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镧离子辅助混凝沉淀去除水体中氟离子的研究

    刘雨秋代林莉张永奎刘小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含氟废水中投加可溶性镧盐,形成La-F胶体,再利用氯化铁-氧化钙-聚丙烯酰胺(PAM)混凝体系沉淀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利用较优的除氟工艺,即La3+∶F-(摩尔比)=2∶3,pH =5,PAM∶F-(质量比)=5∶1,处理初始氟离子浓度为20~200 mg/L的含氟废水,可将出水氟离子浓度控制在 1mg/L以下。由于La3+与F-之间较强的亲和作用,二者在水中可形成以LaFx(OH)3-x形式存在的胶体颗粒,后续加入的氯化铁和氧化钙破坏了胶体体系的稳定状态,并通过Fe3+和PAM的凝聚-絮凝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该工艺的沉淀副产物可作为染料废水脱色用吸附剂,其对模拟污染物刚果红的吸附容量达337。8 mg/g,且大部分有效吸附发生在前3 min。

    镧离子含氟废水胶体混凝沉淀

    催化裂解法处理多晶硅行业中的氯硅烷高沸物

    王金可马跃岳长涛
    6-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有机胺类催化剂催化裂解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副产的氯硅烷高沸物,考察了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种类对高沸物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反应温度 130~135℃,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用量8%时,单硅烷产物的收率可达79。99%。

    氯硅烷高沸物催化裂解有机胺废物处理多晶硅

    玉米芯-环糊精交联复合材料对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

    王丽琼李霞侯淋郭易豪...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芯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制备了玉米芯-β-环糊精复合材料(CB-β-CD),通过FTIR、SEM、BET、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B-β-CD对酸性品红(AF)和孔雀石绿(MG)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0 mL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加入10 mg吸附剂,吸附3 h,CB-β-CD对MG和AF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2。16 mg/g和58。04 mg/g。MG在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剂的吸附,AF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剂的吸附。AF和MG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整个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经过5 次循环使用,该材料的吸附性能仍可达到90%以上。

    玉米芯β-环糊精复合材料有机染料吸附

    化学发泡法磷石膏基相变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郭校张占彦汤建伟刘咏...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磷石膏为原料,柠檬酸和碳酸钙为发泡剂,硬脂酸钙为稳泡剂,并以粉煤灰为助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多孔磷石膏基体材料,然后以石蜡为相变材料,通过浸渍法制备磷石膏基相变储能材料。考察了碳酸钙、柠檬酸、硬脂酸钙、粉煤灰用量对改性多孔磷石膏基体材料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RD、SEM、FTIR、DSC、TG表征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各添加剂用量的增加,磷石膏基体材料的孔隙率逐渐上升,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响应面优化工艺实验结果显示,当碳酸钙质量百分含量6。4%、柠檬酸3。2%、硬脂酸钙3。3%以及粉煤灰含量为18%时,磷石膏基体材料孔隙率最大可达到64。53%;FTIR结果表明,基体材料未产生新的衍射峰,改性磷石膏与石蜡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二者仅是物理混合;DSC 结果表明,磷石膏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58。88℃,相变焓为92。95 J/g。将磷石膏和石蜡复合制备具有储热能力的磷石膏基相变材料可用于建筑节能材料,对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磷石膏相变材料孔隙率抗压强度

    ZnGaMnOx/SAPO-34的制备及催化CO2性能研究

    李一梅许海涛
    21-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Zn/Ga/Mn摩尔比的ZnGaMnOx,通过种子辅助法合成尺寸约为 250 nm,分散程度好的SAPO-34 纳米晶。将ZnGaMnOx 和SAPO-34 物理研磨组成ZnGaMnOx/SAPO-34 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其CO2 加氢性能,探究了氧化物制备方法和Zn/Ga/Mn 3 种元素的摩尔比对ZnGaMnOx/SAPO-34 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Ga/Mn =5∶14∶6时,ZnGaMnOx/SAPO-34 的CO2 转化率为 17。1%,CO选择性为 67。7%,低碳烯烃选择性为66。2%。

