数字化侵权.

    数字化治理技术主义价值理性

    智能化时代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创新路径探索

    孙振南李凯路樊亚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社会治理数字化开启新纪元.社会治理数字化以数据平台为关键基础设施、以数字技术为重要驱动力、以数字政府为领导核心,帮助解决我国城市治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赋能.当前,社会治理数字化创新面临多元主体自觉性不足,协同不充分、治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发挥作用一般、人才培养机制滞后,数字人才短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难度较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数字化治理,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等创新路径.

    智能化时代社会治理数字化治理创新数字化创新

    社区型社会企业在我国的实践探索与政策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潘书惠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基于协作和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的背景下,社会企业逐渐进入地方公共议程视野.研究对2021年成都市社区型社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发现在成都新兴的社区型社会企业的组织结构中,社区居委会发挥了关键的领导作用.此类社会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股权结构中公共资产占比较低、收入分配中社会属性不突出及社区工作重心可能有偏移风险等问题,并建议在社会企业培育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上明确三类社会组织:一般类型的社会企业、社区型社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通过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针对性地解决各类社会企业的发展问题.

    社会企业社区创业社区发展公共政策

    政治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与实践进路

    程同顺郭鑫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的专业必修课程,挖掘政治学原理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探讨提问讲授式、比较分析式、理论分析式和案例创设式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教学的运用,总结政治学原理课程思政的鲜明特色.最后,从加强课程的学术性、增加课程的现实感、提升教师的基本功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探索加强政治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路.

    课程思政政治价值观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泛娱乐主义思潮下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理性审思

    贾璨璨常开霞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逻辑推动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内在耦合使泛娱乐化现象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思潮,并逾越其边界延伸到社会各领域.泛娱乐主义思潮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内核,受西方多重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影响,隐含着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消极改变,导致一些青年人呈现理想信念淡漠化、文化审美庸俗化、价值追求功利化等问题.因此,理性审思泛娱乐思潮下青年价值观培育问题,着重从国家、媒体、青年自身层面寻找有效应对泛娱乐主义思潮侵袭的突围之策,对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泛娱乐青年价值观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