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大学

董常生

双月刊

1671-8151

sxndzk@163.com

0354-6289092

030801

山西省太谷县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着重开展农业、林业、动物科技、食品工程等学科方面的研究、探索自然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律,坚持“提高为主”的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科研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为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和国内有关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月季3种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振锋袁志豪陆月霞罗云...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月季是我国重要的观赏花卉,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月季潜隐病毒1(rose cryptic virus 1,RCV1)是侵染月季的主要病毒,与其它病毒复合侵染月季时,对其生长和发育可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旨在建立灵敏、便捷地检测月季中这3种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以病毒CP基因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侵染月季的PNRSV、ASGV和RCV1的RT-LAMP检测方法,并对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和dNTP使用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并对反应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该方法在恒温条件(61℃)下即可对目标病毒实现可视化特异性检测,检测体系中Mg2+和dNTP最佳使用浓度分别为 5。0 mmol/L和 1。2 mmol/L;本研究所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RCV1、PNRSV和ASGV可以检测到病毒的最低浓度分别为 3。19×105、6。44×104 和 4。04×104 拷贝/µL,灵敏度是RT-PCR的 100~1000倍,而且检测体系具有很好的反应特异性,与侵染月季的其它病毒之间不存在交叉反应;使用该RT-LAMP检测方法随机对田间19个样品进行检测,可通过颜色变化,能准确检测出样品中的目标病毒,而无需借助琼脂糖凝胶电泳或其它专门仪器。[结论]该方法可通过直接添加染料实现可视化,具有快速、便捷、特异性好特点,适用于侵染月季的PNRSV、ASGV和RCV1的快速诊断及田间监测。

    月季病毒RT-LAMP检测方法

    魔芋软腐病的病原检测及治理策略

    马晓冉金鑫韩茜牛义...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魔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可以大量合成葡甘聚糖。魔芋软腐病是魔芋生产上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对魔芋产量造成重大的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魔芋产业的发展。因此,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是魔芋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魔芋软腐病病原检测技术、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除常规PCR检测技术外,还阐述新的检测技术在魔芋软腐病上的应用,并概述了目前主要防治魔芋软腐病方法,例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以期为魔芋软腐病的病原快速检测和综合防控提供指导意义。

    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方法综合防控

    蚕豆萎蔫病毒2根芹分离物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郭孟泽尹任孙平平张磊...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取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 2)内蒙古根芹(Apium graveolens var。rapaceum)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并将该基因组序列与其它BBWV 2分离物基因组序列进行一致性、系统发育及重组等分析。[方法]以疑似感染病毒的根芹叶片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NGS技术确定样品中感染病毒的种类,通过RT-PCR技术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验证病毒种类,使用VectorNTI、MEGA11、SDTV1。2以及RDP4等软件对克隆到的BBWV 2内蒙古根芹分离物20IM-ApGr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BBWV 2内蒙古根芹分离物20IM-ApGr两条RNA的完整序列;序列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20IM-ApGr与其它分离物在Pro-RdRp区域和CPs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分别为 85。2%~99。5%和 82。8%~92。7%;基于BBWV 2基因组的Pro-RdRp区域和CPs区域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可以将目前已知的BBWV 2分离物分为2个分支,其中本研究所获得的分离物均处于第II分支,并分别与中国辣椒分离物Hunan、XJ14-3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明确了造成根芹叶脉黄化以及叶片皱缩的病毒性病原为BBWV2,首次获得BBWV 2内蒙古根芹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并阐述了其与已知的BBWV 2分离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可为BBWV 2株系划分、遗传进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根芹蚕豆萎蔫病毒2号序列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

