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思政课"讲道理"的文化逻辑

    贾鹏飞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的重要论断,打开了从文化向度讲好思政课的新视角.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求阐明思政课"讲道理"的文化逻辑.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契合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政课具有文化内容和文化底色、基于文化讲道理适应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习惯,回答了思政课何以要从文化视角"讲道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内容,以思想性、精神性、价值性为内容取向,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内容指向,阐明了以哪些文化精髓支撑思政课"讲道理";讲清楚"能、好、行"的道理,要避免思政课"文化化"、"去理论化"的认识误区,提高思政课教师运用文化"讲道理"的能力.

    思政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为方法的"大思政课":出场逻辑与内在规定

    刘朝晖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不仅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作为方法的教学理念,而且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作为方法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运用,具有不同层面的存在形态,是一项极富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制度安排.善用"大思政课",是对生活化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有效利用,旨在用最恰当的方法、策略或工具"跟现实结合",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变革.衡量是否"善用",必须坚持合规律性、合需求性、合发展性的统一,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发展性的评价方案和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育人机制.

    "大思政课"思政课方法

    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的建设要求

    林彦虎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成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新命题,该命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网上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集分众实施、精准施教、系统运行为一体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循环实施机制.这一实施机制的提出不仅革新了传统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提升了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促进了网上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网络文明建设.有效推动这一机制的形成与运行,需要在遵循这一实施机制具体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科学规律基础上,重点关注其所呈现的集"主体—技术—保障—优化"等为一体的作用机理,并协同融合各方力量系统推进.

    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

    数智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化:出场、风险与实践策略

    方正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智技术的蓬勃发展,沉浸式、生活化、靶向性的场景化育人模式,成为数字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向.在数字场景应用实践中,尚存在着场景信息失真化遮蔽思想政治教育客观性、场景设置感性化弥散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性、场景叙事娱乐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等潜在风险.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化的有序运行,要规范场景技术的应用边界,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价值引领;善用数字叙事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叙事形态;打造虚实同向的场景生态,构建"人机协同"的场景育人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化数智技术

    青年社交"搭子"的样态、成因及其引导路径

    许亨洪伍玥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搭子"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社交行为的新变化,呈现出精准陪伴的情感体验、垂直合拍的圈层类聚、轻快流变的联结互动等样态,广受青年群体青睐.作为青年社交心理和行为方式的一种现象映射,"搭子"是在个体寻求情感弥合与角色构建的需求驱动下,以数字技术的精准匹配和社交平台的实时互动为载体,折射出青年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交行为的动态转变.针对青年社交"搭子"所带来的疏离感,应以心理调适为出发点,合理形塑青年社交心态;以破壁融圈为着力点,有序规范青年社交空间;以主动"重拾附近"为立足点,有效引导青年社交行为,助推青年实现高质量社交,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搭子青年社交社交心态社交行为

    青年反向消费的现象透视及其发展策略

    张星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向消费是青年开始重审人与物的本质关系、以理性消费来摆脱消费主义奴役的一种新兴消费实践.以消费主义为现实参照,青年反向消费呈现出消费动机的"反被制造"、消费偏好的"反被驯化"、消费方式的"反被操纵"和消费意义的"反被定义"的流行特征,具有积极、肯定和正面意义.反向消费模式的形成是青年群体在直面压力社会生存境遇、摆脱消费主义倦怠、社交媒体发酵和数字技术赋能下调整消费策略、革新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文化和拓展消费方式的必然结果.面对新兴消费趋势,尤需警惕青年反向消费出现理念误解、需求漠视、发展受挫和圈层禁锢的风险隐患,积极推动青年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

    青年反向消费理性消费

    情绪价值: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新向度

    靳玉军何攀文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绪价值是当下公共领域的流行词,其本质是个体在价值活动中达到精神愉悦的情感体验,青年群体是情绪价值的狂热追求者.青年情绪价值取向的生成与个体化时代、现代性焦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念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青年在追寻情绪价值、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需要警惕可能产生的消费主义、情绪泛滥、情感骗局等风险挑战.为此,既需引导青年理性认识情绪价值,又要构建助力青年全面发展的情感场域,发挥青年向内调节情绪的主体作用,帮助青年融入时代发展潮流,形成积极合理的价值取向.

    青年情绪价值价值取向

    深化"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2.0"建设

    封2页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远志计划2.0"建设

    封3页

    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品牌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