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王梓坤

双月刊

1004-9894

sxjyxbbjb@163.com

022-23766679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大129信箱

数学教育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服务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及高等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确立现代数学教育观,倡导数学教育科学学术争鸣,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反映数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新成果,发挥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作用。倾力将用得上的先进理论,可借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措施,带有启迪性的学术争鸣,中学数学教改的丰硕成果,前瞻性的中学及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理念与设想及实证性研究结论奉献给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及数学教育科研的大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大数据":内容呈现、要点聚焦与实施建议

    李健李海东李文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订.通过整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呈现出的"大数据"内容,发现相关内容主要聚焦在课程性质、发展要求、知识关联、教学资源、信息技术 5个要点上.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大数据"聚焦点,对中国数学课程建设提出 4点建议:加强师生对"大数据"的两类价值认知;重点关注中学阶段的两个"大数据"关联点教学;为"大数据"课程实施做好 3类资源服务;利用大数据手段升级教学活动与教师培训.

    数学课程标准大数据课程改革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

    张可心胡典顺
    6-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对于数学考试命题、学业评价、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评价是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解读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业质量评估的相关要求,选择核心素养、结构化内容、知识技能、问题情境、数学过程作为学业质量评价维度,构建学业质量评价模式,并对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与数学过程评价展开论述,以此对学业质量评价提出反思与建议:深入理解学业质量,全面优化考试命题;发挥多元评价功能,关注学生自我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反馈,利用评价指导教学.

    学业质量评价模式考试命题

    统计活动过程视角下高中统计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李亚琼彭亮徐文彬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统计活动过程"视角,从统计活动过程各环节及其完整性程度两个层面对中国人教B版、北师版和苏教版3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统计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3版教材在统计活动各环节的安排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在统计活动过程的完整性方面,虽注重活动的展开,但过程缺乏完整性;统计部分内容在3版教材中的设置,容易产生设计意图与学科理解的错位,影响统计部分教学效果的达成.因此,教学中需梳理整体知识结构,重视统计活动过程的完整呈现;关注学生统计素养的培养,重视整体性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关注课标和教材编写的一致性.

    统计活动过程教材比较与分析统计素养学习进阶

    数学教科书"旁白"中的"留白"探析——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韩粟刘倩雯汪晓勤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旁白"是新世纪数学教科书的新增栏目之一.探析数学教科书旁白中的"留白",旨在本土语境中重塑教科书旁白的教育价值,阐明其教学功能.教科书的整体定位转变、单元体例更新与意识形态变化,揭示了教科书旁白"留白有源"的理论背景.例析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发现数学教科书在旁白中主要留有"论证之白"和"陈述之白",其次留有"发现之白"和"方法之白",极少留有"超越之白",反映出教科书旁白"留白有形"的实然现状.未来可以从丰富教科书旁白的留白设计、实践基于教科书的"留白创造式"教学及拓展教科书旁白与留白的研究 3个方面擘画和实现教科书旁白"留白有期"的美好蓝图.

    数学教科书教科书旁白留白留白创造式教学

    数学自我效能对初中生数学成就的影响:数学焦虑和内在价值的链式中介模型

    甘艳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北京、哈尔滨、丽水市 8所中学 2 079 名初一、初二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成就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学焦虑和内在价值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数学自我效能、数学焦虑、内在价值和数学成就两两之间显著相关;(2)数学焦虑在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成就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内在价值在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成就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数学焦虑和内在价值在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成就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学自我效能影响数学成就的内部机制,为教师指导学生提升内在价值和数学成就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数学自我效能数学焦虑内在价值数学成就

    培养学生建构知识关系能力的个案研究——以"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为例

    沈威陆珺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根中国大地研究数学教育,可以更好传承与发扬中国数学教学特色,为建设一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数学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以"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探究其蕴含的教学特征,建构教学结构模型.研究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培养学生 3种能力:一是结构性理解知识关系的能力;二是创造性建构知识关系的能力;三是批判性论证知识关系的能力.

    数学教学建构知识关系个案研究

    教学人类学视角下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探究

    诸方淳徐斌艳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技术对于数学教与学的影响.为了应用信息技术,教师有时不得不改变他们原有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人类学是一种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这一方法植根于对整个教学现象的系统描述.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研究专注于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且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和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学人类学可以为理解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的生成机制提供帮助;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看法是他们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虽然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依然以"技术本位"为主,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

    信息化教学数学教学教学人类学

    师生关系对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数学学习兴趣与外部动机的中介效应

    王嘉瑶张春莉綦春霞付钰...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区域质量监测项目实施大规模纸笔测试,采用两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从河南、河北、浙江3 省145 个区县抽取了 1 097 所学校中的 158 161名八年级学生进行测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数学学习兴趣与外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包含自我内驱力、同伴内驱力、家庭内驱力)在师生关系对数学学业成就产生影响时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数学学习兴趣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学业成就,数学学习兴趣在师生关系与数学学业成就发挥中介作用;(2)自我驱动与同伴驱动下的外部学习动机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学业成就;(3)数学学习兴趣可以调节自我驱动与同伴驱动的外部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消极影响;(4)家庭驱动下的学习动机正向预测数学学业成就.

    师生关系数学学习兴趣外部学习动机数学学业成就

    小学版简式数学焦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李玺珺刘建周陈科韦嘉...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政策文本和一线教师访谈,根据第三学段数学学习的特点,对简式数学焦虑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小学版简式数学焦虑量表(Elementary Version of the Abbreviated Math Anxiety Scale,AMAS-E)对 1 893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支持了AMAS-E的理论二维结构:数学学习焦虑和接受数学评价焦虑.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检验结果与假设一致,效标关联效度的检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信度分析结果也表明,AMAS-E的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AMAS-E是测量第三学段学生数学焦虑水平的可靠且有效的工具.

    数学焦虑第三学段信效度检验

    焦点关注分析框架下职前数学教师的教师关注力——基于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的探索性研究

    曹阳张侨平马云鹏陈敏...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关注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部分.重视和发展职前教师的教师关注力,有助于提升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教学能力.已有的教师关注力分析框架均采用西方的课堂视角,针对中国大陆数学教师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研究基于中国课堂发展的焦点关注分析框架(起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采用混合研究法,以广东省某高校 17位职前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小学数学示范课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视频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焦点关注分析框架探索中国大陆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师关注力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运用焦点关注分析框架进行观课,职前数学教师在不同焦点所呈现的关注力水平不一致,其中在"关键点"的水平相比其它 3个焦点要低;在内容方面多关注教师和教学法.参与研究的职前数学教师可能因为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对真实课堂的感知,对课堂教学事件的理解不深,所关注的内容较难聚焦.研究的发现为运用焦点关注分析框架分析中国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育中的教师关注力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职前数学教师教师关注力示范课分析焦点关注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