    215份甜椒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延宏吴慧琴阳宜王静...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明山西省蔬菜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保存的甜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来自国内外215份甜椒资源的33个表型性状(13个数量性状和20个质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15份甜椒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范围在 12。22%~30。32%,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商品果纵径,最小的是心室数,变异范围最大的数量性状是商品果纵径为 15。79%~110。57%,变异范围最小的是主茎粗为7。53%~24。07%;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5。177~5。368,分枝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花冠色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各甜椒材料间遗传变异突出。采用主成分分析将33个表型性状分为8个主成分,这8个主成分贡献率为3。131%~14。812%,累积贡献率为14。812%~65。421%,所有成分均代表了甜椒表型性状的主要信息;在528对相关性状中有186对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选择材料时不能只考虑单一性状,应同时考虑相关性状遗传变异;215份甜椒资源在遗传距离为0。73时聚为5类,每一类材料的表型性状均有其特点。[结论]由结果可知,花柱长度、叶色、叶面特征、青熟果色、果实横切面形状和果形等20个性状是引起甜椒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所选甜椒资源遗传差异大,变异丰富。本研究可为今后甜椒资源筛选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甜椒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欧李'农大7号'和'DS-1'杂交F1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刘雅茹张璐叶浩佳王辰怡...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欧李杂交后代果实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筛选低酸低涩优良株系。[方法]创制了'农大7号'和'DS-1'正交和反交群体,测定了F1代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单果重、果实硬度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采用赋值法将果实性状各指标进行量化,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杂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宁、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等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分离。杂交后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单宁整体表现为偏高亲遗传倾向,果形指数表现为趋中偏低的遗传倾向,单果重表现为偏低亲遗传的倾向,果实硬度表现为明显的趋中遗传倾向。'DS-1'×'农大 7号'后代固酸比、可滴定酸、单宁、单果重、果实硬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6。71%、27。03%、32。35%、32。32%、20。83%,分离较为广泛,选择潜力较大。正交和反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变异系数分别为13。15%、16。34%,选择潜力较小。杂交后代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宁优势率均为正值,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结论]杂交后代果实酸度和涩度表现为明显的母性遗传特性,低酸亲本作为母本,后代更容易筛选出鲜食品质优良的变异单株。通过组间连接法进行聚类分析,从'DS-1'×'农大7号'后代中筛选出7个低酸低涩优良株系。

    欧李杂交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单宁遗传

    菠萝AcCAX1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金绘姚艳丽王文波谭丹...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克隆鉴定菠萝Ca2+/H+反向转运蛋白AcCAX1,并对其全长序列和表达谱进行分析,可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技术获得AcCAX1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预测、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最后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cCAX1对不同离子、不同温度胁迫以及不同植物激素的响应。[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428 bp,编码1个由47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50 801。11 Da、理论等电点为6。24的稳定疏水蛋白。序列分析表明,AcCAX1氨基酸序列中包含11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域,组成了 2个保守的Ca2+/H+反向转运蛋白结构域。CAX1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最大为58。74%,其次是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占比分别为21。68%、14。95%和4。6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AcCAX1的转录水平可以受外源CaCl2和NaCl诱导升高,受MnCl2处理降低。AcCAX1在菠萝老叶和茎中转录水平较高,在果实和花蕾中较低。烟草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cCAX1在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核中均存在表达。此外,AcCAX1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并且AcCAX1转录水平受4℃低温和37℃高温胁迫显著抑制。[结论]AcCAX1作为菠萝中Ca2+/H+反向转运蛋白,可能在菠萝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菠萝AcCAX1Ca2+/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胁迫响应

    不同产地'晋谷21'小米品质特性差异研究

    田翔郑婷婷郭伟乔治军...
    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生态环境小米在营养及加工等品质方面的差异,有利于实现优质谷子品种的合理布局,改良小米品质。[方法]以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北京的24个产地种植的谷子品种'晋谷21'去壳后所得小米为材料,对其营养组分、淀粉糊化特性及小米粥、小米饭质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法对其营养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产地的'晋谷21'小米间纤维素和灰分含量变异系数最大,黄色素、脂肪、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24个产地的'晋谷21'小米淀粉及蛋白质含量整体较高。不同产地间小米粥浓稠度差异较大,小米饭蒸煮品质各有差异,小米凝聚力差异不大,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山西临县和陕西的志丹、定边、米脂的小米崩解值高于其它产地;山西临县、北京延庆、陕西定边的小米回生值明显高于其它产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各营养成分的权重表现为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黄色素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纤维素含量>灰分含量,各产地间的关联度较为接近,其综合品质相差不大。其中,山西兴县的'晋谷21'与理想品种最为接近,综合品质最好;山西汾阳的'晋谷21'与理想品种相差最大。[结论]生态环境对'晋谷21'小米品质影响较大,且对多种营养组分影响较大。除基因筛选方法外,还可通过生态环境条件改善培育优良谷子品种。

