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交通科技
山西交通科技

赵队家

双月刊

1006-3528

0351-7074139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79号

山西交通科技/
查看更多>>由交通厅主管,是山西省交通行业创刊最早的一份综合性科技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维修改造设计

    和兆建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运营多年后容易出现箱梁腹板开裂及顶底板纵横向裂缝等病害,以主跨60 m连续箱梁桥为例,介绍了该桥的病害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项维修改造设计,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腹板加厚及增加预应力钢束的加固方案,以解决腹板开裂、结构刚度不足等问题.该桥的加固设计,可为同类型桥梁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预应力连续箱梁裂缝加固设计维修改造

    多联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张恒东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多联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为例,从计算规模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和目标、验算内容和方法、抗震性能和规律等方面对小箱梁桥抗震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多联式小箱梁在E1地震和E2地震作用下,桥墩受力最不利部位均在墩底且受弯控制;E1地震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可通过构件截面初始屈服弯矩判断;E2地震作用下首先采用等效屈服弯矩判断结构是否进入塑性阶段.若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应重点分析墩顶的位移能力、墩底塑性铰区的转动能力和抗剪强度.研究可为多联小箱梁桥抗震设计和抗震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小箱梁抗震设计首屈弯矩等效屈服弯矩能力保护设计

    基于绿色交通背景下的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量预测研究

    张健健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坡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技术,有助于绿色交通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实地采集的边坡光伏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数据变化规律,使用箱形图初步估算数据中异常值的比例,进而使用孤立森林模型精准识别异常值,并使用LightGBM模型对异常值进行预测填充.同时,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思想建立GRU模型对未来1 h、2h、3h、l d、2d、3d的光伏发电量进行预测,并采用评估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GRU模型能够精准预测不同时长下的光伏发电量,建立的模型可为未来边坡光伏发电量预测奠定基础.

    光伏发电数据预测孤立森林模型LightGBM模型GRU模型

    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期碳排放核算研究——以浮山北近零碳收费站为例

    赵国梁秦敏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清单分析,根据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活动工作分类及植被的碳汇功能划分了核算体系边界,对2023年浮山北收费站采暖、空调、照明、厨房、生活热水、ETC收费系统等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采用IPCC中的排放因子法进行核算,并对碳排放变化情况和产生碳排放的不同类别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对站区光伏发电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进行碳减排量核算,最后通过分析影响站区碳排放量,提出碳减排的路径,为高速公路运营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高速公路运营期碳排放碳核算近零碳

    人工智能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董子琦刘帆蒋子舟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桥梁健康监测主要依靠提前布设的各类传感器来获取数据,并进行简单的处理与分析,这种模式往往存在数据不全面、数据失真、数据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各类技术得益于其强大的获取与处理分析数据能力,被广泛运用于桥梁健康监测领域.主要介绍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无人机、大数据及深度学习算法的桥梁健康监测研究应用与最新进展,同时对人工智能在桥梁健康监测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基础资料和新的视角.

    桥梁健康监测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智能分析故障诊断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主动发光标线效果研究

    蔺琳朱本成梁奇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主动发光型交通标线,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在各类高速公路高风险场景中,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对驾驶员产生何种影响.借助驾驶模拟器,以夜晚条件为典型场景,对有照明隧道和无照明隧道进行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从不同模式的交通标线视觉诱导环境中车道保持能力和瞳孔面积指标两个角度考量,探究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中主动发光交通标线的最优布设参数.结果显示,主动发光交通标线夜间对隧道路段的亮化效果明显,中等闪频闪烁型点线式标线效果最好,对促进隧道路段的通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公路隧道主动发光标线视觉诱导

    公众出行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张慧燚张越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缓解当前高速公路的运输压力,基于山西省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应用的建设基础,以"数据融合+大数据"为核心,依托山西交通控股集团高速ETC用户、通行数据、TIMS系统等,汇聚服务区、收费站、气象、安全等交通基础数据资源,融合高精地图、导航等资源,围绕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打造"晋e行"公共出行服务平台,为广大出行者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体验.

    公众出行智慧交通服务平台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省级网络货运信息监管服务平台设计

    李大鹏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货运行业的蓬勃发展,货运量不断攀升.然而,传统监管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数据安全不足、效率低下和透明度缺乏等问题,已难以适应现代货运行业对高效和便捷性的需求.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山西省网络货运信息监管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对货运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和监管,实现了网络货运各参与方之间车源、货源信息共享.通过数据的多方参与管理,实现了对信息的全面追踪,确保了货运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此外,采用了平台联盟链模式,构建了高效、安全的网络货运监管体系,有效解决了数据信息安全性和可信性问题,对提高网络货运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货运区块链架构设计流程规则

    特殊条件下普通干线公路风险较高路段运营环境描述模型

    郭强梁超张博渊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普通干线公路风险较高路段的运营环境进行综合描述,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考虑了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流状况、气候环境等特点,建立了特殊条件下普通干线公路风险较高路段运营环境描述模型,便于对山西省内所有普通干线风险较高路段进行统一描述,有望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减少公路交通事故、提高运营安全.

    普通干线公路风险较高路段运营环境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速公路施工区实时事故风险模型

    吴宏涛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方法的不断兴起与发展,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挖掘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分类识别方面表现突出.设计了事故风险预测识别的建模思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利用线性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法和非线性方法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事故风险模型建立的实现,根据施工区交通流状态判断事故是否发生,即将施工区交通流分为正常通行状态和高危风险状态,并进行了两种方法的特点研究和建模效果对比.

    机器学习二元Logistic回归法非线性方法卷积神经网络事故风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