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张怀民

季刊

2096-4773

sxjzxb@yahoo.com.cn

0351-6925346;6925347;6925349

030021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二段27号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Poli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活跃公安理论研究气氛,交流公安实战经验及科研信息,扶持公安科研新人,服务公安实战科研和教学,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宗旨,面向全国公安院校教师、公安理论工作者,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及民警,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学术品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编辑队伍,拥有了一批具有相当科研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发表了一批针对公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本刊将本着“准确定位、保持特色、规范发展、全面提高”的办刊思路,真正把刊物办成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参考性与指导性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托咪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汪予佳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是依托咪酯新兴毒品犯罪案件能够准确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国内外依托咪酯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依托咪酯的原品检测方法主要来自于《中国药典》公布方法的更新迭代,生物检材中的依托咪酯检测方法研究集中于血液检测,尿液和毛发检测偏少.这些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单个样品检测周期长,无法实现大量样品的高通量的检测,或存在检测成本高昂、样品前处理程序复杂等弊端.结合当前司法实践中依托咪酯毒品违法犯罪案件高发态势,认为依托咪酯检测方法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掺杂物的影响、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代谢物和衍生物的检测等方面.

    毒品检测依托咪酯生物检材血液毛发尿液

    基于VR技术的公安院校毒品犯罪侦查取证教学体系设计

    范耀文孙铭键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诉讼制度的改革与毒品犯罪样式的演化,我国毒品犯罪侦查取证工作遇到了更大的挑战,而公安院校作为公安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传统的毒品犯罪侦查取证教学体系存在着教学场地局限化、教学过程偏重理论、实训不足、教学缺乏规范化反馈机制与教学训练对抗性不足的缺点.VR技术是近年新兴的虚拟仿真技术,具有仿真沉浸性、交互自主性与超越现实性特点,基于VR技术的毒品犯罪侦查取证教学体系在构建真实训练环境、开放互动的实战演练场景与立体多维的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这一教学体系可通过法律法规教学模块、业务实战训练模块与个体反馈模块等对公安院校受训学员开展针对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公安院校受训学员在相关业务方面的综合素质.

    毒品犯罪侦查取证虚拟现实VR技术公安院校教学与训练

    混合方法研究:我国警察伦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刘克华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方法研究是基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针对同一问题或者研究的不同层次,收集多种数据,分别或者结合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呈现主观和客观观点、整合多重维度和视角、获取实用性知识的方法论.混合方法研究从自发实践期到理论形成期再到理论完善期,经历了百年的历史,这一历史既是混合方法研究生成的历史,也是定量和定性研究范式对立统一的历史,更是实用主义哲学假设对"范式之争"困境的终结.混合方法研究因摒弃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践中凸显了其对复杂社会现象研究能够较为全面解释的优势,因此成为研究方法的主流.在我国警察伦理学研究中运用混合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夯实警察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助力警察理论与实践伦理创新、提高警察伦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实现警察道德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混合方法研究警察伦理学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基于学科融合体的警察培训模式研究

    张汉欣欧阳国亮姚力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公安实战业务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综合化,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民警多学科的专业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当前警察教育培训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基于学科融合体的警察培训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这一模式主张深入分析警察培训课程特色及教学模式的特点,针对公安工作跨学科的基本特性,突出培训过程中科学、技术与实战应用的结合.建议公安院校要创新教学训练的思路和理念,进一步合理配置警察教育培训教学内容,更深层地体现出新时期警察教育培训的绩效性、科学性和实战性,同时基于公安院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及科研成果的累积,架构"大教育、大培训"的公安教学训练新模式.

    多维学科知识融合警察培训模式研究

    科技兴警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科交叉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

    郗雪辰王新文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被提出的新背景下,完善适用于公安院校的应用型学科交叉课程已十分必要.围绕学科交叉课程缺少专门教材、理论与实训教学衔接不畅和新教学模式课堂实践难等问题,基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探索了新教学模式在公安院校学科交叉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方法,提出了"以'模块化'内容构建交叉知识图谱,以'项目式'教学实现理论实训整合,以'诊断性'评价完成学习质量考核"的教学实践方案.

    公安教育科技兴警学科交叉教学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用英语讲好山西故事"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研究

    孟晓萍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新时代山西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讲好山西故事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本省生源优势,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以"用英语讲好山西故事"教学实践,融合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学科素养"五大核心素养.通过问卷诊断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基于产出导向法(POA)的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多维驱动-全面促成-合作评价"的教学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山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用英语讲好山西故事"教学实践能够增强山西学子热爱山西,复兴山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赋能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

    山西故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人才培养产出导向法

    公安专业刑法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究

    马莹莹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落实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根本任务,全国各公安院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更是要着重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优秀的预备役警官.文章从公安院校刑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公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出发,从逐渐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修为,注重实战化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公安院校刑法学课程的思政改革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公安院校刑法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刑法学课程思政思政修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024年度《山西警察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