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王梓坤

双月刊

1004-9894

sxjyxbbjb@163.com

022-23766679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大129信箱

数学教育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服务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及高等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确立现代数学教育观,倡导数学教育科学学术争鸣,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反映数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新成果,发挥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作用。倾力将用得上的先进理论,可借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措施,带有启迪性的学术争鸣,中学数学教改的丰硕成果,前瞻性的中学及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理念与设想及实证性研究结论奉献给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及数学教育科研的大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学教育学"的当代重建及其中国路径

    郑毓信
    1-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当积极从事"数学教育学"的当代重建,不仅因为这一方面的较早工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关认识应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也是数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一个迫切需要,即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切实防止与纠正各种可能的片面性立场与绝对化认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是:"突出基本问题,坚持辩证立场."

    数学教育学当代重建中国路径

    数学对真善美精神追求的"源脉""谱系"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王钦敏余明芳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是全面、精粹与彻底的,深刻体现了数学精神的本质要义,是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辨析数学求真、益善、唯美精神的源脉,提出两个观点:数学探求真理的态度与方式是数学求真精神之源,数学求真精神是数学益善与唯美精神的根基.数学求真、益善、唯美精神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形成演化脉络.求实、求理、求广与求新是数学求真精神演化的主要脉络;益知、益事、益国与益人是数学益善精神演化的主要脉络;唯简、唯序、唯统与唯和是数学唯美精神演化的主要脉络.它们共同形成了数学追求真善美精神谱系的结构要素,依演化脉络对这些要素及其内涵进行简要阐释和分析,得到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宗旨等问题的影响与启示:富有追求真善美精神内涵的数学教育在培育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方面有更深刻的意义;"以数学的精神和思想育人,旨在涵育精神与思维素养"是数学教育的远大宗旨;数学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谱系为涵育数学精神素养的教学提供了具体路径与方法.

    数学精神求真益善唯美

    文化视角下中美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比较研究

    吕孙忠雷沛瑶何忆捷熊斌...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竞赛是识别和培养数学英才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英才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数学文化的内涵特点,构建面向数学竞赛试题的数学文化分类框架,以中、美、俄3个国家的试题为样本,分析和比较它们在知识源流、学科联系、社会角色、审美娱乐和多元文化 5 个数学文化维度上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3 个国家的试题都注重数学文化,各有特点,但主要集中在审美娱乐和社会角色两个方面.得到数学竞赛命题以及数学资优生培养的相关启示:重视数学文化试题价值,彰显"育人性";精选数学文化主题素材,注重"多元性";立足数学文化普及特点,体现"民族性";链接数学文化内容发展,指向"前沿性".

    数学竞赛数学文化试题比较英才教育

    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基于因果结构分析框架的证据

    张思雨韩继伟赵倩白玉梅...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因果关系,是支持相关政策制定的有力依据.构建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关系的因果结构分析框架,探究其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正向预测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前因变量;从教师专业发展上看,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因果关系还存在发展性特征,逐渐由单向因果关系转变为双向因果关系,即对于新手型和熟手型数学教师而言,其工作满意度是正向预测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前因变量,对于专家型数学教师而言,其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存在相互预测的双向因果关系.基于此,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政策重点是重视教师情绪价值、提升教师职业期待,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发展、改善教师工作动机,增加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工作满足感.

    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数学学业成就因果关系交叉滞后模型

    基于Bookmark标准设定方法的数学演绎推理能力表现研究

    郝连明梁海丽綦春霞
    28-3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演绎推理能力表现情况,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学校地域学生的表现差异.通过Bookmark方法开展标准设定,基于IRT技术获得学生数学演绎推理能力表现的水平比例.结果显示,有 30%的学生达到最高水平,有超过 17%的学生处在低水平,尚未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总体表现中女生成绩略好于男生,但在水平分布上呈现明显差异性,女生较男生更稳定.城市和县镇学生的能力表现明显好于农村地区学生,3类地域的学生水平分布也呈现明显不同,农村地区高水平人数比例最低,且不合格水平人数比例高于高水平学生比例.结果表明需要关注数学演绎推理能力在性别、地域上的表现差异,教育测量评价研究中开展标准设定工作对测评结果分析有重要作用.

    Bookmark标准设定演绎推理推理能力

    数字课程资源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

    金敏李娜范良火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程资源是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工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研究正在受到数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初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通过课堂观察和文本分析探究数字课程资源提供的多元表征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进而初步探索数字课程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课程资源不仅有助于提供二次函数的多元表征,还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多元表征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研究启示:数字课程资源提供的自主式操作能增强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数字课程资源营造的开放题情境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数字课程资源呈现的动态化表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数字课程资源二次函数初中数学GeoGebra多元表征

    加拿大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愿景与现实路向

    白颖颖马云鹏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视野下对不同国家学科教育与教学的讨论可以为新课改的推行提供经验借鉴和反思.加拿大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突显融通学习领域与跨学科关联,课程期望关注回归基础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者,重视教师深度理解课程标准,课程设计自主性大的愿景设计.在课堂教学上呈现出灵活设计学习任务和注重思维可视化,重视情境创设和联系生活,倡导学习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以及注重独立、安全学习环境创设的现实特征.中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实施,要发挥数学课程的前瞻性,重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和课程实践,创设开放包容的教学生态,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加拿大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数学教学

    云南省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刘佛莲孔德宏张勇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 2022 年度"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的 300 名小学数学教师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理解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实施情况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课标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实施课标的主动性不足;旧课标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有所转变,但未将课标作为日常教学的依据;教师对新课标内容认同度较高,但内容理解水平低;性别、教龄等不同的教师在课标实施水平上差异性显著;课程标准实施的指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建议:强化课标指导地位,提升实施的积极性;深化课标理念解读,促进内容深度理解;减小群体水平差异,助力课标全面实施.

    课程标准实施小学数学教师现状调查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开发·设计·反思——以"平均配速中的数学问题"为例

    魏佳张清越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项目式学习与核心素养立意、综合与实践领域强调的"跨学科"呈贯连特征,饱具探求空间.研究基于跨学科与素养导向等理念,开发并设计了一项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平均配速中的数学问题",期望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项目活动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具体包括:制定主题与目标、布置准备性作业、问题情境导入、设计实践活动、多学科融合学习、总结与评价等环节.对该项目活动的反思与建议有:(1)设计上,项目主题应明确、依托此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应用与拓展的价值;(2)实施中,充分预设项目在课堂实施中易出现的问题,从而优化项目设计,主张项目的弹性实施;(3)整体上师生分别应提升学科知识共建力度以及形成数学眼光.

    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小学数学活动开发平均配速

    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常州市武进区的调查数据

    马伟中陈蒨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业设计质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也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解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现状,对 887 名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教师作业设计理念陈旧、时间投入不足、能力普遍较弱;教龄与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呈现出部分正相关关系;影响教师日常作业设计的因素很多,教师的主动学习很重要;高校教育普遍缺乏作业设计课程.教学建议:高校课程应从"理论"走向"实践";作业功能应从"工具"走向"育人";作业设计应从"割裂"走向"整合";作业改进应从"形式"走向"本质".

    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教师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