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教育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

陈曦

月刊

1002-5707

sx@ustb.edu.cn

010-62332831 62334268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内

思想教育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会刊。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期刊,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问题

    孙来斌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现实问题.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从认识前提、历史经验、时代要求3个方面展开.首先,应该把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性质定位、弄清其主要内容,获得必要的认识前提.其次,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体现出的坚持基本原则的坚定性、运用基本原则的创造性、发展基本原则的开放性等特点,总结宝贵历史经验.最后,应该重视和研究当今时代提出的有关问题,发挥好我们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坚持守正创新,创造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的"中国版本".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运动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守正创新

    百年党史视野中"大党"概念的历史考察

    樊宸余王久高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大党"概念发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并在党的百年征程中随着时代任务而渐次嬗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过程中,就已明确"大党"的规模之大、管党责任之大的要义.新中国成立后,"大党"话语与"大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话语重心在强调治国安邦的责任之大的方面更加聚焦.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勇立改革潮头的同时,在政治品格之维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大党"命题.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大党样子与大党难题等新命题,着重在党的世界胸怀之大、使命担当之大的维度为"大党"话语注入了新的理论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大党百年党史历史考察概念

    数字资本主义的生态恶化机理及其图景重塑

    冯明宇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资本增殖靠自然资源作物质承担者的特点决定了资本逐利造就生态恶化的可能性.数字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样态的数字化变装,没有改变资本逻辑这一资本主义体系运转的轴心,在"变"与"不变"意义上表明生态恶化必定伴随资本逻辑的技术载体更新而来.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在加速异化消费与商品生产中导致资源能耗剧增,使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并进一步造成数字资本主义发展速度对生态恢复速度的逾越,最终加深人与 自然的双重异化.在此背景下,促进数字技术的社会主义运用,推动构建绿色智慧的社会主义数字生态文明,构成我们在数字时代批判资本、校正技术、重塑人类生态文明美好图景的必由之路.

    数字资本主义生态恶化数字生态文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问题"的意义、类型与原则

    吴宏政罗媛媛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简称为"融入问题",该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常态化方式."融入问题"是国家意识形态理论不断演进的逻辑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创新的重要渠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特征的必然要求."融入问题"主要包括"教材融入"和"教学融入"两大环节,在此基础上形成4种融入类型.其中,在教材融入环节中,从融入定位角度区分为"指导性融入"和"内涵性融入";在教学融入环节中,从融入内容角度可区分为"普遍性融入"和"专题性融入";从融入方法角度区分为"灌输式融入"和"启发式融入";在教材和教学两大环节中,从融入性质角度区分为"拓展性融入"和"创新性融入".而解决好"融入问题"需要坚持"教材逻辑"而避免"随意发挥"的原则;坚持"尊重文本"而避免"断章取义"的原则;坚持"逻辑联结"而避免"外在嫁接"的原则;坚持"有机整体"而避免"碎片抽取"的原则.

    融入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类型基本原则

    "斗争"何以"伟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

    李蕉郭壮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近代史既是一部伟大复兴史,也是一部伟大斗争史.作为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关键线索,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伟大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不易讲好、但必须讲好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为例,通过剖析这一时期党开展内、外斗争所秉承的立场、视野和方法,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理解何为曾经的"伟大斗争",以及"伟大斗争"对于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远意义.而在其背后,则是以大历史观重新审视、综合研判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难点,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抗日战争大历史观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三维审视

    陈好敏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劳动人民投身火热劳动实践的精神写照.从生成维度来看,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导下,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劳动思想精髓,深刻总结百余年来党的劳动实践经验基础上凝结而成的时代精华.从现实维度来看,把握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要深刻体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价值意蕴.从实践维度来看,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要注重思想引领、教育引导、舆论导向和制度保障,通过多种途径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上来.

    新时代劳动精神劳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高校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融合的逻辑框架与运行机制

    金峰李国正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加强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分割是制约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瓶颈.鉴于此,从价值塑造的目标出发,基于协同育人的理念,秉持教师和学生二元主体深度参与和互动的基本原则,依据"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价值实践"的价值观演化规律,构建了包括"价值聚焦、价值映射、价值讲授、价值实践、价值测评"、融合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逻辑框架,进而构建了高校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融合的四维机制.研究对于推进专业课程从价值空转到价值负载的转变以及实现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知识教育价值教育价值观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政治认同:概念意涵、生成维度和培育路径

    程霞李亚汉康志亮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政治认同对于新时代铸魂育人、建设教育强国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从以下4个层面培育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政治认同: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铸牢政治认同的情感之基;将师德建设、传承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青年海归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认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及其政策的公正有效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改善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境遇,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绩效认同.

    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政治认同

    新时代钢铁行业背景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探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于成文尹兆华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铁行业背景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钢铁领域高素质人才、推进钢铁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新时代钢铁行业背景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要在明确高校育人目标和职责使命的基础上,厘清高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育人的特点和经验,进而从方向把握、路径探索、效能提升3个层面构建以新时代"钢铁精神"为内核的"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引领广大青年学子自觉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钢铁行业背景高校文化育人育人模式

    基于服务育人的高校学生诉求'接诉即办"工作实践探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程波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诉即办"工作是高校秉持服务育人理念、推动学校治理改革的有益探索.通过对高校学生诉求"接诉即办"工作的时代价值、重难点问题的系统分析,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探讨党建引领、平台赋能、机制创新、数据驱动、考核加压"五位一体"工作路径和实践成效,以期为高校服务育人提供借鉴.

    学生诉求接诉即办服务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