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欧阳克刚

季刊

1673-9973

sxsx@chinajournal.net.cn;sxsxzxy@periodicals.net.cn

029-88413293,88419638 02988419636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75号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Administration SchoolCHSS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陕西省行政学院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创刊于1986年,A4开本,128页码,4封彩印。重点刊发公共行政、政府管理、地域经济以及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成果。 本刊系全国优秀社科期刊、陕西省重点社科学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社科成果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电子期刊(CEPS)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CAJ-CD》执行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安民警执法武力使用规范化探微

    高鹏李志贤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利益矛盾时有发生.公安民警作为一线执法人员,所面临的执法环境日益复杂,且警务量繁多,工作压力巨大.近年来各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暴力袭警事件,对公安民警的执法权威与职业安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由于当前有关公安民警武力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且从司法层面对警察的保护力度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导致公安民警的执法权威与人身安全面临极大威胁.面对公安民警的武力使用问题,应从执法规范化角度出发,正视公安民警武力使用的级别与特点,分析当前公安民警武力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找到相应的解决之策.

    执法规范化公安民警武力使用

    中央苏区党的政治建设:历史背景、实践探索和经验镜鉴

    黄敬荣陈安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关乎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回望历史,在以赣南、闽西为基础的中央苏区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局部执政的伟大尝试,也进行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探索,具体包括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改善领导方式;注重政治历练,提升队伍政治能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队伍战斗力等.这些实践探索既为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又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能为新征程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中央苏区党的政治建设张力实践探索经验镜鉴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文化价值意蕴论析

    张颖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是一个历时性的客观过程,在价值、理念、思想、理论等上可建构,对其理解和阐释充满主观目的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性,在于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强化了民族文化自立自强的底气,增强了民族文化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现代化民族文化软实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打破了西方强则称霸的定律,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文化元素.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人为本全新境界

    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与未来战略思考

    毛春合夏柏林杜凯钰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和十年伟大变革历史起点上召开的盛会,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和实践成效的检验和总结.报告凝结硕果,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透视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成效显著性,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机理,成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为什么行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文明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姚迈新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精神富有"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向,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可汲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从过往、当代和未来三个层面,探讨以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精神文明精神谱系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人权时代消费者人脸识别的心理机制与法律规制

    饶晗王文龙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社会中人权的内涵被数字化重构,并产生了"数字人权".数字人权具有安全、尊严、公平的价值属性,内涵主要包括互联网接入权、网络隐私权、数据被遗忘权和数据财产权.在商业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隐私、安全、财产、公平方面的风险,并且存在知情同意权被架空、法律和行政规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数字人权,结合自我知觉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社会交换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探讨了人脸识别的心理机制,并从知情同意权保障、三原则审查、自我约束、行政规制和司法救济几个方面提出了消费者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途径.

    数字人权消费者人脸识别心理机制法律规制

    新格局新作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分析

    黄煜刘少兵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使"治理"的主体更具多元性和多样性.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让青年有新作为,如何让青年社会组织发挥最大效用,最大程度回应当前社会的需求是社会治理的新命题.意见凝合机制与社会对青年组织的角色期待是影响青年社会组织意向的两大因素;政府购买服务的双重影响与自发参与社会治理陷入困境是青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途径上的绊脚石;程序性规制的不合理是青年社会组织不活跃的症结所在.优化法治环境,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建立三方需求表达机制,革新程序规制是提升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行之有效的法治路径.

    青年社会组织社会治理政府主导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困境与应对措施

    王一众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生自然灾害,出现非生产人数增加、国民党反动派抢夺和破坏粮食,以及党的部分工作人员对粮食工作认识不清等问题,导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军民面临严峻的粮食困境.为了巩固根据地发展与保障军民粮食供应,中国共产党领导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通过开展生产自救、动员群众捐粮、开展扒粮斗争、设立累进税、节约粮食等多种措施,在尽最大可能保障军民的生存生活,巩固和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丰富和发展了军民战时斗争经验.

    粮食问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粮食工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合肥探索

    薛秀茹李敏琪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肥市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中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关键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依然存在.合肥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要量化明责,加强环境检测;要全程监督,压实主体责任;要优化环境,强化科技支撑;要区域协作,融入长三角共保联治.

    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合肥

    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

    李青松胡金荣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不仅是中国生态安全的主要屏障,更是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关键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解析陕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并剖析陕西段所面临的问题,从遵循法规条例、秉持保护优先、提升水土能力、完善屏障措施、建立协作机制、突出自身特色等六方面可以推进陕西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