    双功能催化剂CO2低碳烯烃SAPO-34

    原位晶化法合成大孔-微孔MFI型分子筛

    朱绍林孙明慧刘湛余申...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单分散纳米级二氧化硅小球(500 nm)作为硅源和大孔模板,以四丙基氢氧化铵为微孔模板,通过"溶解-重结晶"过程原位形成大孔结构,得到大孔-微孔纯硅Silicate-1 分子筛(MFI晶型),大孔孔径为150~350 nm,比表面积为350 m2/g,总孔体积为0。24 cm3/g。并探索了晶化时间、乙醇助剂、干胶干燥条件、微孔模板剂用量及大孔模板尺寸等合成条件对大孔-微孔纯硅Silicate-1 分子筛晶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纯硅分子筛骨架中引入铝原子,得到大孔-微孔ZSM-5 分子筛。

    二氧化硅小球蒸汽辅助晶化原位晶化大孔-微孔结构MFI型分子筛

    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王民韦宏年刘攀李铭乾...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密水性、协调变形能力及耐久性优,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高温抗重载能力极为突出,为实现两种混合料的优势集成,研发了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对3 种来源的热拌环氧沥青进行环氧树脂、热拌环氧沥青力学性能及170℃黏度试验;在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础上,开展搅拌时长为 45,135 min的混合料流动性、马歇尔、贯入度、车辙、弯曲及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 种环氧树脂和热拌环氧沥青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170℃黏度达1 Pa·s时间在3h以上;混合料性能随搅拌时长增加衰减较大;环氧沥青类型对除流值和极限弯拉应变外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搅拌45 min的XB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优,流动度<5s且可施工流动性维持时间在135 min以上,马歇尔稳定度超过 48 kN,动稳定度达到 18945 次/mm,贯入度增量仅0。1 mm,-10℃极限弯拉应变>3000 με,疲劳性能指标冲击韧性达到3517 N·mm,各项性能远超常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多项指标也超过环氧沥青混合料,同时成本也较低。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较好兼顾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热拌环氧沥青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强度,对提高我国钢桥面铺装质量及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工程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高温稳定性

    井地过渡带对聚合物驱油剂性能影响研究

    舒政齐勇罗平亚王晓...
    36-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井地过渡带剪切模拟实验装置,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 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吸水强度条件下,剪切后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流变性、阻力和残余阻力系数、微观结构以及水动力学半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井地过渡带剪切后,随着吸水强度的增大,聚合物AP-P4 溶液的黏度损失率高达61。4%,建立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降低40。0%以上,但其建立残余阻力系数能力的降低幅度要比建立阻力系数能力的降低幅度小。聚合物溶液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微观结构被破坏的越严重,水动力学半径越小。

    井地过渡带疏水缔合聚合物表观黏度流变性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微观结构水动力学半径

    铁钼改性生物炭活化过硫酸降解N-甲基吡咯烷酮的研究

    陈英杰杨刚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煅烧法制备了负载Mo2C和Fe0 的生物炭材料作为过二硫酸盐(PDS)的活化剂降解N-甲基吡咯烷酮(NMP)。采用SEM、XRD和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过硫酸盐浓度、初始pH等条件对Fe0-Mo2C-BC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NMP的影响。在NMP浓度为100 mg/L、Fe0-Mo2C-BC用量为 0。4 g/L,PDS浓度1g/L,反应温度为25℃时,40 min后NMP的去除率达99%。Fe0-Mo2C-BC/PDS体系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3~9)保持高催化活性,其降解能力受共存阴离子(Cl-、SO42-、NO3-)影响较小。猝灭实验发现羟基自由基(·OH)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硫酸根自由基(·SO4-)和单线态氧(1O2)发挥次要作用。

    零价铁含氮废水生物炭碳化二钼水处理降解性能

    鲜胶乳熟化时间对天然橡胶组成及性能的影响

    李建伟黄红海李云丁丽...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复合保存剂HY/NH3 保存鲜胶乳1~5d,定期取样凝固制备成天然生胶,以胶乳熟化时间为1d的样品作对照样,探究鲜胶乳熟化时间对天然橡胶组成、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拉力试验机等仪器对天然橡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鲜胶乳熟化可以减少天然生胶中杂质、灰分、挥发物的含量,提高塑性保持率及交联密度;混炼胶的焦烧时间、正硫化时间、扭矩差值以及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定伸应力等均有提高;胶乳熟化3d制备的天然橡胶综合性能最好,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达到 20。47 MPa、30。38 kN/m,比对照样提高了3。5%和7。0%。

    天然橡胶胶乳熟化非胶组分物理机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