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阎志坚

月刊

1009-2528

sxdk@263.net

010-58581402;58581401;58581400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层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ournal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主要服务于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政确的理论导向,积极推进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积极探索和反映高校“两得”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主管部门的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最新举措、动态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如何讲好"两个大局"

    董扬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大局"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当前中国与世界关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关键所在.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讲深"两个大局",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逻辑,讲清楚"两个大局"是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的科学判断,以及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讲透"两个大局",要讲透彻"两个大局"的内在关系,讲透彻在统筹"两个大局"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讲活"两个大局",要依据课程特点,阐释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要联系实际讲案例,将讲道理与讲故事有机结合起来,要运用鲜活语言讲好道理,使学生深刻理解"两个大局".

    "形势与政策"课"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思政课"的唯物史观阐释

    仝联勃孙玥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深入阐释"大思政课"的学理依据为我们透视理论本质,明晰思想内涵,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理解其实践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大思政课"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活"维度,因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既存在按照"教材理论一教学理论"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逻辑的维度,也有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建构"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育逻辑的维度,后者构成了"大思政课"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结构."大思政课"所具有的强烈"实践亲和力"和"现实针对性",彰显了其"理论引导现实"的实践论指向.

    大思政课唯物史观认识论实践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景式教学探析

    黄冬霞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景式教学是一种以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主流价值叙事为内核、以场景体验为关键、以自主建构知识为旨趣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践行"大思政课"理念的有效形式,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还是满足大学生多场景融合学习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出发,可以从场景洞察、场景营造、场景代入、场景升华和场景优化等方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景式教学的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场景式教学场景体验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策略探析

    盖逸馨浩日娃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正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引领力量.思政课教师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对于关切新时代大学生多元主体需求,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胜任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精准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聚焦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数字素养面临的观念之困、培训之限、发展之惑,可以从全面激活思政课教师内生动力,完善多元化数字素养培育机制,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教学运用能力三个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数字化转型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阻碍因素及其破解策略

    刘明明田方晨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它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建设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社会凝聚起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的广泛共识.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与国家、人民和大学生的期待仍有一定距离.从成因上而言,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不充分、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彻底、管理部门聚焦立德树人主责主业不充足以及错误社会思潮的侵染等构成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在准确剖析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相应地从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激发学生主体性、提高管理部门履责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着手,构筑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强大合力.

    思政课教学教师学生主体性

    论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新时代意蕴

    孙其昂周军虎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实践积累形成的政治优势和政治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文化财富.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发展出了新内涵,实现了理论创新.生命线的作用发挥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实现,形成了结合的新思路.这一论断不只是在党的建设及其工作中有意义,在其他社会工作中也有意义,应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自觉;同时还具有社会和工作的深层逻辑意义,也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唐明燕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根基之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根基作用对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在学校师生中培育和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发掘可用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从两个方向契入:一是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作为择取框架,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可称之为"显性契入";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智慧,以提升育人者素质、改进育人方式,这可称之为"隐性契入".目前,存在着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一系列症结问题,只有遵循一定原则、找到合适路径予以破解,才能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将"第二个结合"落到实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第二个结合"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赵美艳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局势作出的深刻研判,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坐标.在这一宏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意蕴.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三方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问题,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的前提.通过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提升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观局""解局""破局"的重要实践路径.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