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交通科技
山西交通科技

赵队家

双月刊

1006-3528

0351-7074139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79号

山西交通科技/
查看更多>>由交通厅主管,是山西省交通行业创刊最早的一份综合性科技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穿既有快速路的不同隧道开挖工法模拟分析

    要海亮
    84-8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快速路为项目背景,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了 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隧道时对既有公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造成的路面最大沉降值依次为1.73 cm和1.43 cm,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的路面沉降及沉降增量均小于CD法.双侧壁导坑法的塑性区分布范围比CD法更大,但均满足隧道开挖时的稳定性要求.

    隧道CD法双侧壁导坑法沉降塑性应变

    高速铁路隧道侧穿建筑物爆破减震技术研究

    王智勇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网的逐渐加密,隧道将不可避免地下穿、侧穿建(构)筑物,在保证建(构)筑物振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隧道掘进效率是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以隧道侧穿建筑物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对上台阶机械开挖+中、下台阶控制爆破工法进行研究,同时与上台阶控制爆破工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高程越高振动越明显,高程对于振速具有放大效应,放大倍数在2倍以上,施工时应当重点监测建筑物顶部的振速;上台阶采用机械开挖+中、下台阶控制爆破工法与上台阶控制爆破工法相比减震效率达到50%以上;上台阶采用机械开挖,中、下台阶采用控制爆破的开挖工法既能提高开挖效率、又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地表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隧道工程侧穿建筑物减震工法数值计算控制爆破

    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薛世豪陈靖泽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黄土隧道结构病害处治效果,以山西某运营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计算软件midas对处治方案的受力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经对比分析得出最为经济有效的处治措施.结果表明:对于衬砌开裂病害采用加强排水和局部换拱联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针对路面开裂病害采用增设平拱+隧底增设微型钢管桩的综合处治措施,能进一步提高围岩和衬砌结构稳定性.

    黄土隧道病害特征数值模拟处治措施效果分析

    新建黄土隧道基底钢管桩加固合理桩长研究

    张秀俊
    97-10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陷性黄土地区新建黄土隧道的明洞及浅埋段湿陷等级高、承载力低,隧道基底承载力往往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常采用钢管桩进行基底加固.为研究钢管桩的合理桩长,以某新建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研究了钢管桩长度为4m、6 m、8 m和12 m四种工况下隧道围岩和复合地基的受力及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桩长度越大,围岩和复合地基应力稳定值及最终变形量越小,但当钢管桩长度大于6 m时,钢管桩对隧底的加固效果基本相同,围岩和复合地基应力稳定值及最终变形量基本相同,建议钢管桩的合理长度取6~8m.

    黄土隧道基底承载力钢管桩合理桩长数值模拟

    新建隧道上跨时既有运营隧道安全性评价

    王艳波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建隧道不可避免地与既有隧道存在交叉,新建隧道以分离立交形式上跨或者下穿既有隧道.以新建隧道上跨既有运营隧道为背景,通过采用荷载-结构法及平面应变模式,分别计算了两种工况下既有隧道初期支护安全系数、二次衬砌安全系数、二次衬砌裂缝宽度,得出结论:计算工况下的既有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均满足强度设计要求,裂缝宽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新建隧道既有隧道分离立交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服务区回用水冲厕恒压系统研究

    刘智慧
    108-11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排放路径的有效方式.在污水产水量和出水水质都满足服务区冲厕需求的前提下,提出基于PLC控制技术的回用水冲厕恒压系统,并对系统水量和水压控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变频控制箱和液位计联动实现自动补水,精准控制缓冲水箱内水量;利用PLC控制的变频技术对出水管道压力进行调节,保障冲厕供水系统稳定运行.

    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站回用水恒压供水变频控制

    基于交通冲突的互通立交交织区交通安全研究

    范定旺
    111-11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具有快速化、大流量、多方向交通转换的功能,是高速公路运行高效安全的关键节点.以互通立交交织区为研究基础,通过无人机采集交织区交通流量、速度等基础数据,使用调查数据进行VISSIM仿真模型参数标定,并仿真得出交织区交通流轨迹数据,利用SSAM软件提取道路交通冲突数据;最后通过分析道路仿真数据,提出互通立交安全提升改造措施.

    互通立交交通冲突数仿真实验安全评价

    基于Faster R-CNN模型的交通信号灯检测识别研究

    李靖博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的推进,交通信号灯的准确检测与识别对于交通安全和效率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识别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使用Faster R-CNN算法实现交通信号灯高效准确的检测与识别.通过使用人工标注的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与准确性;基于PyTorch框架上构建Faster R-CNN模型,并经过训练保证模型收敛;在模型评价方面,使用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在交通信号灯检测与识别任务中表现出色,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对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信号灯FasterR-CNN多类别分类

    基于运输成本的太原绕城高速公路过境货车出行路径研究

    霍春阳郭科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太原绕城高速公路(G2001)禁止过境重型货车通行,交通管控引起路网出行路径变化,导致过境重型货车出行路径发生变化,利用广义费用函数对货车过境太原所有路径进行筛选,计算各路径通行概率,构建用于重新组织交通的理论工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货车过境路径进行引导,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及方案.

    绕城高速公路货车过境广义费用出行路径

    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间厕位指示单元的对比研究

    张泽乾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旅客在急需时能够准确找到厕位而不拥挤等待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间厕位引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厕位指示单元指示的准确性对厕位引导能否成功至关重要.从检测成功率、辨识友好度及安全性、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常见的3种厕位指示单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插销门磁感应技术的厕位指示单元在各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是高速服务区卫生间厕位指示单元的较优选择.

    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厕位指示单元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