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郝临山

双月刊

1674-0882

dtxbsk@163.com

0352-7158321 7563252

037009

山西省大同市御河桥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良政治生态下干部情商异化的表象、危害及治理策略

    郭昭马婷婷曹睿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的情商是干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成长成才之路的必备要件.然而,在不良的政治生态中,干部由于受到错误价值观的系统渗透,其情商发育也会遭受异化,变异为人情围猎、好人主义、心态失衡.干部的情商异化和不良政治生态相互交织,恶性循环,不仅会影响到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树立和维系,也会污损党的形象,涣散党的强大领导力,降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纠治不良政治生态中干部情商异化,需要树立系统观念,克服简单化思维,在日常教育、用人导向、制度约束等方面综合施治,一体推进.

    不良政治生态干部情商异化治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耦合——试论革命文化的生成视野

    陈炎鑫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生成的新文化,其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二者价值的耦合.每个时代的文化创新都赋有原有文化的沉淀,中国革命文化也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文化形态.中国革命文化的生成序列包含生机与希望、必要与可能、介入与抗拒和耦合与变构四个节点,这四个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断裂与延续的价值链形成必然的联系,又承接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意涵,并最终在革命性锻造中呈现文化样态新的超越,在革命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中彰显中国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

    制度性保障理论的源流与当代宪法价值

    郝文涛上官丕亮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玛宪法时期的制度性保障理论以"现状保障"为主,施密特将魏玛宪法中的制度与权利分离,通过保障制度的核心不受侵犯,进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乡镇自治""公务员制度"与"财产权制度"均为制度性保障的实例.德国基本法时期的制度性保障成为基本权利客观面向的一个功能,主要通过构建制度、维护制度的核心来保障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对于我国的宪法学,制度性保障理论应是宪法解释的新理念,将特定宪法条款解释为制度,可以有效发挥部分纲领性条款的实效性,以此可以约束立法乃至司法、行政,也为合宪性审查提供依据.

    制度性保障制度保障基本权利客观价值秩序宪法解释

    袭警罪的出罪路径研究

    段丽王星灿
    18-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实践中袭警罪适用范围过于宽泛.为了区分袭警罪罪与非罪及其与妨害公务罪的界线,需要从袭警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以及主体要件,开展袭警罪出罪研究.未同时侵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和人身权益的行为、不具有突然性和意外性的攻击行为、发生在警察执行公务尚未开始或已经完成时的袭警行为均不构成袭警罪.袭警罪的暴力仅限于直接对人身体不法行使有形力的狭义暴力.暴力袭击单独行动的辅警和超出职权范围行使职务的辅警,不构成袭警罪;醉酒者袭警不宜定袭警罪,可定其他罪名.

    袭警罪法益人民警察出罪路径

    北魏女性墓志的文化价值

    仵芊蓉孙小梅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墓志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通过它可以了解墓主生活时代的思想、文学等各个方面.北魏女性墓志文的成就引人瞩目,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地位、生活风貌和思想观念以及文学发展状况,这些墓志作为北魏文学研究的有益补充,反映了儒家思想与对女性的期待,作者或赞美女性勤俭持家,或赞美其外貌才气.它的数量可观、风格突出,是北魏文学的代表.南北文风的交融,民族思想的交汇,共同造就了北魏女性墓志独特的文化价值.

    北魏女性墓志女性形象儒家观念文化价值

    清末民初踢毽运动发展述论

    唐彦张钰菁谢维俊张德顺...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踢毽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运动,自发明之始便受到大众的喜爱.由于踢毽制作的随手可得和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兼容,民国时期的教育部把踢毽在大学教学纲要中列为和缓运动,提倡踢毽还具有着推广民族运动,宣传尚武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本篇文章以文献分析法为主,选取民国报纸为主要史料,对清末民初传统毽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深度还原,以填补相关历史叙述之空缺,亦为当代传统踢毽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复兴提供借鉴.

    传统踢毽毽球运动民族运动

    民国时期阆中蚕丝运销网络及经济辐射效应研究

    徐琳脂杨荣斌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四川形成了以川北为中心的三大蚕区,阆中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运条件,承担着川北地区的商品集散任务,成为川北地区重要的蚕丝生产和运销基地.阆中的蚕丝运销主要通过嘉陵江船运经南充、重庆直达上海市场,再与国际市场连接.蚕丝运销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对阆中及整个嘉陵江流域城镇社会经济的辐射和拉动都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阆中蚕丝业运销网络社会经济

    中共山西早期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1921-1927)

    王一雯李强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早期党组织成立于1924年,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党组织初创时期、国共合作时期的蔚然兴起阶段以及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阶段.山西党组织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了一系列工农运动,点燃了三晋大地的革命火种,为后续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山西早期党组织的历史特点、经验启示也为新时代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山西早期党组织工农运动

    论苏德《拉巴洛条约》的缘起

    杨浩南杨超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在英法等强国的安排下建立起凡尔赛体系.苏维埃俄国与魏玛德国作为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弱势国家,两国所面临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局势高度相似.正是基于这种相似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局势,才使得两国逐渐接近并走向合作,进而签署了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拉巴洛条约》.该条约不仅奠定了苏联"五年计划"的基础,而且改变了德国在赔款问题中的不利局面.

    苏维埃俄国魏玛德国《拉巴洛条约》凡尔赛体系

    云冈石窟飞天艺术形象及内涵解读

    吴晓丽
    48-5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魏民族融合下的云冈石窟飞天艺术形象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多元文化的汇聚,在云冈石窟不同时期雕刻的飞天呈现出由早期印度佛教艺术到中国本土风格的演变.同时,云冈石窟飞天在造型、布局和装饰上展现出独特的空间形象,成为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内容.从佛教艺术的视角看,作为护法神的"飞天"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佛教艺术形象之一,飘逸灵动的飞天形象体现了佛教的护法思想和艺术装饰作用,独特的佛教艺术内涵蕴含着佛教的象征意义,经艺术升华,在平静随和的情感体验中净化人心,给人以现实启迪.

    云冈石窟飞天形象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