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蔡继清

季刊

1008-0120

0358-8322556

030013

山西省太原市郝家沟街99号汇隆花园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Jour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创办最早的水土保持专业期刊。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积极宣传有关水土保持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最新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大力普及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交流介绍各地小流域治理的新鲜经验,集学术性、资源性、实用性为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汾河流域运城段水土流失治理思路与成效

    茹玉玲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汾河流域运城段总面积3 623 km2,水土流失面积2 136 km2,占总面积的58.96%.近年来,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 km2,实施坡改0.07万hm2、淤地坝除险加固7座.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结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淤地坝、加强封禁治理、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完善机制体制等水土流失治理思路,开展流域水土保持建设,打造汾河流域运城段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乡村振兴、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治理经验治理思路

    北方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概述

    张晓静王晓斌刘兴梅陈媛媛...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雨水集蓄利用可有效缓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文章总结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程,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系统进行了概述,并从适用条件、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北方地区常见的各类集雨贮存设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有其独特优势,有待在农业灌溉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加强实施力度.

    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历程集雨贮存设施雨水资源化

    定西市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栾秀萍李旭春刘志贤李媛媛...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土流失严重,一直是定西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期,定西市坚持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引领,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流域综合治理与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相融合、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施以淤地坝为核心,沟头防护、谷坊等沟道治理为辅,梯田林草植被建设、封育治理为延伸的坡面治理,形成沟坡兼治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探索总结出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

    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思考定西

    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预测

    郭振军
    10-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根据清水河(化桥至红崖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通过采用局部新建堤防、现有堤防加高加固、滩槽整治等工程措施,实现防洪达标建设,全面提升该段防洪能力,并进行了水土保持区域划分、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分析了水土流失量预测单元、水土流失预测内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基于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了土壤侵蚀模数,进行了土壤流失量计算.

    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单元土壤流失量清水河

    汾河干流(清徐段)堤外水保景观综合治理

    冯小东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建汾河干流(清徐段)堤外综合治理项目,为汾河中游百公里示范区乡村段,任务是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生境,形成百公里水利长廊、景观长廊、休憩长廊、文化长廊,最终实现汾河"风光美起来".文章结合汾河干流和主要交通,将汾河清徐段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段,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品种,因地制宜进行植物栽种,营造经济节约性、生产性景观,以提升河流生态功能为核心,构建汾河生态景观廊道.

    堤外综合治理水利长廊景观长廊乡土植物汾河干流(清徐段)

    山西省批准发布两项水土保持地方标准

    中国水利网站
    17页

    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治理对策——以蒲县古县塬面保护为例

    崔丽娟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残塬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之一,水土流失引起了该区塬面面积持续减少、沟壑密度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开展"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尤为重要.文章以蒲县2023年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工程为例,研究项目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配置,分析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益,旨在通过蒲县塬面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整个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提供现实参考.

    黄土高原沟壑塬面保护水土流失

    小流域水土流失无人机监测技术及应用

    贾伟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析无人机技术在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文章基于宋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在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无人机监测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法、折算法,对无人机监测飞行轨迹及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和技术探讨,建立了宋家沟水土流失区三维模型和图斑精细化监管模式,为小流域无人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应用提供了借鉴.

    小流域无人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宋家沟

    王家沟小流域泥沙来源对侵蚀环境变化的响应

    赵楠郭丽丽贾芳赵世昌...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家沟流域侵蚀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弃耕导致大量坡耕地撂荒,通过一系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施,流域内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为探明变化环境对王家沟流域泥沙来源及侵蚀特征的影响,项目选取流域内花曲沟骨干坝坝前堆积泥沙作为目标泥沙,采用复合指纹技术,确定泥沙来源及贡献率,对应目标沉积泥沙分析不同类型泥沙源地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表明:(1)三泥沙源地的平均贡献率表现为沟壁(58.64%)>沟坡(21.29%)>坡耕地(20.28%),沟壁是小流域主要的产沙区,未来研究区水土保持工作应着重于沟壁的治理;(2)坡耕地不再是小流域泥沙最主要的来源,可见坡耕地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发挥其效益;(3)林草地对沉积泥沙贡献率很低,可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效减少了小流域的侵蚀产沙;(4)在维护现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提高沟坡植被覆盖度,加强坡面及沟道治理.研究成果能够为进一步优化当地水土保持措施提供指导,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泥沙来源泥沙贡献率土壤侵蚀

    基于碳足迹的水-能-粮纽带系统研究

    丁丽瑞苗志强张瑜芝武钰斯...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资源、能源和粮食之间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关系,构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碳足迹的水-能-粮纽带系统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以灌区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设置了水资源总量约束、蒸散发约束、地表水约束、优先使用地表水约束、能源约束、粮食安全约束和非负约束7个约束条件.以冶河灌区为例,求解得到灌区中井陉县、平山县、鹿泉区和元氏县冬小麦与夏玉米各个生育阶段配水结果、优化前后的用水量、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优化后整体用水量减少了 2.1%,农作物产量普遍呈现增加的趋势,井陉县的冬小麦增幅为12.9%,平山县的夏玉米增幅为11.8%,整体经济效益的增幅在6.2%~11.6%.

    碳足迹水-能-粮纽带系统优化配置冶河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