    小米产地差异品质特性灰色关联分析

    不同类型梨果肉质地发育动态比较分析

    殷晨田路明徐钰清曹玉芬...
    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类型梨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果肉质地的变化规律,优化梨果质地评价方案。[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的穿刺法和质地多面分析法(TPA),以脆肉型梨品种和软肉型梨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相关果实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着梨果的生长发育,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为上升趋势。穿刺法和TPA法的质地参数指标穿刺果实硬度、穿刺果肉硬度、穿刺果肉脆度、TPA果肉硬度、破裂力、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整体呈现为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梨品种以及不同质地参数指标的下降趋势存在差异,主要集中于花后97~153 d。软肉型梨果的TPA果肉硬度、破裂力、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穿刺果实硬度、穿刺果肉硬度和穿刺果肉脆度比脆肉型梨果大,脆肉型梨果的粘附性比软肉型梨果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梨果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TPA果肉硬度、破裂力、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穿刺果实硬度、穿刺果肉硬度和穿刺果肉脆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粘附性呈现为正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梨果肉质地参数PCA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64。3%,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8%,软肉型梨果主成分综合得分均高于脆肉型梨果的得分,明显区分了软肉型梨果和脆肉型梨果。[结论]研究明确了软肉梨和脆肉梨果实质地动态变化规律,软肉梨和脆肉梨果实质地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可以利用成熟期果肉质地参数建立指标模型以量化评价果肉质地性状和果实成熟度。

    果实质地穿刺法质地多面分析法生长发育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同黄花'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李名莉刘玉兰阚以琴邢国明...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黄花菜品种'大同黄花'适宜种植密度,提高产量,以期为当地黄花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方法]本研究以'大同黄花'为试材,设5种不同种植密度:T1(25 019穴/hm2)、T2(20 009穴/hm2)、T3(16 679穴/hm2)、T4(14 294穴/hm2)、T5(12 509穴/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同黄花'生长、光合参数、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1)黄花菜的株高、冠幅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处理T3的株高最高,为46。7 cm,较最低处理T1高出7。03%。(2)处理T3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2。34 μmol/(m2·s),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处理T3花蕾中维生素C、总酚、β-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含量较其它处理均为最高,分别达到33。99 mg/100 g、0。38 mg/g、11。64 μg/g、11。54 mg/g,显著高于处理T1、T5。(4)处理T3单穴平均花薹数达到 5个,单薹平均花蕾数为 12个,平均单花重为4。47 g,产量达到4 594。50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处理T4,产量达到3 819。90 kg/hm2。[结论]种植密度对黄花菜生长与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均造成影响,且处理T3(16 679穴/hm2)相较于其它处理,优势明显,适合黄花菜丰产栽培中采用。

    黄花菜密度生长品质产量

    硅酸盐矿物基土壤改良剂降低土壤酸度及促进菠菜生长的效果

    范贝贝黄尚书黎鑫林周林...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土壤酸化是限制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发高效土壤改良剂有助于提高酸性农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方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评估来源广泛的硅酸盐矿物基土壤改良剂在降低土壤酸度和缓解铝毒害的效果,明确其对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硅酸盐矿物+牡蛎壳(T2)、硅酸盐矿物+硅钙钾镁肥(T3)、硅酸盐矿物+羟基磷灰石(T4)和硅酸盐矿物+生物炭(T5)处理均能提高土壤pH(0。21~1。46个单位),降低土壤交换性酸(24。3%~85。2%)、交换性氢(11。0%~65。9%)和交换性Al3+(30。9%~94。7%);其中,T2处理在提高土壤pH(1。46个单位)和降低土壤交换性Al3+(94。7%)方面效果最佳。同时,T2、T3、T4和T5处理也降低了土壤交换性Al3+在土壤交换性酸中的占比(9。0%~64。8%)。此外,T2、T3、T4和T5处理均能促进菠菜生长,提高植株钙镁累积量,并降低植株铝浓度。与对照相比,菠菜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0。60~17。90倍和0。16~5。32倍;植株钙镁累积量分别增加123。0%~1170。0%和75。0%~1684。0%,植株铝浓度降低10。2%~86。0%。Pearson和P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Al3+含量(P<0。001)、植株铝浓度(P<0。01)和植株镁浓度(P<0。001)是影响菠菜生物量的重要因素。[结论]综上,硅酸盐矿物复配牡蛎壳制备的硅酸盐矿物基土壤改良剂在土壤酸化阻控和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可为硅酸盐矿物利用和土壤酸化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硅酸盐矿物土壤酸化交换性Al3+菠菜生物量钙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