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张怀民

季刊

2096-4773

sxjzxb@yahoo.com.cn

0351-6925346;6925347;6925349

030021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二段27号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Poli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活跃公安理论研究气氛,交流公安实战经验及科研信息,扶持公安科研新人,服务公安实战科研和教学,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宗旨,面向全国公安院校教师、公安理论工作者,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及民警,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学术品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编辑队伍,拥有了一批具有相当科研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发表了一批针对公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本刊将本着“准确定位、保持特色、规范发展、全面提高”的办刊思路,真正把刊物办成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参考性与指导性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刑事案件诉源治理视角下检察建议研究

    李蕾刘银龙张亚露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案件诉源治理对预防犯罪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检察建议具备的治理功能、预防功能和保护功能是促进社会治理的优势所在,这些功能的发挥能有效促进刑事案件的诉源治理.检视检察建议的运行实践发现,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动提出检察建议的意识不强,检察建议文书质量不高,检察建议的落实效果不佳.为此,要推进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培育检察建议意识;严把检察建议关口,提升检察建议质量,不断增强检察建议的影响力;借鉴各地先进做法,用好检察建议的跟踪回访机制,适时把检察建议工作纳入法治建设考核范围,确保检察建议发挥实效.

    诉源治理刑事案件检察建议

    软硬程度不同客体上穿鞋足迹的差异性研究

    葛恒罗震姚力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软硬程度不同客体上穿鞋足迹特征之间的差异性,文章通过油墨捺印的方式采集软硬程度不同客体上穿鞋足迹的全长、掌宽、跟宽特征并将结果输入 SPS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足迹特征之间的差异反映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就软硬程度不同客体上的穿鞋足迹而言,其足迹全长、掌宽、跟宽特征会随承痕客体的软硬程度不同而变化,具体的变化幅度与承痕客体的软硬程度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承痕客体的可塑性越强、弹性形变程度越大,足迹特征之间的差异就越明显.该研究意在为刑事技术人员正确地制作足迹样本,更科学合理地解释穿鞋足迹检验鉴定中出现的差异点提供参考.

    同一认定客体软硬程度平面穿鞋足迹承痕客体

    铁红粉末在手印显现中的应用探究

    石佳张晓梅朱昭宇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铁红粉末对不同客体表面不同手印物质的潜在手印进行显现,表明铁红粉末对潜在皮脂手印和油脂手印显现效果较好;同时对于瓷砖、玻璃等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潜在手印显现效果也非常突出,并可显现7 天内的潜手印;与传统粉末相比,适用范围更广泛,显现效果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因此,铁红粉末能够单独作为显现材料用于手印显现中,可用于非渗透客体表面较新鲜的皮脂或油脂手印的显现,可在司法实践中推广使用.

    铁红粉末显现潜在手印手印显现显现效果

    公安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公安基础化学"课程为例

    姜红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切实提高公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笔者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活动中,尝试依据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高度重视公共选修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紧密结合公安实际,采用启发式、互动式以及案例教学法等,将创新性内容、公安实际融入教学中.同时,加强师生交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较高的课堂注意力,使教学成为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公共选修课《公安基础化学》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从而切实提高了公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公安院校公共选修课公安基础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张娟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重要阵地,当下面临着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对于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可以从教师文化素养、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英语教学策略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